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制经典 一部在剧情上更加富有韵味的作品 整片行云流水【斯万的爱情】

 老阿更 2014-12-06

 

 

往事追忆录 Un amour de Swann (1984)

7.8

 据普鲁斯特回忆录《回首往事》中的一段改编,讲1875年一个法国贵族被一个妓女迷倒,而妓女却把他当猴耍。德龙扮演一个同性恋公爵。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夏尔·斯万经人介绍与漂亮的奥黛特·德·凯西相识,尽管斯万并不喜欢她,但还是提出了与她约会一次。没想到的是,凯西居然没有赴约,这反倒激起了斯万的感情,他几次找到她又失去她。饱尝爱慕、嫉妒和疑虑,当斯万牢牢掌握她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她的爱情却消失了。
  根据法国普鲁斯特著名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之中的章节“斯万之恋”改编。

据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二卷改编而成。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ndorff较好的将宏篇压缩到110分钟中,影片着力突出了人物心理描写、情感变化,穿插着回忆的倒叙,整片行云流水,将爱情来时如山倒,而消失同样稍纵即逝表现得很好。

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朗斯(Jeremy Irons)、奥内拉穆蒂(Ornella Muti)、阿兰德龙(Alain Delon)、芬妮阿尔丹(Fanny Ardant)联袂主演的《斯万的爱情》.


 

 

艺术性:★★★★★★★7

 

可视性:★★★★★★6

斯万的爱情——只是斯万一个人的爱情

qq 发布于: 2009-08-23 21:35
  没有看过《往事追忆录》,不过施隆多夫敢于改编搬上银幕就已经挺值得称赞的了,毕竟这是诸多导演想做都没做到的事。作为《往事追忆录》全本中唯一可以独立的中篇,《斯万的爱情》以及斯万这个人物,一直是经久不衰的。
  片子把书中斯万几年的感情几乎完全压缩于不到24小时的时间,他的热恋、幸福、嫉妒、狂怒、谅解、痴迷、神经,所有的一切,不过更多的还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幻象,因为他所认定的爱,给自己套上了重重的枷锁。仅仅在这一点有一点儿象《飘》,斯佳丽把一个完美的幻想套在阿什利身上,然后痴迷于这个幻象,并且在那个懦弱的家伙一直没有断然拒绝的情况下认为是两情相悦。斯万也是把奥黛特的种种自我的进行解释,他把奥黛特毫不掩饰的勾引当作牺牲由此认定这个女人爱她,把她因病虚弱而随意打扮致使与某画作相类当成了美的发现(之前他认为她挺丑),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病态。加之这个女人高段的勾引,使斯万由怜惜到疼爱到狂爱,从无到有变化微妙。而这个女人的冷酷也可见一斑,她认为可以随便的对待一个爱自己的男人,种种行为使斯万陷入无尽的嫉妒和猜疑,斯万完全是在用奥黛特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双重的伤害自己。
  简单的说,斯万不是一个好人,只是一个有钱的公子。在电影中自然无法过多交代他的背景,所以给人痴情的印象,其实他不算是风流成性也的确不是洁身自好。不过总可以说,比起斯万,这个女人的手腕真的很强,交际花果然不同,她竟可以让也算情场老手的斯万心甘情愿的下贱到底。就从这点说,斯万爱上她真的不值。
  因为对于原著压缩的非常厉害,所以有些被人诟病。不过像斯万敲窗户、发现有别的妇人的存在、奥黛特旁敲侧击的结婚、以及斯万对于音乐的钟情等等,这些小说中的最重要的情节还是有的,所以应该还算是不错吧,至少应该可以谅解。
  不但在电影中,其实在原著中给斯万的结局也比较让人意外。斯万和奥黛特后来重逢,但居然在双方已不再相爱的情况下终成眷属生儿育女。电影中的斯万被完全的排挤出上流社会,小说中后来斯万夫妇建立的圈子比之前斯万本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差很远。真的是不值。
  爱情也许就是这样,像斯万所说他在狂恋的时候无数次的想过报复,让奥黛特眼看着自己爱上别人,换取报复的快感。后来发现自己已经不爱这个女人了,才知道原来不爱了就会连报复的愿望都没了,以至于结婚后他有了自己的情人都不想和奥黛特说。想起之前自己的种种行为,想起自己千方百计想知道的那些事,尽管现在还在派人追查,但是其实从自己的心来讲都不想知道了。
  不过有一点,斯万最后说奥黛特不是他喜欢的类型的确为真,由一开始就可以证明,但是斯万说他不喜欢这个女人总觉得气话的成分多些,爱情消逝和没有爱过毕竟不同,斯万是爱过这个女人的。
  说说演员,这部戏杰瑞米·艾恩斯仍然是表现最出色的人。对于他年纪轻轻有如此演技,一个人撑起了普鲁斯特长篇巨制中最吸引人的斯万这个角色,没什么可惊讶的,这家伙毕竟在登上大银幕之前就已经得到过英国学院的肯定了。斯万的痴情、不安、躁动、犹豫、怀疑,种种心理状态,表现得恰到好处,而且这么一个外形上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根本就是天生为斯万准备的。女主演奥内拉·穆蒂不熟悉,似乎没有看过其它任何作品,不过在这里演的这个冷酷绝情甚至无耻的奥黛特也真不错,也是因为她出色的诠释所以才会让我惊叹本片的结局(不相信,然后千辛万苦查原著,证明了原著就是这个结局,我容易么)。阿兰·德隆是本片的一大卖点,在1984年,不论是法国还是全世界的影迷,知道他的都远多于两位主演,但是德隆在这里可真的只是超级大配角,还没那个马夫的戏多呢。不过这部片子本身就是2个人的戏,而且更多的是斯万和自己挣扎。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让-克劳德·卡瑞尔 / 马塞尔·普鲁斯特 / Marie-Hélène Estienne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 / 奥内拉·穆蒂 / 阿兰·德龙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西德
语言: 法语 / 英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84-02-23(法国)
片长: 110 分钟
又名: Swann in Love / 斯万之恋

