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神经衰弱用药篇

 随风消散 2011-04-06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酢浆草

别名  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老鸭草
来源  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2厘米,全草酸味,故名“酸浆草”。茎细而柔软,下部平卧地面呈匍匐状,分枝多,呈丛状,上部稍直立,绿色,微带紫色,在节上生不定根,全体被毛。掌状复叶互生,叶柄纤细而曲折,被毛,小叶三枚,无柄,倒心脏形,长0.5-1.3厘米,宽0.6-1.5厘米,先端凹入,基部楔形,全缘,背面沿叶脉及小叶片边缘有短毛。春季开黄色小花,腋生伞形花序,具花2-6朵,花序梗纤细,带紫色,有毛,萼片与花瓣均为5片,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子房上位,5室,蒴果近圆柱形,有5纵棱,具毛,熟时自行开裂,弹出种子。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田原、住宅及沟边较湿润处。广布于全国各省区。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以秋季有花、果时最好。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酸、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行气。
主治用法  感冒发热,肠炎,肝炎,尿路感染、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失眠:酢浆草10斤,松针2斤,大枣1斤,前二味加水8升煎一小时,滤去渣。另将大枣捣碎加水2升煎一小时,滤去渣。混合二液,加适量糖,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
2.肺炎、扁桃体炎:酢浆草研粉压片,每片0.3克,每服5片,每日3-4次。
3.急性肝炎:酢浆草、夏枯草、车前草、茵陈各15克,加水1升,煎成750毫升,再加白糖60克,3次分服,小儿酌减。
4.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酢浆草、半边莲、水蜈蚣各30克,海金砂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5.乳痈:酢浆草30克,田边菊30克,水煎服,药渣捣烂敷患处。
6.丹毒:酢浆草60克,野薄荷30克,青蒿30克,捣汁,加麻油少许调搽患处。
7.扭伤瘀肿:酢浆草120-240克,马鞭草120克,共捣烂,加酒炒热揉伤处。

龙眼别名  桂圆、圆眼

来源  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Euphoria longana (Lour.) Steud.,以根、叶、假种皮(龙眼肉)、龙眼核入药。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皮棕褐色,粗糙,片裂或纵裂。茎上部多分枝,小枝被有黄棕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15-30厘米,小叶2-6对,近对生或互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2.5-5厘米,全缘或波状,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春夏开黄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有锈色星状柔毛,花杂性,萼5裂,花瓣5,花盘被毛,雄蕊8个,子房心形,2-3裂。核果球形,不开裂,外皮黄褐色,粗糙,鲜假种皮白色透明,肉质,多汁,甘甜。种子球形,黑褐色,光亮。

生境与分布  栽培于堤岸、园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  秋季采果,根、叶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龙眼肉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根:微苦、平。利湿,通络。叶:微苦、平。清热解毒,解表利湿。假种皮:甘、平。补心脾,养血安神。种子:微苦、涩、平。止血,止痛。

主治用法  根:乳糜尿,白带,风湿关节痛。叶: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肠炎,外用治阴囊湿疹。假种皮: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心悸。种子:胃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疝气痛,外用治外伤出血。根用量15-30克。叶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假种皮用量:10-15克。种子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

参考配方  1.预防流行性感冒:龙眼叶、黄皮叶、野菊花、刺针草、大青木叶(马鞭草科)各10斤,晒干研粉压成饼,每块含生药30克,每日服1块,开水冲服,连服3日。

2.刀伤出血:敲破龙眼种子,去外层光皮,焙焦研极细末,用时将药撒敷伤口上,以干净布用手轻压伤口,待止血,包扎好。

3.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归脾汤)龙眼肉、炒酸枣仁、炙黄芪、焙白术、茯神各30克,木香、人参各15克,炙甘草8克,姜3片,枣1枚,水2钟煎1钟,温服。

4.狐臭:荔枝核6枚,胡椒14枚共研末,遇汗出即擦之。

酸枣仁别名  山枣仁、山酸枣

来源  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us Bunge.,以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幼枝绿色,枝上有直和弯曲的刺。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稍片斜,边缘具细圆锯齿,3主脉出自叶片基部。夏、秋开黄绿色小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10浅裂,子房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或广卵形,长10-15毫米,熟时暗红褐色,果肉薄,有酸味,果核较大。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山谷、丘陵、平原及路旁,常形成灌木丛。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各省区。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红软后采收,除去枣肉,晒干,碾去核壳,取净仁,生用或炒用。

