分享

(1)(213)第六章:冰期古人居于今天海平面五千米之下

 johnney908 2014-12-06

     (213)第六章:冰期古人居于今天海平面五千米之下(1一2)

                                  作者:赵自强

                                     (一)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你们作好了接受新思想、新科学、新真理的思想准备吗?下面是我研究了22年的大历史学术成果!博主恭侯你们光临、阅读、支持和批评!

    现在地质學家、古气候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冰川学家都知道:12000 年前,地球上出现过“第四纪大冰期”,当时的海洋面积因为亿万年的严寒气候的“冷化作用”,而大大的缩小了,海平面也相映的大大的降低了。因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大冰期时代的海洋面积究竟缩小了多少呢?海平面究竟下降了多深呢?我们看到,关于这些问题,专家们的答案虽有不同,但大致还是相当接近的。

    例如,刘吉祯、耿侃在《地质学基础》一书中说:“大冰期时期,部分海水转移为冰川冰,海面下降,也引起海退,我国晚更新世晚期東海海面曾下降130~150米”(1)。

    何国琦在《地球是怎样演变的》一书中说:“第四纪极地的冰盖和山岳冰川增长到最大的时期,所谓最大冰期,海水平面比现代的海平面低101米”(2)。

    温刚、严中伟在《全球环境变化》一书中说:“冰期大陆上累积起来的大量冰雪……直接结果就是海面下降……末次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升降幅度达120米,……而海平面比现代低120米的另一个含义:它意味着现代我国東海岸线向东扩展约1000公里”(3)。

    徐钦珂、刘时藩在《史前气候学》一书中说:“在第四纪,世界各地的河流……逐渐的下降,外國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这些事实形象地反映了海平面逐渐下降的总趋势,反映了大陆上冰体总量逐漸增加的事实。这正是全球气候逐漸变冷的结果。(作者还描绘了一幅图,图说):“里士冰期”最寒冷时,海平面下降了100米”(4)。

    陈夏法在《从大洪水开始》一书中说:“地质考古學家证实,在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时,分布在陆地上的冰川一齐开始融化,冰融化成水导致海平面上升,由此引发全球性的大洪水。……科学家推测:距今6000年前一时期,海平面最高;距今18000年前一时期,海平面最低。海平面的标高差达到140米左右”(5)。

    长卿在《山海经的智慧》一书中说:“在一万五千前,海平面降至最低,比现在的海平面低130——160米,那时的东海大陆架、渤海都是一片大草原。直到7000年前,才到达现在的高度。也就是说一万年前的地理面貌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6)。

    我们从上面六本书中看到,科学家有猜大冰期时代的海平面下降了100米的、101米的、120米的、140米的、150米的;但最胆大的科学家也只猜测海平面在12000年前,最寒冷的冰川时代下降了130——160米。谁能意料到呢,这些科学家根据某些不可靠、不真实、不全面的片面资料,加唯心的推测,而猜想出来的说法,其实离历史真相实在相差太远太远了,连边皮都没有沾上!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第四纪大冰期最寒冷的气候,包含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呢?一般来讲,没有科学钻探所得到的真凭实据,仅凭猜想和推测,是很难发现历史事实和真理的!好在许靖华等科学家为我们做了这一研究工作。他在《古海荒漠》一书中说:1970年和1975年,美国地质科考队两次在许靖华和雷恩的率领下,还有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等国的科學家参加,乘座“格洛玛·桃战者号”钻探船,在地中海漂泊了好几个月,钻了很多个海底深孔,“经过深海钻探……我们发现了海平面以下3000公尺处的古地中海沙漠的证据”(7)。“500万年前的上新世”,“古地中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盐湖。盐湖不断涸竭,导致这个(盐湖变成了)位于海平面以下3000公尺的中新世死谷”(8)。而“死谷”四周則成了一片沙漠。就这样,“马耳他岛的地下水循环曾经深达海平面以下3000公尺”(9)。

                                    (二)

    然而,“在地质历史上,这样一个大型內陆海的消失,可能不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事件。世界各地分布着的巨厚盐层暗示着,也许还有另外几个干涸的大洋”(10)。从这些地质钻探得到的确凿的物证来看,地中海在12000年前的大冰期期间起码比现在海平面低3000米。但是,12000年前大冰期最寒冷的时代,地中海海平面究竟下降了多少米呢?

    

    关于这一问题,许靖华在《大灭绝》一书中又说: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直到我和同事在地中海碧波荡漾的海水之下发现巨厚的盐层之后,

    才充分意识到莱伊尔教条的荒谬和错误。岩盐一般都聚积于浅水区,小型泻湖或盐沼內,强烈的蒸

    发作用使盐水不断浓缩,最后出现石盐晶体的沉淀。但是地质证据确凿无误的证明,地中海的岩盐

    是在深逾5000公尺,广达250万平方公里的整个海区內的海水蒸干以后留下的残余。(11)

 

我们从许靖华等科學家在地中海海底钻探得到的准确的科学数据上看到,地中海在第四纪大冰期最寒冷的时代,干涸到了现在海平面5000米以下的深处!由此可见,地质史上亿万年来持续严寒的气候,具有人类意料不到的改天换地的“神功”!它给大自然,即陆地和海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我们还必须知道,第四纪大冰期的严寒气候,并非仅仅影响地中海一地的气候;地中海曾经“干枯”的事实,也不可能是孤立的事变。其实,它是全球海平面统一下降的一小部份。因为长期严寒的冰川气候,不仅慢慢的默默无闻的把地中海里的水变成巨冰堆积在陆地上;同时,也把世界其它地方的海水变成巨冰堆积在陆地上。这就使大海逐渐干涸了,陆地逐渐扩大了,一直演变到大海变成海沟,大陆上的四极连成一体,与今天的海陆7比3的格局完全相反的程度。这就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严寒气候,塑造了12000年前神奇的“海枯石烂”和“沧海桑田”的地理地貌!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推知:地质史上其它“大冰期”对当时的海陆格局和地理地貌,包含了怎样的历史意义。现在地质學家发现,地质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即10亿年至6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冰期”,3.5亿年至2.3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迭纪的“大冰期”,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期”。这些“科学成果”,与地质史上的全部历史真相相差多远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研究过了:即45亿年来,地球上已经发生过30余次造山运动。而这一事实同时也说明,45亿年来,地球上已经发生过30余次“大冰期”。

    然而,为什么这样理解这个问题呢?因为《周易》的周期性循环哲理告诉我们,“冰”和“火”是地球上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它们是相互相成的关系。所以45亿年来,有30余次“大冰期”,也就有30余次火山大爆发;同时也就有30余次造山运动。这就是说,地质史的历史真相,绝不象某些学者说的:仅仅只有“三次大冰期”。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已经非常幸运的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机密和学术成果!我希望你们比我们更上一层楼,比我们这一代人更聪明!更有创造精神和开拓勇气!这样中国科学才能发展,民族才能昌盛,社会才能进步啊!

    从今天起,我将逐步把我22年研究的石破天惊的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向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公布。后面的研究成果会更精彩,越来越精彩,欢迎网友们阅读、讨论、支持和批评。同时, 希望各位网友能帮助我,使我的书能通过出版社正式出版,哪位网友能帮我这一大忙,博主将不胜感谢!

    (注:由于网络故障,不能既时回访和答谢网友们,很欠意,也很遗憾!只要网络顺畅,我会去回访各位朋友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