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剑书生的学医日记

 johnney908 2014-12-07

    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中医学之所以具有全科医学性质,也并不是各个课室的简单罗列。皮肤科学一套关乎肺与发散的方剂与辩证,消化科另一套运脾健胃方剂与辩证,这许多种合起来的知识就叫做有中医辩证特色的全科医学吗?中医的全科医学性质是由于望闻问切的具有宏观观察属性的诊查手段而带来的对人体内外、内内、肺肠皮鼻气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等等宏观交错的把握,当我们把内科分成心病有哪几种常见证、哪几类证型,胃病有哪几种常见病、哪几类证型的时候,痰可以引起哪些病,在思路上就造成了全科医学成为单科医学的简单组合。曾看李克绍老医案,癫痫病辩证为心下有水饮,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治愈。在“脑病辩证常见于风痰上扰、风痰阻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血瘀痰凝。。。”这种编书模式下,导致我们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先确定病位,再确定病性病理产物,那么一定造成在肝要治肝,见痰要化痰,有风要熄风。像癫痫与中焦关系这种整体诊查的思路与四诊为主的宏观手段就难以展开了。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应当使我们有宏观诊查的思路与眼光而不是全部的知识与技能,更不仅仅是针药并重而已。

    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方法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只能依于世界的变化来思考改变世界的方法,然后依于方法来使用改造世界的工具,而不能首先思考改造世界的工具该如何使用。否则将会造成“为了学习屠龙之术而造出一条龙的形象,结果老虎来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的结果。中医学的教育思路与教育方法其实就是这样的。先摆下了各种各样成型的方剂,然后告诉我们此方剂有什么作用,这个方剂中的药是如何配伍的那么精妙。然后按照这个方子的作用,创造出一个舌脉症候都与此方剂作用丝丝入扣的病人病理,以契合诊断学所述的辩证。就好像庸师教拳一样,先预想出一套引进落空的防御动作,然后按照防御动作预设出对方的进攻手段,然后让徒弟按照预设进攻路径来攻,果然防御住了。这样能教出什么好徒弟来呢?当然会在实践中莫名其妙了。又何谈灵活运用呢?

    作为生命体,与自然的关系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我们能观察到燥的现象,但是人体并不是一截枯木,不可能天燥的时候人也毫无反应的燥了,作为生命体,一定是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保有水分,干燥对一部分身体机能造成抑制的时候,就会有其他的机能亢奋起来抵制这种变化。外受燥伤内欲蓄湿,这种适应环境的冲突矛盾便造成了疾病的现象,从而使生命体本身适应环境的改变。治疗疾病就是要让这个适应性矛盾的过程发生的快一点,去除对适应发展的不利因素,让人体与自然的矛盾适应更早地进入平衡。让内生的湿润能够尽快的濡养到被干燥伤到的地方,使之衔接,而使人体不过度造湿,又形成了湿的病症。

    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医所谓的“气”,其实很大程度上表达的都是生理与病理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是物理学中“质点”的眼光,木气逆,胃气降,表达的是具有相同或者类似本质与规律的不同生理反应互相协同在人身体上的表达现象,土生木长火散阴静阳动,望闻问切就是要去把握病理生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把握人体动静亢衰虚实趋势与人体本身条件的适应情况,少动春生青弦冲,老静冬藏玄沉稳,将这些现象的规律与本质命名为气血阴阳五行。如果真去探究阳气是什么最小的精微物质,木气是怎么犯胃的,那就南辕北辙,差之千里了。一本真正好的中药学课本,不是探究某某药在某某方剂中活血化淤、润肠通便,而是在诊断学的基础上探索单味药的单独使用及其与其它一二味药的精简配伍。不知其兵,焉知其阵?中药学研究要向单味药的临床使用经验去找,从阵势里研究药,有时候研究了个狐假虎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