药理作用  1.酸枣仁煎剂给小白鼠腹腔注射(5-20克/公斤体重),能对抗因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50毫克/公斤体重)所致兴奋作用,而成镇静作用;有的小鼠呈昏睡状态。单独给酸枣仁煎剂时可出同样状况。2.实验证明酸枣仁煎剂能提高烫伤小白鼠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并能减轻小鼠烫伤局部的水肿。

性味功能  甘、酸、平。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用法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盗汗。用量6-15克。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心悸、心烦失眠:①(酸枣仁汤)炒酸枣仁15克,知母、茯苓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2次,傍晚及睡前1小时分服。若健忘多梦,饮食减少,疲倦无力用炒酸枣仁12克,炙远志、菖蒲各6克,党参、茯苓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②胆虚不眠,心多惊悸:酸枣仁30克炒香,为末,每服6克,竹叶汤调下。或加人参30克,辰砂15克,乳香8克,炼蜜丸服。③骨蒸不眠,心烦:酸枣仁60克,水2盏研绞取汁,下梗米2合煮粥,熟后下地黄汁1合,再煮片刻,食用。

2.手足心发热,盗汗,头昏:酸枣仁、白芍各10克,五味子6克,牡蛎30克,水煎服。

3.肺结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下午发热低烧,失眠:炒酸枣仁、干地黄各15克,小米30克,水煎服。

4.睡中汗出: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3克,米饮下。


灵芝别名  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

来源  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灵芝Gam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以子实体入药。

形态特征  灵芝(潮红灵芝、赤芝)为腐生真菌,子实体伞状,菌盖坚硬木质,肾形或半圆形,由黄色渐变为红褐色,表面光泽如漆,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盖下面白色,后变为浅褐色,有细密管状孔洞,内生担子器及担孢子,菌柄侧生,紫褐色,坚硬,亦有漆状光泽,担孢子褐色,卵形,很小。

    紫芝与上种相似,菌盖及菌柄均为黑色,菌肉及菌盖下面均为锈褐色。

生境与分布  腐生于栎及其他阔叶树的根部或枯干上。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小白鼠有镇静、镇痛作用,对于戊四氮、士的宁以及因电击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对抗作用,可引起小白鼠、大白鼠及豚鼠的肌肉松弛。2.灵芝能使小白鼠耐寒及耐缺氧能力提高,推迟死亡时间。动物经致死量Co60-γ射线照射后,单独给与灵芝菌不能提高其存活率,如以菌灵芝为主配以白芨、田七、川芎等中药,能显著提高存活率。此类药能帮助渡过放射病极期,使白细胞较早恢复。受照动物服灵芝后可增进食欲,改善精神状况。3.对心、血管的作用:给与灵芝,可使家兔血压缓慢持久下降,对狗血压不明显,仅出现尿量增加。灵芝使离体蛙心兴奋或抑制不等,对家兔在位心脏有暂时的抑制作用。正常人口服灵芝20克,能降低心率。4.对肝脏:用四氯化碳法,灵芝有保护小鼠肝脏的作用,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5.降血糖:灵芝有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6.灵芝对豚鼠试验性喘息有平喘作用,对小白鼠试验性咳嗽有镇咳作用,亦有祛痰作用。7.抑菌试验:灵芝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淡、温。滋养强壮。

主治用法  头晕,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冠心病,血胆固醇过高症,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矽肺,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鼻炎。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高血压病、高胆固醇病、风湿性关节炎、矽肺:灵芝酊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含生药20%)

2.肝炎:灵芝菌丝煎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含生药20%)

3.慢性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灵芝液,每次20毫升,每日3次。(乙醇提取物,含生药10%)

