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庸>“致中和”诠释的反思

 johnney908 2014-12-08
赵辉的这篇文章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做的也是《中庸》,我对《中庸》两个字太敏感了。于是,我就用第一时间把这篇文章通读了一遍。
应该说,赵辉的这篇文章的立意还是很有意思的。他抓住了《中庸》或者《中庸》首章的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是中和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和问题或者未发已发问题是整个宋明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整个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和主要论争都是从这个问题引发出来的。程伊川与吕大临曾就中进行过深入的辩说,朱子后来也曾苦参中和,先后有中和旧说、中和新说,还写过一篇小文《未发已发说》,王阳明对朱子的不满,其中一点就是认为朱子将中和与未发已发看错,到了明末的心学殿军刘蕺山,更是认为前贤认不清性情,因为他们都把喜怒哀乐之未发已发读错了,他也专门写过《中庸》首章解。后来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第三册用了整整一本书的篇幅批评朱子,他的出发点也是中和说。足见中和之说在儒家心性之学中的重要性。当然,我的博士论文在这个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我有时认为,如果不懂中和之说,是很难懂儒家心性之学的。
赵辉在体会中和时,体验出了两个问题。但他对这两个问题的分别交待得不够明显,读来读去,我感觉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即致中和与天地位、万物育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知识性的认知关系,还是一种非认知的道德关系?赵辉认为是后者。可以说,赵辉看到了《中庸》首章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赵辉也进行了不同于一般对《中庸》的解读方式,他采取的这种方式,正好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方式,我称之为语法分析的方法。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就对《中庸》的中和或未发已发进行了两点语法分析.
其一是致中和的主语。致字显然是动词,那么,致的主语是什么?是不是人?如果是人,是什么人?如果是人,那么人致中和了,就能天地位、万物育了吗?这样一来,人的能耐也太大了。赵辉认为,唯物主义批评《中庸》是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根据这一点而来的。所以赵辉认为,这里的主语应该不能局限于人,至少不能局限于个别人或某些人。
其二是致中和与天地位、万物育的关系问题。赵辉认为,从语法上来看,致中和与天地位、万物育可以有两种关系,一是时间关系,中和已致,天地已位、万物已育,二是条件关系,如果致中和,那么天地将位、万物将育。但这两种关系都将《中庸》置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境地,所以,赵辉认为不能以这两种关系来理解.那么以什么关系来理解呢?赵辉说得不明白,只是说“《中庸》所表达的是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不是针对宇宙本体的纯粹的知识性的表达”,“表达了人应该如何去做”。至于如何与人的存在相关,人应该如何去做,赵辉没有明确说出来。
但不管怎样,赵辉还是看到了问题,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这个问题理解通顺。不过,我感到可能是篇幅所限,赵辉的分析方法过于简略,结论也过于含蓄、过于不明朗了。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中庸》首章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的理解。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一共说了三对概念,即:中与和,致中与致和,天地位与万物育。这三对概念的前后项是相对应的:中、致中、天地位是对应的,和、致和、万物育是对应的。
首先,中和一对体用概念,中是体,和是用。中是未发之大本,是道德的本体;和是已发之达道,是本体的发用流行。未发之中不能如如显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执中不固,二是物欲阻挠。因此,欲达到中和,就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是直接从中入手,二是从影响未发之中发而不和的因素入手。前者即所谓致中,后者即所谓致和。
其次,致中与致和是从中与和引出来的,是一对工夫概念。“致中和”分开来说,就是“致中”与“致和”。致中致和与中和的差别在“致”字,而“致”字是标志工夫的概念。郭嵩焘说:“天地位,万物育,尽有工夫节目,尽于‘致中和’一‘致’字中。”“致”字标明了致中、致和是从工夫实践上来说的。但是,致字颇不好解。我们知道,在儒家心性之学中,“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多解而且难解的字眼。对这个字解释不同,就意味着为学致思方向的不同,甚至会出现革命性的哲学转变。比如朱子对格物致知之“致”字的诠释与王阳明对致良知之“致”字的训解,就不只是关于一个字之涵义的争论,更多的是两种哲学思维的碰撞。所以,首先需要弄清楚“致”字的意义。宋人俞成曾作《“致”字说》,详细考辨了“致”字的意义。郑玄说致是“行之至”,朱子说致是“推而极之”,其实都只说了致之外向的一面,即只说了致和之致,而没有说到致中之致。当然,无论是郑玄的行之至,还是朱子的推而极之,都有一个至极的意思,这也就是俞成所说的尽的意思。其实,尽也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里尽,一个是向外尽。向外尽就是郑、朱所说的行之至和推而极之,这就是致和,向里尽就是《中庸》第廿二章所说的至诚尽性,这就是致中。致中相应于未发之中,是先天工夫路线;致和相应于已发之和,是后天工夫路线。
最后,致中与致和不只是一种工夫,还是一种境界,致中的境界是天地位,致和的境界是万物育,合起来说,致中和的境界就是天地位、万物育。致中与致和两条工夫路线所极尽之处是两种境界,致中的境界是不偏不倚的境界,致和的境界是无适不然的境界。联系到孔子中庸的三层境界,无过不及的境界即致和境界,无適无莫的境界即致中境界,无可不可的境界即致中和的境界。《中庸》对致中和境界的描述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朱子的话说:“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心正即致中,气顺即致和。天地与我同心,万物与我一体。如果我的本心得正,那么天地万物之心自然得正,如果我的气质畅达,那么天地万物之气自然畅达。可见,致中和是通过致中与致和的工夫,而达到的一种同天地、齐万物的天人境界。
赵辉在论文中还有两个小的问题,我感到也有必要指出来:一是与材料收集相关的研究方法问题。赵辉在理解《中庸》首章时,参考了不少唯物主义者的看法,并指出唯物主义对《中庸》首章的理解的荒谬。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指出其荒谬,因为那根本不值得去参考的,那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收集那些主流的代表性的材料。其实应该看的书很多,我曾经关注过,关于《中庸》首章,光是独立成文的,比如就有朱子的《未发已发说》,刘蕺山的《中庸首章说》。关于致中和与天地位、万物育的关系问题,赵辉论文里提到元儒陈天祥的《四书辨疑》,其实,针对陈天祥的这本书,清儒俞樾后来还专门写过《四书辨疑辨》,逐条论辨。而这些材料,赵辉显然都没有收集到。
二是赵辉对材料的收集方法显然有用电脑直接拷贝的痕迹,因为文章的引文中有很多繁体字还没有转化过来。
三是用英译来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要谨慎,其实是他们应该参考我们,而不能用他们的翻译来校对我们的理解。参考可以,不能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