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世国画精品-唐赵幹《江行初雪图》图片欣赏(可往右拖看)

 鳳舞抚仙 2014-12-08
 赵幹《江行初雪图》简介
    全画,绢本,设色,长卷;纵25.9厘米,横376.5厘米;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行初雪图》欣赏:
    此作为赵幹的一幅一幅山水人物并重的传世佳作,卷首的题字“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幹状”为南唐后主李煜所题,当然,这里的“学生”,是画院内的一个官秩,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学生概念。作品描绘冬日初雪的一条寒江,下方是坡岸,前后有两队行人,主骑驴而仆步随其后。前是一主一仆,缩瑟而行;后是两主两仆,一主回首,以手指划,与后者交谈。主人都戴帽,着厚衣,而随仆则衣衫单薄,缩成一团。画面上方是江面,水道错落,江渚时现,岸边芦苇低垂,岸上树木萧肃,已现初冬景象。而水面上则极其热闹,有渔人或张网,或收网,或牵舟而行,或驾舟穿梭于河道,忙碌着的老老少少,似乎全无视于初雪飘洒,寒风萧瑟,但看水中搭建的窝棚,撑伞以避风雪,绻缩其中的儿童脸露苦色。这是当时普通的渔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画家以尖利爽落的线条勾画出这将近三十人的衣着、动态,甚至表情,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满图水面的鱼鳞纹,尖细绵密,柔而带刚,无一笔懈怠。树木大多枯枝,偶见霜叶残柳,用笔顿挫老辣,极具功力。虽说满纸的水面,很少土石,但依然可以看到五代时山水画皴笔的雏形。细看水边土坡和碎石,用以勾廓及结构、纹理的线条密布。唐代的山水画多勾而无皴,五代开始勾笔渐多,于是后人便将勾轮廓及结构的线谓之勾,而将勾纹理的线条谓之皴。此图的树干上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皴笔,因此坡、石上也密布线皴,只是还不能清楚地名其状。既是“初雪”,自无满地的积雪,只是雪花飘洒而已。此图沿用唐以来常用的“洒粉法”,将铅白粉弹落在画面上,在墨绿色的水面的映衬下,白点飞舞,十分优美地展现了初雪的情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