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龙城或为商代荆楚方国都邑

 武汉人文 2014-12-08


 武汉专家找到新论据 记者黄征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森淼

    记者彭年 摄

    盘龙城可能是商代楚人建立的荆楚方国都邑,这是30多年前我国一位知名专家提出的观点。在“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刘森淼表示,他为这一观点找到了新的论据。

    商代荆楚民族的存在不可否认

    关于盘龙城的性质,多年来学界看法不一,有“军事据点说”、“商朝南土(南部疆域)说”、“方国说”等等。1983年,郑州大学考古学教授陈旭提出,盘龙城城址是商王朝的一个方国都邑所在,是楚人建立的国家。但这一观点受到部分学者反驳,其中最著名的是“商代无楚说”。

    刘森淼长期从事武汉地区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他认为,从已有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商代荆楚民族的存在不可否认。《诗经·商颂·殷武》中,有商王武丁南征荆楚的记述;武丁时期至西周早期甲骨文中,也有代表方国的“楚”字出现。

    盘龙城商文化与荆楚民族紧密相连

    盘龙城的商文化与荆楚民族有何关联?刘森淼根据最具楚文化特征的楚式鬲(音lì,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和凤鸟形花纹图案进行了推断。

    中国古代的鬲文化,有北方中原式鬲与南方楚式鬲两大类型。刘森淼介绍,楚式鬲的外形以联裆为主要特征。长江中游地区的联裆鬲最早见于盘龙城遗址,年代比此地出现的中原式分裆鬲要早。“楚式鬲在整个盘龙城文化发展期间一直延续,并与后来东周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

    凤鸟形花纹图案也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盘龙城遗址多次发现陶塑鸟首形象,今年初在杨家湾M17出土的铜兽面纹牌形器,其花纹以长勾喙凤鸟形图案为主体,与后世楚人的凤鸟图案有直接渊源。

    高级贵族级别达到方国诸侯一级

    荆楚民族向来活动于长江中游地区,在这一区域内,商代前期唯有盘龙城遗址的规格最高。

    刘森淼分析,盘龙城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有城有郭,达到了方国都城的规模;盘龙城宫殿建筑采用“前朝后寝”格局,二号宫殿外围有陶质排水管道,该建筑格局与规模只在殷墟等都城遗址发现过;盘龙城遗址的高级贵族墓中,如李家嘴2号墓和杨家湾13号墓,随葬都是四鼎,说明当时的高级贵族级别达到了方国诸侯一级。

    “这些都表明,盘龙城是商代一个诸侯方国的都城遗址,它可能就是《诗经·商颂·殷武》记载中的荆楚方国。”刘森淼说。

    至于盘龙城商代文明衰落的时间,刘森淼认为到了商王武丁前期,其衰落直接与武丁南征相关。商代早期荆楚一直臣服于商,但在商人势力衰微时试图独立,因此在武丁中兴后遭到了无情镇压。


盘龙城首次发现金器

商代高级贵族死后享受厚葬   记者黄征


  在3000多年前的盘龙城,高级贵族死后享受了何等待遇?武汉大学考古系专家发布的考古报告揭开了这个谜团。

    两座大墓随葬品丰富

    2006年,盘龙城杨家湾发现了一处大型商代建筑遗迹。为了解周边的遗迹状况,去年9月至今年元月,武汉大学考古系、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其北面和西面再次进行考古,并发掘了7座分布密集的商代墓葬,编号为M16-M22。至此,盘龙城杨家湾已发现的商代墓葬增至22座。

    武大考古系的陈晖博士是此次发掘中田野考古的负责人。他介绍,7座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有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器以及金器。其中,M17、M19两座墓葬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其他墓葬规模相对较小,随葬品以印纹硬陶为主。

    目前,这些文物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金器、铜器均为首现

    7座墓葬中,M17的规模最大,长2.9米、宽1.6米,葬具为一棺一椁,共出土32件文物,其中一件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首次在盘龙城发现的金器。这件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保存较完整,夔龙头部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组成,龙身卷曲,由较小的绿松石组成,龙的眉毛、眼睛和牙由金片代替,造型和色泽都极为精美。另一组仅见夔龙头部,亦有金片装饰。“黄金是当时的稀有资源,说明墓主身份很高。”陈晖说。

    武大考古系教授张昌平介绍,金器在郑州商城遗址曾有发现,但其器形、出土背景不明,“盘龙城M17黄金饰片与郑州同类物年代相当,是迄今中原文化系统中发现的年代最早、器形明确的金器,对于研究早期金器和镶嵌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M17还出土了一件铜兽面纹牌形器,在盘龙城乃至整个商代都是首次出现。

    此外,7座墓葬中比较多见的印纹硬陶,在大型商代建筑外围的灰沟中也有发现,而且数量较多,这也反映了在这种高等级建筑中生活的人身份较高。

    陈晖说:“学术界多认为印纹硬陶产于长江中下游,它们出现在盘龙城,究竟是‘进口’的还是本地生产,至今仍是个谜。”

    两座大墓均有殉人现象

    除了有较多的青铜器、印纹硬陶等文物,两座大墓中的殉人现象,也印证了墓主尊贵的身份。

    陈晖介绍,M17墓主骨骼不存,在墓室北壁与椁室之间发现有骨架,中、西部见两段人类下肢骨和上肢骨,东北角发现人类牙齿和颅骨,推测为殉人。

    M19棺室内见有两段肢骨,推测为墓主人遗骸。西北角二层台和墓室东北角另见有两具骨架,应为殉人或殉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