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望天空的古典墨家学派/南方在野

 南方在野 2014-12-08

 

天,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来说广阔无边,从时间上来说久而不衰。天是规则的制定者,万物皆因天道而创造,万民皆因天道而生育。上天不仅至真而且至善,上天的意志(天志)兼爱天下的世人,厚利天下的世人。上天是天下的监护者,他喜欢公义,明察秋毫,不论远近,不管是闹市还是幽静的山谷,都受到上天的监视。万物和人顺天意则赏,反天意则罚。

从墨家原典来看,天,是墨家的上帝,至真、至善、至美。至真的是天道,至善的是天志,天道与天志不是分离的,而是完美地统一于上天。墨家智慧的首要之事,就是仰望天空,敬畏上天。这是墨家哲学的第一逻辑起点。正是因为敬畏天志,所以墨家学派才有兼爱非攻;正是因为要顺应天道,墨家学派才会去积极探索发现天道。对天的敬畏,构成了墨家信仰与行为的精神支柱。

墨家是不是真有宗教情结?争论在所难免,儒家说墨子只是托天言志,唯物主义者也批评墨家是“粗鄙的迷信”。我们接受唯物主义的影响太深,包括很多墨学爱好者,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理解“美化”一下墨家,于是闭口不谈墨家的天志鬼神信仰,甚至大赞墨子是“唯物祖师”。其实这都不符合事实。当代墨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有一段话很好,请让我抄袭复制下来,供大家参考:

有宗教情结就不对吗?墨家不需要这样被美化,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解墨家的思维。有宗教情结的人,不会战天斗地那么狂妄;有宗教情结的人,不会认为人能凭借自己的智力去设计社会,要求别人接受;有宗教情结的人,更有道德素养。有宗教情结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没有宗教情结很危险,为什么一定要说墨家没有宗教情结呢?从《墨子》里面大量的天、鬼、天道、鬼神字眼,难道看不出墨家的宗教情结吗?是的,《墨子》一书讲的东西比较多,你可以这里那里抽出一些东西说墨家托物言志。那么你怎么解释《墨子间诂》里面墨家后人言必天道、神鬼呢?有人说那是墨家后人改变了墨子的学说。那真是笑话了,到底是墨家后人更明白墨家,还是2千年后东拼西凑看到一点墨家遗迹的人更明白墨家?所以墨家的宗教情结不容质疑。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人们的利益和意识往往各不相同,缺乏宗教情节,就无法产生超法律原则,无天就无法,社会达不成基本共识,最终就只剩下暴力了,只能是大家都下地狱。

-------------------------------------------------

所以《墨家千字文》有言天志,曰:

天行广久 创物生民

爱人利人 义监远近

此非南方在野突发奇想,有经可据:

《法仪》: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息,其明久而不衰。

《天志中》:天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丝麻,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溪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丝麻,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

《天志中》:天兼天下而爱之,交万物以利之,若豪(毫)之末,莫非天之所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厚矣。

《尚同下》: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为人。

《天志上》:天欲义而恶不义。

《天志上》: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