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乡村】惊艳雷峰

 hltsg533 2014-12-10

有的地方,注定是让人惊艳的。天台的雷峰乡,就是这样一片让人连连惊艳的地方。
第一次走进雷峰,是在那年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梨花节。雪白的梨花开满了雷峰乡的山间地头,走进梨园,抬头望天,一轮新月似的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令人赏心悦目!
参加完梨花节开幕式,热情的主人安排车辆和向导,引领我走马观花地开始了一天的雷峰行。车在雷峰乡的山谷中疾驰,前方的溪对岸,一片耀眼的油菜花蓦然闯入眼帘,同行的朋友与我同时发现了这片美丽,齐声惊呼停车,把司机和带路的老支书都吓了一跳。车未停稳,俩人便兴奋地跳下车,飞快地奔向那一片醉人的花海,于是,只听到急促的呼吸声和相机清脆的快门声……
一路行走,令人恍然进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这些古诗中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的境界。
在雷峰乡的一个个山村中,到处可以见到八九十岁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的老人。在里良村一座老四合院里见到了俩位老人,都在八十岁以上,一位正在阅读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笔记本,一位正干着家务活。见客人来访,老人高兴得不得了。来到一个叫做尖岭脚的小山村中拍摄一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大院,说话声惊动了一位老人家从屋里走出来,老人家精神矍铄,一打听,已经九十多岁了。
我想,纯净的生态环境,应该就是雷峰乡多长寿老人的重要原因吧。
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让人赏心悦目,熠熠生辉的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行走在雷峰乡的各个角落,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桥比比皆是,这些古桥或与山村为伴,或在荒郊野外,古朴优美,成为一道道别致亮丽的乡村景观。
车行山谷中,远远望见一座传统的古石拱桥与一座现代的水泥桥非常有趣地并驾齐驱,石拱桥似乎已经废弃不用,但是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建筑造型依然优美动人。
在山重水复的大山深处,在两岸老屋夹一条清溪的友义村中,见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那小桥流水、鸭翔春水、马饮溪水的乡村悠然景色,彻底迷倒了我,让我忆起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曾为一本叫作《廊桥遗梦》的小说和一部同名电影所迷,廊桥这个词从此就与浪漫为伍,深深刻在了我心里。眼前的这座古廊桥静静地横亘在溪水之上,桥墩磊石而筑,原木的骨架历经岁月沧桑,自然地寥寥几笔,便把浓淡相宜的轮廓勾勒得栩栩如生,古朴中散发着浪漫的诗情画意,令人百看不厌。
潘岙杨,一座由老屋与石头组成的古村。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周围到处是百年老屋,有的坚固依旧,有的已经倒塌或濒临倒塌。村里的老书记亲自带着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或许是鲜见生人,连鸡都好奇地站在各自家门口探头探脑地打量我们。
穿行在潘岙杨村的小巷里,这座大山中的古村会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那村头村后的老树,那年代久远的老屋,那长满青笞的石板路,还有墙上那清晰可见的红色标语,都在提示你正走近历史。历史在这里沉淀,历史的烙印在这里封存……
状塘村,则是这次雷峰之行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座古村。车辆在原生态的山谷中盘旋许久,鲜见人迹,翻过一个山坡,眼前惊现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山城,黑瓦青砖的老屋层层叠叠地分布在一条山溪两边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整个山村尽收眼底。
下车后横跨一座跨度颇大的古石拱桥,步入一条条幽巷,穿过一座座深院,突然觉得时光仿佛在这里渐渐倒流回陶渊明笔下描绘的田园意境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看到几只不怕生人的鸡悠闲地一字排在农家高高的门槛上,便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
白泥坦,一个土得掉渣的村名。在这里,我却见到了一幢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夏氏宗祠。
夏氏宗祠建筑构造宏伟,布局细致。为四合院,正门加后戏台形式,其正厅建筑为单檐歇山顶形式,飞檐高筑,木作装修精美,体现了乡土建筑的高超技艺。正门分左中右三扇,门上各置横匾一幅,左书“父子进士”、右书“祖孙都宪”,中书“夏氏宗祠”,门楼上供奉着“都宪第”圣旨厅。中门两旁书有对联一幅,右联是“一门二代三进士”,左联是“二都双士七大夫”。门前立有旗杆一对。进入大门,大堂是上五间加三间仿宫建筑,据传是御赐的五凤楼式。礼堂及戏台上面均是雕塑着龙、人物等形象,绘画这花草、山水等景物。中堂各柱子上均用石灰、麻布推嵌联对,雕梁画栋,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大都消毁。
夏氏宗祠由于采用民清时期罕见的歇山顶式屋顶结构,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雷峰乡,一片鲜花装点四季的青山绿水,一方人文辉映历史的文明乡土。行走在她的山川田野,那纯正自然的秀丽风光可以陶冶性情;穿行在她的古老村落,那黑瓦高墙的璀璨智慧可以感悟生命。
惊艳的雷峰,魅力无穷,令人恋恋不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