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发展演变

 TLB519 2014-12-09

人类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公元前15世纪前产生了文字,分别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后来腓尼基人在借鉴古埃及文字、古巴比伦文字的基础上创立了拼音文字,而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字都相继失传,只有古中国的甲骨文,经历不断演化,使用至今,成为历史上使用最为悠久的文字。

汉字产生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形成了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草、行,称为汉字七体。文字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叫甲骨文。

在三千七百多年前,商族的首领成汤战胜夏朝的国王桀,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一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到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第二十个国王盘庚迁都到“北蒙”(今安阳小屯一带),更名为“殷”。殷成为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此时的商朝人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首先将龟甲或牛骨修整好,然后在背面挖若干椭圆形凹槽,接着将燃烧的木头紧紧抵住凹槽,由于急剧受热,龟甲和凹槽牛骨产生裂纹,占卜的结果就依靠这些裂纹来判断。汉字中的“卜”、“兆”就源于这种裂纹。殷人往往会把何时、何人、问卜何事,以及占卜的结果,全部用文字刻写在占卜后的龟甲和牛骨上。从甲骨文可了解当时殷商的基本社会生活。

甲骨文单字约有4000,已识1500左右,未识的多属专名、僻字。甲骨文象形性很强,但已六书齐备。

2、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出现,至西周开始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1985年容庚《金文编》修订第4版采用铭文3902件,收正文(可识的字)2420字,附录(还不能确定的字)1352字,共计3772字。它们的字形却比早期甲骨文更象形。

3、篆书

“篆”的意思就是把笔画拉长,成为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称大篆。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东方各国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由于俗体文字使用广泛,传统的正体文字几乎被冲击得溃不成军,正体文字已面目全非,出现了战国古文。

战国文字处于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汉时代的篆文、隶书过渡的重要阶段,内容比较丰富。依据记录文字的材料,分石鼓文、盟书文字、简帛文字、玺印文字和货币文字。其文字特点是俗体流行,多使用简体,同时各国文字形体不同,字形因地而异非常严重。

到了秦朝,由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并由朝廷颁布的第一种国家规范字体,称小篆,所以,小篆又名秦篆。因此,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统一的字体。

小篆的特点在于字体结构整齐,无论笔画多少,都是一笔一笔地拉长来写,笔画的疏、密、长、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汉字发展到了小篆阶段,从笔画到结构,前所未有地表现为定型化,对汉字规范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篆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4、隶书

小篆虽是文字上的一大进步,也有其根本性缺点: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的成熟字体。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秦隶经过演变,逐渐脱离篆意,同时进一步丧失汉字的象形意味,于是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字形扁平,字的构架多有方折棱角,笔画有粗有细,形成波势和挑法,所谓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使汉字形体出现了质的变化。

从表达规则的角度来说,隶变是汉字表达规则的一次根本性的改变。确立了“奉泰秦春”同头,“馬魚鳥然”同底之类变更和简化篆书笔画的新的书写规则,用点、横、竖、撇、折等笔画符号代替了古文字的线条符号。

5、草、、行

隶变是古汉字和近代汉字的分水岭,隶书以下的近代文字,象形性减弱了,符号性加强了,成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草书是一种隶书的快写体,即通常习称的“一笔书”,它发展成为独立字体,大约始于东汉。至唐朝有抒发书者胸臆,寄情笔端表现的狂草。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与草书同时兴起的还有楷书,它又名“正书”、“真书”,成熟于东汉时期,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楷书包含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洁等优点。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据传为汉代刘德升所创。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传至今日,仍是人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汉文字学在论述汉字的发展时,总结出了汉字的繁化和简化两种发展趋势。所谓繁化,其主流方面一是汉字的数量不断增加,二是一些“原始”的字形(即所谓“初文”)被加上形符,义符或类符,表现为汉字笔画的增加。所谓简化,就是为了书写的方便而有意无意地改变了正规字形的写法——采用草写或简写。这两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使汉字能更精确地记录和表达汉语,是社会、语言和文字的进步和发展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