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johnney908 2014-12-06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12

柴瑞震,陈业兴

(1.运城市中医医院,山西运城044000;2.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1100)

“六经脉”,摘要:《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病”。“六经”《伤寒论》“六经”《伤寒论》。应该使用不见后面的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并不等于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于“三阴三阳六病辨证”“六病辨证”,《伤寒论》或简称才符合的原义。》;“六经”;“六病”;张仲景关键词:《伤寒论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12)04-0397-03

《伤寒论》“六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确实系历代医家《伤寒论》所争论之焦点,亦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大家都“六经”。《伤寒知道并不是从《伤寒论》中提出的中医术语“六经”论》无之说,用“六经”来解释《伤寒论》三阴三阳六。“六经”病,是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的认识的内涵是什么?“六经”就是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呢

。长期以来对少阴经脉、厥阴经脉等六经脉,简称“六经”“六经”《素问·热论》的争论,使我们的理解有误。在中,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指的是六经脉,《素问·热论》“经脉”篇中省略了后面的二字,并非三阴三阳这六个概念就是经脉的专有名称,后人及许多中医书籍都:“六经是指太阳、,说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其实:“六经是是误解。其中漏掉了“经脉”两字,正确的说法是指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少阴经脉、厥阴”经脉而言。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不是专指六经脉。三阴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伤寒论》三焦)的阴阳划分。在中,张仲景运用三阴三阳对外感病进行划分,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素问·热论》病、厥阴病等六个类型,完全不同于中的三阴三阳六经,不应将两者混淆。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只见《伤寒论》“病”中的三阴三阳,不见后面的字,而误解三阴三“六病”“六经”。刘绍武先生在20世纪70年阳为三阴三阳“六经”,“六经”。北京中医代就针对撰文指出当为“六病”药大学王琦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瞿岳云教授、中国中医科

收稿日期:2011-11-21

作者简介:柴瑞震(1963-),男,山西万荣人,主任医师,总编辑。

学院苏庆民教授等也撰文或著书指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伤寒论》病不是三阴三阳六经中各篇标题的格式均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并未见“辨某某经脉病脉证并治”的“六经”。标题。可见这是误解三阴三阳这六个概念为

六病是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伤寒论》病六者而言以三阴三阳六病作为辨证论治的纲“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六病辨证是以领,各篇题目的格式是脏腑、经脉(及络脉)、营、卫、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病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证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脏腑、经脉(及络脉),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疾病诊断与治疗依据。

《伤寒论》“六经”,“六经”无之说也不是专指三阴三阳。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等书上说“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阴、少阴、厥阴而言”是误解。在及中,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分化,一分为三,三阴三阳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风、热、湿、火、燥、寒)的划分。由此可见,“六经”不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伤寒论》在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素问·热论》少阴病、厥阴病中的三阴三阳是指六经脉,作为经脉的名称使用,两者含义不同。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伤寒人不明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分化,不是专指六经脉,误解论》三阴三阳六病为沿用《素问·热论》的三阴三阳六经分证。其只见三阴三阳六个概念,不见后面的“病”字,误解《伤寒论》。导致后人争论不休,三阴三阳六病为“六经”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素问·热论》其实只论述了六经脉病的部分热证、实证,未涉及虚证、寒证,变化只有两感。治疗仅限于汗、下两。《伤寒论》法,既不全面,又不具体则全面讨论了六淫为患,脏腑、经脉(及络脉)、营、卫、气、血、津、液,邪正消长,虚实变

·397·

2012年4月河南中医AprilVol.32

2012No.4

第32卷第4期HEN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化,表里出入,阴阳盛衰等多种病证及其变化。其治疗,实际,《伤寒论》而且针、药并用。可见三阴三阳六病包括了八法,

《素问·热论》完全不同于的三阴三阳六经分证。

《伤寒论》六病理论,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问“六病”“六经”。历代都因不能很为题。因为长期以来误解

《伤寒论》。“六经”三阳三阳六病而产生不同的争论好解释

实质的研究,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不同见解,大体而有经络(实指经脉)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言,

证候群说、综合说等,还有西学东渐后渗入的其他学说等。这些学说,见仁见智,互有发挥,但又各有其片面性,都不能《伤寒论》全面解释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废《伤寒论》“六经”。止强加于的

