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盐概况

 印象秋 2014-12-07

  河北是产盐大省。河北盐区位于渤海湾西岸,南起海兴县,北至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盐田主要分布在唐山、沧州两市的丰南、滦南、乐亭、黄骅、海兴等5个沿海县市。发展盐业生产,在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海水浓度、交通条件等方面,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省487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近300公里为泥质粉沙冲积平原,地势辽阔平坦,渗透力小,特别适宜建设盐田。 

  河北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长芦盐”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早在西周时期,幽州就有鱼盐之利。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因有“鱼盐之饶”,成为“渤碣之间”一大商业都会。元统一中国后,大规模扩展河北盐业,设置河间都转盐运使司,所辖盐场多达22场,盐产量基本稳定在8万吨左右。明洪武元年(1368年)与沧州长芦镇置北平河间盐运司,次年改称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以长芦为盐产总汇之区,后简称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河北盐区由此以长芦为名,所产之盐称为长芦盐。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盐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从1956年起,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南堡盐场、黄骅盐场,复建、扩建大清河盐场。同时,各地建起一批小盐场,生产规模日益扩大。1959年产量达到73.97万吨,1960年超过150万吨,1972年产盐达213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盐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11月,河北省盐务管理局恢复成立,为河北盐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行业职工在“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积极奉献”的行业精神指导下,以科技为先导,改革为动力,在盐业生产、运销、第三产业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全省原盐生产能力达到525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海盐产区。位于唐山市东南47公里的河北南堡盐场,盐田总面积300万公亩,原盐生产能力188万吨,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三。 

  生产方面,“八五”以来,以结晶池塑苫改造为龙头,以完善制、保、排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使我省塑苫面积由1989年的4.04万公亩增加到2003年的22.10万公亩,从而大大提高了盐业抗灾、稳定和高产的能力。同时全盐区实现了扒盐管道化,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和产品质量。九五、十五期间,利用世行贷款、国家开行贷款、国家碘盐基金贷款以及企业自筹等,共完成投资近亿元,进行多个改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形成了加碘盐生产能力45万吨,从而确保了我省人民能够吃上合格的碘盐,为消除碘缺乏危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年来,我省盐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加大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开发盐的深加工产品,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我省盐的深加工产品品种有粉洗盐、洗涤盐、精制盐、真空精制盐、多品种盐等,品种达10多种。 

  运销方面,为保证我省盐产品能够顺畅运输,我省下大力量完善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各盐场均有公路与主干线相通,南堡盐场、黄骅盐场还有专用铁路与京沪、京沈干线相连。在京唐港建有总储运量达2.4万吨的机械化盐仓,增强了河北盐的外运能力;朔黄铁路和黄骅、曹妃店港口的开工建设又给河北盐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都展示出河北盐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以盐为主、盐化并举,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省盐行业积极寻找盐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