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问许敬宗”之〈君臣对〉

 老子传人 2014-12-07
“唐太宗问许敬宗”之〈君臣对〉


    唐太宗与许敬宗有一段对话,文字美妙,寓意深刻,很值得品读,但如今流传了 许多个版本,今分别记录如下:                 

    第一个版本是,一九八三年原洛阳行署印发给机关干部阅读的活页读品上所载,原文是:

    太宗问许敬宗曰:人言卿之过者何也?敬宗答曰:“春雨如

膏,滋润万物,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

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妒其光辉,天尚不足何况人乎?臣无

羔羊美酒焉能以调众口。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

诛,父听子遭灭,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亲戚听之疏,朋友

听之绝。人长七尺躯,口内三寸舌,舌下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极是,当书

之以戒后人耳!        (166字)


-----------------------------------------


    第二个版本是陕西耀州市孙思邈故居药王庙中于一九八八年所刻立的一块碑文所写,原文是:

唐太宗問許敬宗曰  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有言非者何也   敬宗對曰   春雨如膏 農夫喜其潤澤  行人惡其泥濘  秋月如鏡 佳人喜其玩賞  盜俸奁涔廨x  天地之大人猶有歎焉何況臣乎   臣無肥羊美酒以調眾人之口    故是非不可聽   聽之不可說   君聽臣遭誅   父聽子遭戮   夫妻聽之離   朋友聽之別   鄉鄰聽之疏   親戚聽之絕   人生七尺軀   謹防三寸舌   舌上有龍泉   殺人不見血   帝曰卿言甚善 朕當識之”

(戊辰年春李思憲書)                       ( 156字 )

   -------------------------------------------------

 
  第三个版本是,如今网络上流传的另外的一种,文字介于以上两个版本之间,其原文是: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人有议其非

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滋生万物,农民喜其润

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

恶其辉光,天地大尚不可满足人愿,何况臣乎?臣于肥甘美酒,

难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信,君听臣遭戮,父听

子遭诛,夫妇听之离,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

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评情并度理,莫听小人

言,正大与光明,谗言不可入,是非人皆有,不听自然无”。太

宗曰:“卿言最善,书以后人戒之”。     (195)

------------------------------------------------------------

         [笔者]  :以上三个版本,史言觉得就文字结构而言,第一种似乎比较顺口和流畅些,我曾多次查找历史原文出处而不得,今特将所见三种版本的原文分别列录之,希望有知其历史原文出处的学者朋友,能将其名正言顺之。

  (附注:)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1])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家。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许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后太宗闻其名,召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八年(634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改中书舍人。十七年,因完成武德、贞观两朝《实录》多被封赏。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许敬宗为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在辽阳大败高丽兵,许敬宗立于马前起草诏书,深得太宗赞赏,从此专掌诰令。唐高宗嗣位,任礼部尚书。后因子女嫁娶、受贿被弹劾,贬为郑州刺史。永徽三年 (652年),奉敕主编《文馆词林》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至唐代各体诗文,保存了大量文献。六年,复拜礼部尚书。当年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众大臣谏阻,惟许敬宗促成其事,后深受武后重用。显庆元年(656年),加太子宾客。不久拜侍中,监修国史。三年,进封郡公、中书令。许敬宗为巩固其在朝地位,阿附武则天。后历任右相,加光禄大夫,拜太子少师,并兼修国史。在历史上因许敬宗掌知国史,常以自己之爱憎曲事篡改,后世多非之。)
------------------------------------------
  唐太宗与许敬宗的一段对话,值得深思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
唯卿最贤,然犹有诽者,何也?
许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厌其泥泞。
            秋月如圭,佳人乐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
            天地之大,人尚叹焉。
            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
            况且是非之言不可听,听之不可信。
            君信臣遭诛,父听子遭戮。
            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
            乡里听之疏,亲戚听之绝。
            人有七尺躯,口有三寸舌。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


    附注:许敬宗(592-672年9月20日),字延族,杭州新城人,今富阳新登人。(按,《旧唐书》作兴城人。此从《新唐书》,杭州乃勘误,敬宗出生前后其父善心皆在京师大兴城)
      少有文名,隋大业中,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  
  许敬宗像[2]
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后唐太宗闻其名,召为文学馆学士。公元634年(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改中书舍人。[3]

 
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其父许善心,为隋礼部侍郎。敬宗性轻傲,善属文,少有文名。隋时官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江都之变,许善心为宇文化及所杀。依瓦岗军李密为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初为秦王府学士,贞观中,任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贬洪州司马,累迁至检校中书侍郎。复修史,迁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支持武皇后,助她逐褚遂良,杀长孙无忌、上官仪。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官拜侍中,显庆三年,进封郡公,又代李义府为中书令。

显庆四年(659年),洛阳人李奉节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使李巢朋比为奸,唐高宗派许敬宗审理此案。
龙朔二年(662年)任右相,加光禄大夫。三年(663年),拜太子少师。卒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享年八十一岁,谥曰恭。著《文馆词林》。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因完成武德、贞观两朝《实录》封高阳县男,权检校黄门侍郎。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许敬宗为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在辽阳驻跸山大败高丽兵,许敬宗立于马前起草诏书,深得太宗赞赏,从此专掌诰令。唐高宗嗣位,任礼部尚书。后因子女嫁娶、受贿被弹劾,贬为郑州刺史。

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奉敕主编《文馆词林》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至唐代各体诗文,保存了大量文献。公元655年(永徽六年),复拜礼部尚书。此年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众大臣谏阻,惟许敬宗促成其事。

