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病还是要治根

 风声之家 2014-12-09

治病还是要治根

 (2010-12-21 10:53:00)

(本文发表于《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2010年第12期《段教授谈养生》栏目)

对于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就是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是“整体调理”,所以能“去根”!然而,现实生活当中真正能够按这个道理去治病的医生,能够更多地去选择中药的病人少之又少。是病人的“急功近力”?还是中药效力不到?或能“药到病除”的好的中医少了?

上了五年大学,学了五年的中医,无形之手把我领进了中医学的殿堂,让我至今心存感激,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很幸运之人。我铭记在心的古训有两条:“疾虽久尤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是我研究治疗许许多多疑难病症的动力;“治病必求于本”,这是我遣方用药的灵魂。这一期给大家讲几个病例,或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上周二(119日)遇到了一个得了一种很奇特病症的王姓病人,这种病是我第一次遇到。病人为女性,69岁,患糖尿病10 余年。从前段时间天气开始转冷开始,一到晚上睡觉时她的双腿就抽筋。去省立医院和齐鲁医院都看过,能想到的药、该用的药都用了,可是没有一点效果。病情持续半个多月了,病人说,“自己都不想活了!”她现在害怕睡觉,对睡觉产生了一种无名的恐惧感。

“腿抽筋”,通常情况下多是因为缺钙,挂上吊瓶,把钙补上也就解决问题了。而这位病人的“抽筋”持续了半个多月,省立医院都去了,显然病根不在缺钙上。病人的女儿说,母亲手脚冰凉,非常怕冷!现在衣服穿的很厚。

手足发凉,身体怕冷,一般情况下这是心脏功能偏弱的表现,心脏病的病人一般会有这种症状。为什么呢?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常把心脏比喻为人体的发动机,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心脏功能弱,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就会下降,这样心脏就不能有效地把血液输送到四肢未稍,四肢就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久而久之,手脚冰凉,身体怕冷等病症就会出现。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地里的庄稼,离浇水口近的长得就好,远的特别是最远端地头上的长的就不好,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水流流不到,庄稼缺水。自然界中万物变化的规律、道理是相通的,糖尿病性坏疽是糖尿病的病人晚期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引起的原因就是下肢、特别是脚的循环障碍,这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不断发展,损害到心脏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诊脉,我发现这位病人的心脏有“房颤和早博”。出现房颤,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心脏的功能已经很弱了。这与我先前的判断是一致的。

我问病人心脏方面用了什么药?她说只服用了降糖药和降压药。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同源性疾病,病根都在肾脏功能的下降或损害。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只是服用降糖药和降压药是远远不够的,表面上把血糖和血压降下来了,控制在正常值以内,但病根——肾脏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和治疗,病情也就不会得到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就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併发各种心脏疾病。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病人服用了数年,甚至十几年的降糖药和降压药,而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最终还是出现了糖尿病性坏疽、眼底动脉硬化,以及肾功衰竭等併发症。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这类病人的心、肾功能。

所以,对于这个病人,我给了她改善和提高心脏功能的中药,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和我预料的一样,病人第二天就不抽筋了。这种病症是我遇到的第一例,效果如此神奇,多少也让我很感惊讶,很有成就感,写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在前面几期的文章里,我给大家讲过心脏疾病会引起很多容易让我们忽视的症状,比如说头晕、头痛。95日,就有一位80岁的老太太看了文章后几经周折找到我,只为看她的头晕病。老人说,今年2月份之前自己还行动自如,之后,因为时常头晕不得已坐上了轮椅。头晕发作时,先是耳鸣,随之失聪。几乎每天都要发作一次。去医院做检查,脑CT显示:“脑内多发性缺血、梗死、软化灶”。脉象显示:心脏有房颤、早博,心脏问题比较严重。老人的女儿介绍说,“母亲自94年首发心肌梗塞,之后时常感觉心慌、憋气,后背发紧、闷,睡眠也不是太好……”,老人说,“最让她失望的是,省里的一家大医院的一位专家说,这么大年龄了,这种情况很正常!”让她有点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尽给孩子添麻烦!”

我根据老人的脉象,给她服用了我的舒心套餐1号,一个月后头晕发作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都明显减少,服完第二个月的舒心套餐2号药后,头晕就再也没发作。心脏功能改善了,头部血液供应好转了,病症也就病愈了,当然,继续巩固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提高、维持良好的心脏功能是疾病不再复发的前提。

这类症状的疾病,在老年人当中的发病率是很高的,由于大部分的病人伴有高血压,所以常被误延治疗。昨天(1116日)又遇到同样症状的一个女性病人,不到60岁,一周前出现头晕的症状,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脑梗阻”。她的女儿是女人花的一位听众,先前给我打电话咨询。我告诉她,她妈妈应该有心脏病。她说心脏病好多年了。但她不理解,为什么心脏病会引进脑梗阻?

头晕头痛多是血压升高的表现,心脏疾病为什么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脑梗阻为什么会与心脏疾病有关?我个人觉得,可以简单地这样去理解:心脏病的病人,心脏泵血的力量非常弱,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会非常缓慢,这样血液中的胆固醇、血脂等就很容易沉积到血管壁上,造成栓塞。发生在脑血管上,就会引起“脑梗阻”,发生在心脏的血管上,就会引发心肌梗塞。

在治疗上,临床多是采用扩张血管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常用的药是“拜阿斯匹林”等。对于这种药,很多心血管病的病人,甚至很多老年病人都在服用。依据我的脉象来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而它的副作用却很大,主要是胃部刺激症状。虽然很多医生会推荐大家服用它,但我个人不建议大家服用。

这位病人,虽经过一周的扩张血管、降低血液沾稠度等输液治疗,但从脉象上看,病人的心脏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病人感觉“头还是象戴了个头箍一样,发紧、发胀”。我认为治疗这本应该在于改善和提高心脏的功能,这样效果会很好。

疾病治疗的切入点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人体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一再强调,要更新“观念”!曾有朋友问我,感觉我给人诊脉,说心脏有问题的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心脏病的诊断我是很准确的,我的一个有关脉诊的课题曾获过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对我脉诊的认可。根据脉诊,我发现一般人当中,心脏功能偏弱或心脏类疾病占据了很大一个比例。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它提示我们:心脏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器官之一。心脏功能的下降或损害,很多不是原发性的,我们身体其它器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的心脏功能,而心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影响或加重原发疾病。比如说肾脏疾病的病人,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诱发心脏的疾病,而心脏的损害又会加重肾病的发展,象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心脏功能提高了,我们的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改善了,又会促进相关疾病的康复。

“治病必求于本”,我的临床实践告诉我:心脏是生命之源,疾病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