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擒拿“只擒不拿,必遭拙打。”既是此理。

 周秦汉唐 2014-12-07

开篇之前老夫得啰嗦一局,炁氣气之区别,此炁乃先天元炁,此氣乃五谷之氣,此气乃呼吸之空气。好开始首先什么是擒拿,很多人实战派人士将擒与拿割裂开来,只讲擒不讲拿。擒拿之法,是由擒——分筋错骨,拿——抓经拿脉,两大部分所组成,同时还必须和踢、打、摔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在实施中可先拿后擒,也可擒而拿之,要打中有拿、拿中有打,也可打拿组合,循而复反无有终止。其配合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某谱上言:“只擒不拿,必遭拙打。”既是此理。

其次就是认为擒拿是单纯地反挫关节,这是一个误区。一般情况人们理解反挫关节,指的是向关节运动之反方向用力。

然而,生物尤是人,在整个生命进化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在关节运动的反应上,都有相应的生理结构与强大的肌群所保护,即便是一只鸡腿的关节,要想在其运动的反方向上用力将其拆开,一般人恐怕都做不到,何况人的关节。

“分筋错骨”所谓“错”指的是使形成关节的一对骨头位置产生相错,并使其关节超幅度运动造成韧带与关节囊损伤而形成分筋错骨。同时利用一对对偶骨的相错,挤压关节处的运动神经,造成剧烈疼痛而使对方丧失抵抗能力。

在用力方向上,某秘谱述:“偏转三四分,旋拧扳折亦同行。”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要向其反关节方向侧方三四分(50°——65°)用力,必须旋拧和扳折同时进行,要边拧边折;也就是说“错骨”必须同时在两个运动轴上进行,如同拆卸其他动物关节时,向其反关节侧方向上实施旋拧扳折非常省力一样。

如此做,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了相邻骨关节的效应性运动和锁定效应规律,锁定其整个运动链系统,正确地实施擒拿。而拿也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拿是指击打、掐拿人体的要害部位,削弱或使对方完全丧失反抗能力。无数前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三十六大穴(直接危害生命的死穴)、二十四麻穴等,及相的技法,就是击打插拿要害部位以求出手制胜。

究其机理,不外是对人体各重要生命系统的浅薄要害部位和神经浅支部位,实施掐拿与击打。因而要研习擒拿技术,就必须了解掌握人体的要害部位和神经走向,浅支部位及其机理,如此才能全面掌握。

擒拿技法分为四大部分:

一、 擒拿的基本功、基本手法(刁拿锁扣、掐插挑顶、拧压缠旋、别扛折扳、剔盘挫撅、挣斫抱挟,二十四法)

二、擒拿基本技法,既死手(死把位)擒拿,包括被动擒拿(抓领擒拿、抓腕臂擒拿、抓肩背擒拿、扼喉擒拿、抱楼擒拿)和主动擒拿。

三、 活手实用擒拿技法(没有把位,也就是对方并不抓握我肢体的任何一部位,而与我对抗、格斗,是在踢打过程中的擒拿技法)

四、各种夺凶器的擒拿技法。而格斗中的活手擒拿技术和夺凶器技术,才是实用擒拿技法的主体。

格斗中,我抓住对方肢体的任何一部位或者擒拿并不需要抓握对方就能形成擒拿,因而是很少的。

擒拿并不需要抓握对方就能形成擒拿。因而在实施中必须,审时度势,得机得势就拿,不得机就变,诱使对方依照我的意图运动,打、踢、摔、拿相间,循循相生。

人体的运动表现为肢体和身体在空间的位移运动,而人的位移运动又是以肢体的运动为前提。

对某一个关节实施分筋错骨时,利用人体运动链的效应性运动规律,使其相邻关节(尤其是其靠近躯体的上端关节)产生的运动,并依据该运动链子系统的节拍结果特征和运动特征,当其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将该运动链子系统中相邻的几个主要关节与环节全部锁定,直至将整个人体运动链系统锁定,从而真正造成擒拿。

反之,如果只对单一关节或环节实施分筋错骨,不考虑相邻关节和环节的效应性,也不考虑对人体的疼痛和损伤,不给对方留有充分的反抗余地。

比如,在对,对方腕部实施擒拿技法时,如遇反抗,就离开转化成在其用力反抗方向上的另一种技法,借力使力。华夏古代哲理从来讲究阴阳相变,此既用到现实。

也可依据对方的情况与双方的态势,转换成对其指、肘、肩,甚至对其另一臂或腿以至身体躯干的相应擒拿技法。实在不行就脱手疾打,再次寻找机会。

擒拿技法与劲力的巧妙使用以及劲力变化转换严重脱节,甚至分离开来,也就是擒拿技法,只讲单一的用力方向,只讲单一的技法,单一把位,不讲擒拿力学结构。这样必然使的是拙劲,无法正真用处技法。

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不仅仅是要传承,更要在原有基础上,承古用新呐。这就要依据人体骨杠杆、人体运动链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运用“机械力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合理巧妙地使用力量,用巧劲而非拙力。

一、用巧不用拙,首先要:顺其势,顺其劲,依势变化,阴翻阳转,不顶不抗。充分利用“合力”“旋转力”“分力”等的作用,横能破竖,竖能破横,顺则力合,分能转变对方的劲力方向,圆转则力回其身,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

二、充分利用双方肢体接触所形成的态势,合理运用“支点”“力点”“力臂”之间的相应力学关系,把握住力方向、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充分利用“杠杆”“对偶力”“角速度”“线速度”等力学原理。这样才能合理使用自己的力量,使力量通过骨传递集中在所擒的骨关节上,从而形成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分筋错骨。

三、 力走螺旋,就是使用旋拧的混元劲,在实施擒拿技术的动作中,必须随时保持螺旋力。出手虽似直入直出,但是只要接触到对方的某一肢体,便显出是由螺旋力在上下左右、旋拧压迫,使对方无所适从,亦使其肢体、关节产生旋拧,偏离运动方向,这就是擒拿技术的基本功。

四、明虚实,刚柔并济,欲左先右,循环相生。在力的使用上,就是缠裹钻劲和冷脆劲相结合的刚柔相济的连环劲。拿而不缠必遭拙打,拿住有缠裹住了,还必须用十分坚刚的冷疾脆劲抖发之,连拿带打,沉黏冷脆方能奏效。

关于,技、理脱节。只讲技术不讲形成技术的机理,如此很多人只得其技不懂其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带有很大盲目性。

就擒拿技法而言,各门各派手法极多,名称更是繁杂,少时顽劣,只习得皮毛,多有不知。但万变不离其宗,究其机理总有规律可循。

擒拿的对象是人,是不停运动着的对抗中的人,因而首先要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运动特点和要害薄弱部位,才能正确运用擒拿技法。还需掌握运动力学、生物运动力学的基本原则,以便掌握正确发力、劲力的变换应用。

擒拿就此告一段落,擒拿基本手法有五十一种,还有包含站桩,练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