4.鼻炎:灵芝1斤,切碎,小火煎2次,每次3-4小时,并液浓缩过滤,加蒸馏水至500毫升,每次滴2-6滴,每日2-4次。

灯心草别名  秧草、水灯心、野蓆草、龙须草、灯草、水葱、拟灯芯草

来源  为灯心草科灯心草属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es L.,以全草或茎髓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4-1米。根状茎粗壮,横走,黑褐色。秆直立丛生,圆柱形,直径1.5-4毫米,有纵沟,淡绿色,内部充满白色的髓,髓心连续。无叶,但下部有鳞片状鞘状叶数个,基部的叶鞘紫褐色或淡褐色,上部的绿色,有光泽,叶鞘先端常具尖芒。夏季开花,花序假侧生,成丛或疏散为复聚伞花序,总苞圆柱状,直立与秆贯连,长达5-20厘米。花小,淡绿色,花被片6,舟形,边缘膜质,雄蕊通常3个,稀为4或6,较花被短,子房上位,心皮3,3室,柱头3裂。蒴果三棱状倒锥形,淡黄褐色。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原野潮湿地带及沟渠旁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  秋初割下全草,顺茎划开皮部,剥出髓心。

性味功能  甘、淡、凉。清心火,利小便。

主治用法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疟疾。用量:全草3-10克,茎髓1.5-3克。

参考配方  1.心烦口渴失眠:①灯心草3克,竹叶、麦冬各10克,夜交藤12克,水煎服。②灯心草3克,淡竹叶10克,开水沏,当茶喝。

2.疟疾:灯心草根15克,水煎,于发作前2-3小时加少量白糖,空腹顿服。

3.膀胱炎、尿道炎等小便不利或肾炎水肿、热病小便赤:灯芯草30-60克,车前草60克,薏苡仁根30克,海金沙30克,水煎服。

4.小儿热惊、夜啼:灯芯草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频服。

5.湿热黄疸:灯芯草120克,白英60克,黄酒和水各半,煎成1碗,放露天处露一夜,加热温服。

6.小儿烦热、口渴、尿短赤:灯芯草30克,车前草15克,青蒿6克,水煎服。

7.急性咽炎、咽部生颗粒、舌炎、口疮:灯心草3克,麦冬10克,水煎服。也可用灯芯炭3克,冰片0.3克,同研,吹患处。

8.失眠、神经衰弱:鲜灯芯草60克,夜交藤30克,丹参15克,水煎服。或用灯芯草根丛60克,麦冬15克,水煎冲白糖服。

海桐树别名  山枝条、山枝仁、山栀茶、柞木仁、满山香

来源  为海桐科海桐属植物崖花海桐(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光叶海桐P. glabratum Lindl.,以根、叶、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  1.崖花海桐(崖花子、海金子):灌木或乔木,高1-6米,小枝近轮生,细,无毛。单叶互生,革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7-3.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略呈波状,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初夏开淡黄白色花,通常有花1-12朵,排成伞房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3厘米,萼片5,卵形,长约2.5毫米,花瓣5,长8-10毫米,雄蕊5,有时与花瓣近等长,有时长为花瓣之半,子房密生短毛。蒴果近椭圆球形,长约1.5厘米,熟时裂为3瓣,果皮薄。种子多数,呈颗粒状,为不规律的多面体,种皮肉质,有粘性,深红色。

  2.光叶海桐(五牛子、四骨猴王、七姐妹、一朵云):与上种极相似,但子房无毛,果梨形,长达2.5厘米。

生境与分布  崖花海桐生于山谷、山坡林中。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光叶海桐生于山坡、溪边。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加工  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随时可采,可鲜用。11月采果,晒至足干,使果壳脆硬,成棕褐色,在石臼内破壳,筛取种子;或才成熟开裂的果实,加入糠壳共踩,吸收其油脂后,装入箩筐内,流水中冲洗,捞出种子晒干即成。

性味功能  根:辛、苦、温。散瘀止痛,祛风活络。叶:解毒,止血。子:苦、寒。涩肠固精。

主治用法  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子:咽痛,肠炎,白带,滑精。根用量15-30克,子用量5-10克,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原发性高血压:海桐根皮切细,加白酒,浸没为度,7日后启用。每服5-15毫升,每日3次。

2.神经衰弱:海桐根90克,夜交藤、草本水杨梅各60克,五味子、甘草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煎2次去渣,浓缩至600毫升,加入适量单糖浆。成人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咽痛:崖花海桐子、桔梗、射干、甘草各10克,水煎服。