脏腑是人体功能的核心,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联系人体内外,即脏腑与四肢百骸的结构,营、卫、气、血、津、液也是人体的物质结构。六淫致病,必然影响人体的脏腑、经脉(及络脉)、营、卫、气、血、津、液等,产生不同的病证。气化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概括,气化正常则人体健康,气化失常则发生疾病。所以,外感疾病的变化离不开脏腑、经脉(及络脉)、营、卫、气、血、津、液及其功能活动。正确理解和运用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能很好地提高疗《伤寒论》“六病”《伤寒论》效,深入研究的理论,进而寻找理《伤寒论》论上的重大突破口,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之一。

三阴三阳六病之证,是脏腑、经脉(及络脉)、营、卫、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病辨证即结合人体内外因素,全面综合分析,判明其病以此为基础,

。《伤寒论》位、证候、病势等,作为辨证治疗的依据各篇题目“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的格式是因此,六病辨证包括“病、4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其中最关键之处是对各病脉、证、治”的主证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征象的辨证,而后作出合理的治疗。兹将三阴三阳六病及其辨证略述如下。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起阶段。此时人体的阳气仍旺盛,外邪侵犯,仅卫表受之,风寒袭表,而出现风寒表证。因其风“脉浮,而出现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证候。凡外感病寒在表,

初起见此脉证者,即称为太阳病(不是太阳经病)。太阳病虽为表病,但病邪入里,则可出现里证。故太阳病有表里之分,太阳病依病者体质的属性不同,而出现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型。太阳病中风证的主要脉证有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缓等,其病机为风寒袭表,腠理疏松,营卫失和。由于具有自汗、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太阳病伤寒证的主要脉证有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太阳病里证,有蓄血、蓄水之分,亦为太阳病腑证。若太阳病表证未罢,外邪乘机侵入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气蓄留不得下行,而有脉浮、发热、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里急等症,名曰蓄水证。若外邪乘机深入下焦,化热而与瘀血相结,见有少腹急结,或少腹痞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则为蓄血证。此外,在太阳病的发展过程中,随感邪

轻重、脏腑偏盛偏衰或宿疾等因素,而证候有兼夹或传变。或以太阳病为主,而又兼夹某证者,即称太阳病兼证。如太阳病中风证兼喘、兼汗漏不止等;若因失治误治,或病情继续发展,而引起变化者,则称为太阳病变证。如虚寒证、结胸痞证、火逆证等。证、

阳明病是外感病中三阳病的极期阶段,邪气旺盛,其证多属里热炽盛为主,主证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脉大等。临床上凡见上述脉证者,即可诊断为阳明病。渴、

但阳明病因其燥热与肠胃糟粕相结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若燥热虽盛,但未与糟粕相结而充斥于全身,见有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大渴引饮等,称为阳明病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不解,致燥屎阻滞,腑气不通,见有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不大便、脉沉实、甚则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循衣摸床、微喘直视、惕而不安等,称为阳明病腑实证;又有胃热约束脾之转输功能,致大便秘结,不大便十余日无所苦者,名曰脾约证。另有胃肠津亏而大便鞕结等证,亦属阳明病范畴。此外,阳明病篇中还有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病中寒等证。

少阳病介于三阳病之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为半表半里病,其脉证主要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因少阳病位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故少阳病有兼表与兼里的不同。如兼太阳病表证,则有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支结等;如兼阳明病里实证,则有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结,或心下痞鞕、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少阳病误下后,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寒相则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证。若兼,

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则有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证。

太阴病为外邪入里之病,主要侵犯脾脏,脾主湿,主运化精微,而赖阳气之温煦。太阴病则脾阳不运,寒湿阻滞,故出“腹满而吐,”现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病可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直接发为太阴病。当太阴病已成,而太阳病表证未去者,即为太阴病兼表证。若太阴病脾络不和,致腹满时痛,或大实痛者,则为太阴病腹痛证。太阴病进一步发展,脾肾两虚,即为病情向少阴病转化。当阳气恢复之“脾家实,时,太阴病可有腐秽当去”之自愈机转。若太阴病寒湿郁而化热者,亦可转属阳明病。太阴病不愈可转日久,属厥阴病。