     公元656年(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不久拜侍中,监修国史。公元658年(显庆三年),进封郡公、中书令。公元662年(龙朔二年),改任右相,加光禄大夫。公元663年(龙朔三年),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仍监修国史。著有文集80卷。子许昂、孙许彦伯俱历官太子舍人。[4]
 
史籍记载

仕途
武德初,赤牒拟涟州别驾。太宗闻其名,召补秦府学士。
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
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坷劇B矢钆费粞疵渤笠欤诨蛑钢醋诩笮Γ匪溃笫诤橹荻级礁韭怼@矍ǜ轮校嫘薰贰
 
十七年,以修《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权检校黄门侍郎。高宗在春宫,迁太子右庶子。
恩宠
 
    十九年,太宗亲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中书令岑文本卒于行所,令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大破辽贼于驻跸山,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

    先是,庶人承乾废黜,宫僚多被除削,久未收叙。敬宗上表曰:“臣闻先王慎罚,务在于恤刑,往哲宽仁,义在于宥过。圣人之道,莫尚于兹。窃见废官,五品以上,除名弃斥,颇历岁时。但庶人畴昔之年,身处不疑之地,苞藏悖逆,阴结宰臣,所预奸谋,多连宗戚。祸生虑表,非可防萌,宫内官僚,迥无关预。今乃投鼠及器,孰谓无冤?焚山毁玉,稍同迁怒。伏寻先典,例有可原。昔吴国陪臣,则爰丝不坐于刘濞;昌邑中尉,则王吉免缘于海昏。譬诸栾布,乃策名于彭越;比乎田叔,亦委质于张敖。主以凶逆,陷其诛夷;臣以贤良,荷彼收擢。历观往代,此类尤多。近者有隋,又遵斯义。杨勇之废,罪止加于佞人,李纲之徒,皆不预于刑网。古今裁其折衷,史籍称为美谈。而今张玄素、令狐德棻、赵弘智、裴宣机、萧钧等,并砥节励操,有雅望于当朝;经明行修,播令名于天下。或以直言而遭箠扑,或以忤意而见猜嫌,一概雷同,并罹天宪,恐于王道,伤在未弘。”由是玄素等稍得叙用。

 
光禄大夫
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影视剧中的许敬宗
唐高宗嗣位,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敬宗嫁女与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有司所劾,左授郑州刺史。
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六年,复拜礼部尚书,高宗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敬宗特赞成其计。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并直言忤旨,敬宗与李义府潜加诬构,并流死于岭外。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寻册拜侍中,监修国史。
委以重任
三年,进封郡公,寻赠其父善心为冀州刺史。高宗因于古长安城游览,问侍臣曰:“朕观故城旧基,宫室似与百姓杂居,自秦、汉已来,几代都此?”敬宗对曰:“秦都咸阳,郭邑连跨渭水,故云‘渭水贯都,以象天河。’至汉惠帝始筑此城,其后苻坚、姚苌、后周并都之。”帝又问:“昆明池是汉武帝何年中开凿?”敬宗对曰:“武帝遣使通西南夷,而为昆明滇池所闭,欲伐昆明国,故因镐之旧泽,以穿此池,用习水战,元狩三年事也。”帝因令敬宗与弘文馆学士具检秦、汉已来历代宫室处所以奏。其年,代李义府为中书令,任遇之重,当朝莫比。
龙朔二年,从新令改为右相,加光禄大夫。
三年,册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
乾封初,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与司空李绩,每朝日各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虚美隐恶
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及作宝琳父敬德传,悉为隐诸过咎。太宗作《威凤赋》以赐长孙无忌,敬宗改云赐敬德。白州人庞孝泰,蛮酋凡品,率兵从征高丽,贼知其懦,袭破之。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修改文书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然自贞观已来,朝廷所修《五代史》及《晋书》、《东殿新书》、《西域图志》、《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累璧》、《瑶山玉彩》《姓氏录》、《新礼》,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敬宗好色无度。其长子昂颇有才藻,历位太子舍人。母裴氏早卒。裴侍婢有姿色,敬宗嬖之,以为继室,假姓虞氏。昂素与通,烝之不绝,敬宗怒黜虞氏,加昂以不孝,奏请流于岭外。
显庆中,表乞昂还,除虔化令,寻卒。
咸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仍加特进,俸禄如旧。
三年薨,年八十一。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文集八十卷。
太常将定谥,博士袁思古议曰:“敬宗位以才升,历居清级,然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落。闻《诗》学《礼》,事绝于趋庭;纳采问名,唯闻于黩货。白圭斯玷,有累清尘,易名之典,须凭实行。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
请人代作
敬宗孙、太子舍人彦伯不胜其耻,与思古大相忿竞,又称思古与许氏先有嫌隙,请改谥官。太常博士王福畤议曰:“谥者,饰终之称也,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若使嫌隙是实,即合据法推绳;如其不亏直道,义不可夺,官不可侵。二三其德,何以言礼?福畤忝当官守,匪躬之故。若顺风阿意,背直从曲,更是甲令虚设,将谓礼院无人,何以激扬雅道,顾视同列!请依思古谥议为定。”户部尚书戴至德谓福畤曰:“高阳公任遇如此,何以定谥为‘缪’?”答曰:“昔晋司空何曾薨,太常博士秦秀谥为缪丑公。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万钱,所以贬为缪丑。况敬宗忠孝不逮于曾,饮食男女之累,有逾于何氏,而谥之为‘缪’,无负于许氏矣。”时有诏令尚书省五品已上重议,礼部尚书袁思敬议称:“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诏从其议。彦伯,昂之子,起家著作郎。敬宗末年文笔,多令彦伯代作。又纳婢妾谗言,奏流于岭表,后遇赦得还,除太子舍人。早卒,有集十卷。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二·许敬宗李义府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