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z 马寅初的一付对联

 伟德的图书馆 2014-12-08

马寅初的一付对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

背景资料:

马寅初先生,50年代提出人口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6亿人口正好,不能太多,多了以后,森林不夠,土地不夠,水资源也不夠,粮食也不夠。观点非常好,结果挨枇判。教育部长撤职,北大校长撤职,人大、政协纷纷撤职。这么大的打击谁能忍受!本来理论很科学,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他顶住压力,坦然面对,并写下了上面的名句。最后活到102岁,親眼看到为他平反。

主题:Re: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马寅初

敢于对权势说真话的美国人文学者萨义德说:如果你的眼睛盯着主子,就只是一个门徒或追随者,或者看门犬。有学者认为,马寅初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学人的精神风标,正是缘于他在万马齐喑的年代敢怒敢言敢坚守。季羡林曾说,建国后的知识分子中他最佩服的一个是梁漱溟,另一个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马寅初。他的新人口论1958年开始被批判,高压之下马寅初提笔应战,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有史料介绍,马寅初与周恩来私交颇深,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周恩来担忧他的处境,亲自约见他并作了深谈,给他做劝导工作。经一夜深思之后,马寅初把自己的最终决定写进了《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一文的附带声明中: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我在重庆受难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来营救;我一九四九年自香港北上参政,也是应他的电召而来。这些都使我感激不尽。如今还牢记在心。但是这次遇到了学术问题,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心中万分不愉快,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希望我这位朋友仍然虚怀若谷,不要把我的拒绝检讨视同抗命则幸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