剧情简介 

 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巴黎,那时正是青楼迷雾正浓的时代。才气过人的斯万疯狂地爱上一名年轻的青楼女子,起初两人爱得如火如荼、难分肘踵,一段风花雪月之后,被爱欲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他发现这样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但深陷爱情漩涡的他怎能轻易抽身呢?难道性爱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吗?岂不知玩火者自焚,唯有釜底抽薪方能全身而退……
  觥筹交错、轻歌曼舞,斯万与奥黛特在奢华的旋律中相互试探,进行着一场恼人的爱恋……

幕后制作

德国著名导演福尔克尔·施隆多夫是“德国青年电影”的导演之一,曾任过大导演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助手,他的头几部影片中就已显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和电影的敏感性。他把斯万痛苦的爱情由两年压缩到一个晚上,他让病入膏肓的斯万在15年后的尾声中认识到:他一生中只真正生活过一次。施隆多夫的意图在于挖掘普鲁斯特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世界。他把精力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在感情,而不在他周围发生的事情。本片是根据马赛尔·普鲁斯特创作的,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一盏明灯”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二卷改编而成。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自从有人谈论要把这部作品搬上银幕,迄今已有二十年了,但终因不相信能获得成功而放弃了。连大导演维斯康蒂和洛塞都曾有过此打算,却也毫无结果。重任最后落到了福尔克尔·施隆多夫的肩上。整个创作过程是很艰难的,但不管怎么说施隆多夫是那些谈论中最有勇气,最自信的一个。在以后的电影中所运用的拍摄技艺又证明,他无疑是首屈一指具有现代电影表现手段的人。他在最近几年拍的著名电影是:《锡鼓》。片中运用的也都是国际影坛上久负盛名的巨星,由于他们在本片中的出色演出,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85;第38届) 

提名
·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 Yvonne Sassinot de Nesle  
·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玛格丽特·门内格兹 Margaret Ménégoz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法国凯撒奖(1985;第10届) 

获奖
·凯撒奖-最佳服装设计 Yvonne Sassinot de Nesle  
·凯撒奖-最佳制作设计 Jacques Saulni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