少阴病为外感疾病的最后危重阶段。此时邪犯少阴肾,肾为水火之脏,生命之根,肾阳衰亡,人即死亡。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少阴病寒化证,阴邪盛阳气衰,气血不足,故“脉微细,,但欲寐”其证多见恶寒踡卧,心烦或烦躁,下利清谷,口中和或渴喜热饮,饮量不多,小便清利,手足厥冷等;也有因阳气太虚,阴寒内盛,虚阳外越,反见不恶寒、发热、面赤、烦躁、脉微欲绝等内真寒外假热的严重症状。少阴病热化证,则由于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不济而成,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或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证。此外,少阴病的变化亦较复杂,如兼太

第32卷第4期:《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柴瑞震,等的内涵及辨证探讨Vol.32No.4

阳病未罢者,便是少阴病兼太阳病。有少阴病热化伤津,邪热并归阳明病而腑实者,即少阴病急下证。还有热移膀胱及阳气衰微,阴阳离下厥上竭等不同证候。少阴病危重阶段,

竭,人即死亡。少阴病死证最多,所以挽救阳气,回阳救逆是阳不回则亡。有一分阳气便有一抢救必要手段。阳回则生,分生机。

厥阴病为外感疾病危重阶段,但不是最后阶段。厥阴病证情复杂,可归纳为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以及厥、利、呕、哕“消渴,四大类证。厥阴病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为主要表现。此实代表的是上热食,

寒热错杂的病机。厥阴病篇中如蛔厥证、呕吐下利、饮下寒、

食入口即吐证,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证,均属此类。厥热胜复,多是厥阴病寒证中出现的阴阳争胜现象,其特点是手足冷与发热交错出现。若阴邪胜则厥利,阳气胜则发热。如果阴阳胜复未定,厥利与发热的时间互有短长,则一般可从二者时间孰长孰短加以比较,以推测阴阳的消长、邪或热多于厥,为正的胜负及其相互演变趋势。如厥热相等,

阳气来复,阴寒消退,正能胜邪之佳兆;若厥多于热,是邪胜正衰,主病进。若厥回之后,发热不止,是阳复太过,可转化为下利脓血,或喉痛等热证。若发热之后,复厥不止,是阳复“阴阳气不相顺接”,不及。厥证病机为其表现为手足逆冷。轻者仅十指(趾)清冷,重者则手冷过肘,足冷过膝。引起阴阳气不相顺接者原因甚多,故厥逆亦有多种,如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气郁致厥、水饮致厥等。当各随其证而治之。厥有寒利、热利、寒热错杂之利。呕有下焦虚寒,阴阴病下利,

寒上逆之呕;有肝气挟浊阴上逆之呕;有厥阴病转出少阳病宜详审辨。之呕而发热。哕证亦有虚寒之哕与实热之哕等,

察其证,知其因,明其理,治其据,则效亦宏著也。厥阴病虽然证候复杂,但未转入少阴病,肾阳未衰,未见阳亡阴竭现尚有生机,必至邪入少阴病阶段,肾阳衰亡,阴阳离决,人象,才会死亡。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排列顺序,与疾病的传变层次无关。实际上外感病传变的层次一般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厥阴病→少阴病。《伤寒论》从学习中可以体会和认识到,疾病的传变不仅仅如在临床上还会更加复杂。此简单,

“六经”由于误用解释《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才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和不合理的解释。如经脉说(误为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证候群说、综合说等诸种认识,其间谁对谁错?从现今看法是各种认识都有其一定其间无所谓对与错。细推自汉迄今,春秋两千,张仲的道理,

语言背景及思维背景,时过境景之论有其当时之时代背景、

迁,谁人能道出当时之真实境况,故凡后世种种对中医经典《伤寒论》的认识,包括现代“六经”研究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都不能合理《伤寒论》“六经”的解释三阴三阳六病的原义或本义。可见《伤寒论》不等于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伤寒论》“六经”。《伤寒论》称为辨证本无“六经”之论》

《素问·热论》“六经”》“六说,不能说分证发展为《伤寒论经”辨证。应该正确认识《素问·热论》三阴三阳与《伤寒论》三阴三阳所指不同,前者指经脉,后者指病,两者含义不《伤寒论》“六经辨证”同。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纠正之误,正“三阴三阳六病辨证”确使用或简称“六病辨证”才无悖乎《伤寒论》的原义。参考文献:

[1]瞿岳云.中医理论悟变[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8-138.

[2]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3]柴瑞震.伤寒论心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34-239.

(编辑: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