手参别名  手掌参、掌参、阴阳参

来源  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 Brown.,以块根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块根肉质状肥厚,4-6(少3或7)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白色,根颈上生多数须根。茎单一,直立,基部有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片,集生于茎的下部,叶片窄椭圆形至窄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约1厘米,向上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基部鞘状抱茎。6-7月间开花,穗状花序顶生,花多而密,粉红色或淡红色,苞片卵状披针形,几与花等长,花瓣短于萼片,唇瓣菱形,先端3浅裂,基部有一细长的距,距长于子房和唇瓣,形似镰状弯曲,先端常渐尖,子房扭曲,长约8毫米。蒴果长圆形。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阴坡、草甸、林间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新疆、山西、内蒙古、四川等地区。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放入开水内煮至无白心为度,晒干。

性味功能  甘、微苦、凉。补肾益精,理气止痛。

主治用法  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咳嗽,阳痿,久泻,白带,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量3-10克,水煎服,也可作散剂或泡酒内服。

参考配方  1.病后体弱、神经衰弱、阳痿、久泻:手参、党参、黄精各10克,炖肉食用。

2.咳嗽气喘:手参6克,百合、大枣各12克,水煎分2次饭前服。

夜香牛别名  伤寒草、消山虎

来源  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 (L.) Less.,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稍被灰白色短毛,有纵行条纹。叶具柄,互生,叶片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3.5-6.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齿或波状齿,背脉明显,全株深绿色。花全年开放,头状花序长约7毫米,宽约3毫米,具柄,排列成疏散的伞房状圆锥花序。总苞较花短,总苞片锐尖,小花约20朵,两性,全为管状花,淡紫红色。瘦果圆柱形,有线条,被毛,冠毛白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坡地、路边、屋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加工  秋季挖取块根,除去须根,茎叶,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微甘、凉。疏风散热,凉血解毒,安神。

主治用法  感冒发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神经衰弱,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用量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神经衰弱:夜香牛、豨签草各15克,四叶萍、酢浆草各12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土蜜树别名  土知母、补脑根、逼迫子、补锅树、夹骨木、猪牙木

来源  为大戟科土蜜树属植物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 Bl. Bijdr.,以根皮、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为2-5米,稀达12米;树皮深灰色;枝条细长;除幼枝、叶背、叶柄、托叶和雌花的萼片外面被柔毛或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叶片纸质,长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稀近圆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锐尖至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叶片粗涩,叶背浅绿色;侧脉每边9-12条,与支脉在叶面明显,在叶背凸起;叶柄长3-5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顶端刚毛状渐尖,常早落。花雌雄同株或异株,簇生于叶腋;雄花:花梗极短;萼片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1毫米;花瓣倒卵形,膜质,顶端3-5齿裂;花丝下部与退化雌蕊贴生;退化雌蕊倒圆锥形;花盘浅杯状;雌花:几无花梗;通常3-5朵簇生;萼片三角形,长和宽约1毫米;花瓣倒卵形或匙形,顶端全缘或有齿裂,比萼片短;花盘坛状,包围子房;子房卵圆形,花柱2深裂,裂片线形。核果近圆球形,直径4-7毫米,2室;种子褐红色,长卵形,长3.5-4毫米,宽约3毫米,腹面压扁状,有纵槽,背面稍突起,有纵条纹。花果期几乎全年。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疏林或平原灌木林中,海拔100-1500米。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功能  淡、微苦、平。安神调经,清热解毒。

主治用法  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狂犬咬伤,疔疮肿毒。据植物志记载叶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根治感冒,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土蜜树根皮15-30克,水煎服。

2.狂犬咬伤:土蜜树茎叶30-60克,水煎服。

3.疔疮肿毒:土蜜树鲜叶捣烂调醋外敷。

土人参别名  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

来源  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rrtn.,以根和叶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约60厘米,根粗状,圆锥形,直立或弯曲,有时多分枝,旁生芊细侧根,全体肉质,表面棕褐色,内部乳白色。茎直立,下部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单叶互生,叶片肉质,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尖或圆钝,基部渐狭窄而成短柄,全缘,两面绿色而光滑。夏季开淡紫红色小花,集成顶生或侧生疏散的圆锥花序,多呈二岐分枝,萼片2 ,卵形,花瓣5,倒卵形或椭圆形,雄蕊15-20,雌蕊子房上位,球形,一室,柱头3深裂。塑果近圆球形,成熟后灰褐色。种子细小,多数,黑色,有突起。

