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两三天就有1公司“猝死” 西安民贷危机蔓延

 天之幻舞 2014-12-06

  • 据了解,从今年10月起,西安的民间投资、担保公司正以两三天一家的速度出现“猝死”,一个多月里已有约15家公司因老板卷款跑路、失联、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而崩盘。对许多人来说,这一场景并不陌生,河南2008年放开担保行业,狂飙3年后,郑州、洛阳等城市就曾出现过民间融资机构集体崩盘现象。

    但记者调查发现,当年的危机并未留下足够的警示,2011年之后,相临地区开始踏上步其后尘之路,大量投资担保机构从河南转战陕西、甘肃等地,在监管松散、投资渠道匮乏、误导宣传和普通投资者贪利心态的交叉作用下,西安已成为此波民贷危机的风暴中心。

    兑付危机持续蔓延

    白先生在民间融资担保行当里已摸爬多年,像许多从业人员一样,他同时也是西安一家民间投资担保公司的“理财客户”,在与记者交流时,他说现在很庆幸自己已经收手。

    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今年9月开始,之前活跃于西安的大量投资担保类公司便出现大面积运作不良的征兆。“开始时,出问题的还是一星期一家,到11月速度就突然加快了。”一名从业已超过5年的不愿具名人士称。

    公开信息显示,从11月下旬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西安就有10家投资担保类公司相继“崩盘”,涉及投资人超过千人。进入12月,已经触发的“多米诺”并未出现任何暂缓现象,大量理财客户12月1日发现,他们所注资的“陕西汇铂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突然大门紧闭,西安城内近期频频上演的“老板失踪事件”再次发生。

    “刚刚才知道,老板在太原被警方控制了,所以一直也没敢开门。”随后赶来的一名公司管理人员称。

    12月2日,名为“陕西鑫宝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老板也出现毫无征兆的失踪,公司只剩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也和闻讯而来的近百名“理财客户”一样将自己的积蓄投入这家公司,大家只能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

    “决不是偶然。”白先生称,“3年前郑州出事的时候,全城的投资担保公司有一千多家,现在我感觉西安已经超过当年的郑州,有些大居民区周围,隔几十米就有一家这样的公司,正经的担保生意虽然在西安需求也很大,但肯定要不了这么多担保公司,大部分其实就是搞高息集资和放贷,原先能承受高利贷的行业就是地产、矿产,现在都不行了,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积累下来最后只能崩盘。”

    “前一阵子,每月还本付息的时候,会有60%左右选择续单,40%兑付走人,另有差不多30%的新客户进来,也就是比方说100万的盘子里总有90万,现在新进来的想都别想了,选择兑清离开的超过90%,盘子里的‘水’哗哗往外倒,倒着倒着就没有了。”一家投资担保公司负责人这样分析目前的困境。

    三方协议暗藏玄机

    据记者了解,将众多“理财客户”拉入“泥潭”的是一种“三方借款担保合同”,其操作路径是:甲方为投资人或理财客户,将自己资金高息出借给作为乙方的借款者(个人或用款企业),再由投资担保类公司作为丙方保证,在乙方无法还款时由其代偿。西安市场上的借款利息平均为年化18%,每月支取,款项存放出借周期为3个月或半年,到期后客户可选择续单或兑付本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种操作就是几年前曾在河南红极一时的所谓“郑州模式”,对外宣传时总结为:“一对一”、“不摸钱”、“三日代偿”等操作规则。理论上,“放款人直接将钱按照协议约定借给借款人。如果协议约定还款时间到了,借款人没有能力偿还,将由投资担保公司按照协议无条件代为偿还”,这样的安排似乎安全合理,但实际操作往往暗藏机关。

    “很多情况下,借款方就是投资担保公司的老板或者他编出来的项目、企业等,实际上就是用这种看似与借款人直接签协议的方式高息吸收公众存款,然后再以更高的利息往外放款,利差有时能达到1分,所以这些都不算正规意义上的担保公司。”白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此种操作模式下,对外宣称的美丽模式稍加推理就能发现其间的荒谬,“客户收年化18%的利息,往外放款高的时候年化要达到30%-40%,你说什么行业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白先生称。

    采访中记者发现,高息集资过程中,大部分是熟人找熟人,缺乏专业辨别能力的普通投资者一方面受高息诱惑,同时各家投资担保公司在宣传诱导上颇下功夫,其宣传内容极尽鼓动夸张之法,宣传攻势下,几乎大部分参与其中的理财客户都觉得以这样的方式投钱进去“很稳当”。

    监管困境

    2010年之后,陕西对民间投资担保行业的政策持边发展边规范态度,担保公司被分为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前者成立需要获得金融办审批,后者可在工商部门直接注册。到2012年7月,陕西省工商局不再审批新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政府也开始陆续对行业进行清理整顿。

    调查显示,自陕西工商局停止审批非融资类担保公司后,各类机构并未停止发展,纷纷改头换面,以财富管理、典当行等名义出现,发展速度甚至更快。“几个月前,我还专门咨询了,5000元就能办个投资公司,有100万元各项费用,3个月就能融来几千万,尤其在城中村拆迁密集区,村民手里有闲钱,一个村子就能养肥几个投资公司。”白先生称。

    陕西省工商局注册分局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11月27日,陕西登记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有149户,非融资性担保公司371户,而投资类市场主体则达7584家。而这些担保投资类市场主体,实际运作中都是换汤不换药,大多从事着赚取利差的“击鼓传花”生意。

    “开始政府管得松,现在一波一波发展起来了,打击起来又有所顾忌,怕引发波澜,可不管也不行。实际上现在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一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