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寀 竹石锦鸠图 绢本设色 23.6×4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写秋天栎树凋零,几只鸠雀或停栖在枝头,或在山石、水旁觅食啄饮。画面淡雅空潆。山石略加勾点,以皴笔擦出。竹丛栎叶皆以勾填法绘出。几只鸠鸟姿态各异,刻画细致,质感丰厚,此画显示了黄氏风格。 ![]() 五代 黄居寀 花鸟 五代 黄筌 芳溆春禽册页 绢本设色 22.3×25.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佈局,有著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 南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 】册页,绢本设色,描金,22.3 x 2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线地奔驰而来;江畔华美的平台阁楼上,隐约可见有人穿梭、呼指着。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五代 巨然 层岩丛树图轴 五代后梁 荊浩 匡庐图轴
五代 关仝 秋山晚翠图轴 北宋 范宽 秋林飞瀑图 北宋 范宽 临流独坐图轴 北宋 燕文贵 溪山楼观图 宋人富贵花狸图 赵佶 溪山秋色图 宋徽宗赵佶 文会图 北宋 宋徽宗赵佶 梅竹聚禽图 南宋 李唐 萬壑松風軸 南宋 泼墨仙人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 却坐图(南宋)![]() 南宋_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画女孝经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海棠图 林椿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3.4厘米 横2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塘凫雁图 佚名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4.7厘米 横25.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南枝春早图 王冕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腊梅山禽图 赵佶 立轴绢本设色 纵34厘米 横22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墨竹图 文同立轴 绢本 墨笔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_蔡襄_暑热帖(致公谨书)![]()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致公谨尺牍),1052年,纸本,23cmX29.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秋塘凫雁图》
注:凫[fú],野鸭
作品简介: 图上一只体硕脯满、翼羽华丽的野鸭独立于临水岸边,平静的河水上飘着片片芙蓉叶,树下鸭群则作理毛之姿。霜晴溪碧,秋意浓郁,充满了一种自然清新之趣。其用笔极为工致,画法以水墨为主。 《秋塘凫雁图》佚名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4.7厘米 横25.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