生境与分布  常为栽培,野生于山坡岩石缝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季节  根秋、冬采挖,叶四季可采。

性味功能  甘、平。补中益气、润肺生津。

主治用法  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用量15-30克。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土人参根120克,猪瘦肉100-150克,炖服。

2.吐血、咳血:土人参根30克,冰糖60克,水煎服。

3.小儿脾虚腹泻:土人参根150克,梗米60克,炒黄研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次6克,早晚空腹服。

4.病后虚弱或月经不调:土人参根30-60克,炖肉食。

5.老人多尿或小儿遗尿:土人参根、仙茅根各30克,水煎服。

6.虚热咳嗽:土人参根、杏叶沙参各30克,水煎服。

7.无名毒疮:土人参叶捣烂,敷患处。

合欢皮(附:合欢花)别名  绒花树、芙蓉花树、马缨花、夜合花

来源  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以树皮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6-16米。树皮灰棕色,平滑,幼枝带棱角,被毛,散生黄棕色近圆形皮孔。二回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细小,早落,羽片4-16对,每片有小叶10-30对,日开夜合,小叶片镰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2-3毫米,全缘,叶缘及中脉下面有毛,小叶无柄。花期甚长,夏季连开数月,头状花序簇生叶腋或密集小枝先端而成伞房状,花萼小,筒状,花冠狭漏斗形,淡红色,先端5裂,雄蕊多数,远长于花冠,长达4厘米,上部粉红色,下部色浅。10月结果,荚果扁,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先端尖,边缘波状。种子小,扁椭圆形。

    同属植物山合欢(黑心树、夜蒿树):羽片2-3对,小叶5-14对,小叶片近矩形,长达4.5厘米,宽达1.8厘米,先端有短尖,下面苍白色,有短的小叶柄,花白色,荚果长达17厘米,深棕色,有种子4-12粒。其皮和花也入药。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林缘、坡地,南北多有栽培。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细杆,剥皮切段。

性味功能  甘、平。安神解郁,活血止痛。

主治用法  心神不安,失眠,肺脓疡,咯脓痰,筋骨损伤,痈疖肿痛。用量5-10克。

参考配方  1.心神不安,失眠:合欢皮12克,柏子仁、白芍、龙齿各10克,水煎服。

2.灭蛆:取鲜叶适量,每厕约4斤,捣烂倒入即可。

3.跌打损伤:合欢皮10-30克,单味煎服。可配当归、赤芍、桃仁、川芎等,煎服。

4.肺痈:合欢皮10-30克,可配鱼腥草、冬瓜仁、桃仁等,水煎服。

合欢花

合欢树的花或花蕾,花蕾称合欢米。

性味功能:甘、苦、平。养心,开胃,理气,解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胸闷不舒,用量3-10克。

兔毛蒿别名  西伯利亚艾菊、兔子毛、疔毒花、惊草、荆草、线叶菊

来源  为菊科线叶菊属植物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 (Linn.) Kitam.,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木质化。茎丛生,密集,基部残留厚密的纤维状叶鞘,高20-6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分枝斜升,无毛,有条纹。基生叶有长柄,倒卵形或矩圆形,长20厘米,宽5-6厘米,茎生叶较小,互生,2-3回羽状全裂,末次裂片丝形,长达4厘米,宽达1毫米,无毛,有白色乳头状小突起。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梗长1-11毫米;边花雌性,1层,能育;盘花两性,通常不育;边缘雌性管状花约6个;总苞球形或半球形,直径4-5毫米;总苞片3层,无毛,卵形至宽卵形,边缘膜质,顶端圆形,背部厚硬,黄褐色。花托稍突起,蜂窝状。雌花花冠扁筒状,顶端稍收狭,2-4裂;两性花花冠筒状,多数,黄色,长约2.5毫米,顶端5裂,无狭管部。瘦果球状倒卵形,稍压扁,腹面有2条纹,黑色,无毛。花果期6-9月。

生境与分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生于山坡草地。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其挥发油水饱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药液在低浓度下对前三种菌仍有抑制作用。其水煎液乙醇提取液还对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镇惊,调经止血。

主治用法  传染性高热,对心跳、失眠、神经衰弱效果显著,对月经过多,月经不调有一定疗效。用量15克。水煎服。外用治痈肿、镰疮、中耳炎及其他外科化脓性感染。副作用主要是初敷时疼痛,常与止痛剂合用。

附注  兔毛蒿膏熬制法:全草洗净,切碎,水煎3遍,合并过滤,浓缩成膏,避光密闭保存。

倒爪草别名  倒打草、道爪草、羊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

来源  为玄参科野胡麻属植物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65厘米。根长而粗壮,形似远志。茎单生或数枝丛生,具多回细长分枝,扫帚状,近茎部被棕黄色鳞片,幼嫩时疏被柔毛,老时变无毛。基部叶近对生,上部叶互生而渐小,无柄或近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0.5-4厘米,宽1-5毫米,全缘或有齿缺。开花期长,总状花序顶生,花数朵疏离,花梗极短,花萼钟状,宿存,长约4毫米,萼齿5裂,裂片正三角形,花冠紫色或深紫红色,长近2厘米,花冠筒柱状或上部扩大,裂片二唇形,上唇短而伸直,卵形,2浅裂,下唇大,宽卵形,3裂,中裂突出,舌状,喉部有2条着生多细胞腺毛的纵皱褶,雄蕊4,二强,内藏。蒴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种子多数,稍沉没于多少肉质的胎座上。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沙漠地区或多砂的山坡及田野。分布于内蒙、甘肃、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果期采收,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微苦、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

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尿路感染,神经衰弱,外用治皮肤搔痒,荨麻疹,湿疹。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尿路感染:倒爪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3-4次,每次2-3毫升(每毫升含生药0.6克),轻度感染每日2次。

2.神经衰弱:倒爪草300克,甘草100克,熬,浓缩成膏状,每次剂量应含倒爪草生药3克,每日2-3次。

3.皮肤搔痒、荨麻疹、湿疹:倒爪草适量,煎水洗。

五味子别名  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来源  为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以果实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薄,稍膜质,卵形、宽倒卵形以至宽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夏季开黄白而带粉红色花,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9,外轮较小,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花药具较宽药隔,花粉囊两侧着生,雌花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花后花托逐渐伸长,至果成熟时成长穗状,其上疏生小球形不开裂的肉质果,熟时深红色,干后表面褶皱状。

生境与分布  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

采集加工  秋季果熟时采摘,除杂质,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1.一定剂量的北五味子可增强狗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能促使相互间的均衡,剂量大则引起运动性兴奋、失眠、喘息等中毒现象。北五味子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机体的工作效能,减轻疲劳,降低瞌睡感。并显著增强中心及周围视力的敏感性。2.五味子素小剂量有间接拟烟碱作用,大剂量有抗胆碱作用。对神经兴奋药无对抗作用,但能增强利血平的作用。3.对内分泌:北五味子醚提取物大剂量能使幼鼠的胸腺萎缩,说明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4.北五味子能促进P32自胃肠道吸收并加强其积蓄于肝、肾、肺、心、脾、胰、脑中。能暂时加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对脑、肝、肌肉的呼吸有特别兴奋作用,能增加氧张力而有更强的耐受力。5.本品煎剂有抑制大白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甙酶活性的作用,改善心脏的生理功能。6.本品醚提取物口服或注射均有明显止咳和祛痰作用。本品酸性部分有明显祛痰作用。7.本品水浸液、乙醇水浸液有增强心血管系统张力、加强收缩力的作用。对麻醉犬、麻醉兔有降压作用。8.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对肝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有明显降低的效果。

性味功能  酸、温。敛肺,滋肾,止汗,止泻,涩精。

主治用法  咳喘,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神经衰弱。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1.神经衰弱:五味子10-15克,水煎服。或五味子30克,白酒300毫升浸7日,每次饮一酒盅。

2.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五味子烘干研粉,每服3克,日3次,一月一疗程。谷-丙转氨酶正常后仍服15-30天。

3.肾虚型慢性气管炎:五味子、麻黄、当归、补骨脂、半夏各10克,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