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被动句式的几种形式

 许愿真 2014-12-10

文言文被动句式的几种形式

 文言文被动句式的几种形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样的句子是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呢?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叫做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 … ”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报任安书》 )

这种句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施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4 .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夭下笑。(《 屈原列传》)

5 .用“为”引进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示被动,构成“为… … 所… … ”式。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

“为… … 所… …”是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施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 …为所… … ”的形式。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6 .用介词”引出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7 .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例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此句中“周郎”是“困”曹操(孟德)动作的施动者,用“于”引进,组成“于+宾语”的结构,表明“困”这一动作行为是“周郎”发出的。

  如何理解呢?

  一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谁发出的,是主语发出的,就是一般的陈述句,是“于”的宾语发出的,就是被动句。这一点和使动用法的特点相似。

  二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怎么发出的,是不是符合情理。比如,

  例2:“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句主语是省掉了定语“相如”的“使”。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侮辱诸侯”恰当呢,还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被诸侯侮辱”恰当呢?那就要看看施动者发出“侮辱”这一动作行为是不是合乎情理。作为一国的使者,肩负王命出使他国,是为了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或是为了友好,不可能出使是去侮辱人家的;再说了相如升官是因为出使的时候没有侮辱其他诸侯就不合情理了。显然第二种理解恰当。那就是“辱”的动作行为是诸侯发出的,例句是被动句。

  判断理解这种形式的被动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于”字本身不表示被动的意思,而是动词有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于”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例4:“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例3没有用“于”字,仍是被动句,是动词性谓语“激昂”含有被动的意义,和“于”字没关系。

  例4句意和例3一样,只是因为多了个“于”字,被动的意义更明显了。

  2.这种用“于”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现代汉语表被动的介宾短语是在动词性谓语的前面。比如,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被我们”在谓语“打败”的前面。

  而古汉语里,和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于”字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谓语后面。比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于时”在谓语“拘”的后面。

  3.要注意和其他用“于”字而又结构相似的文言句式的区别。

  “于”字是文言文里使用最广泛的介词,表示的意义关系也最为繁多。和其他介词比如“以”用于动词之前不同,“于”字多数用于动词性谓语之后。同样的结构关系,如何判断哪是被动句呢?那要了解“于”字的几种常见意义。

  “于”字最常见的意义是作“在”讲,一般组成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介宾短语,所表示的是一种静态的关系,这样的宾语一般不是施动者,它们更多的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和时间作为状语后置而已,不表被动关系。比如,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还表示“给”、“到”、“自”、“从”、“因为”、“对于”、“比”等动态关系,它们都不表示被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动态关系里只有当主语处于被动地位时,才是被动句。

  “于”也有用在动词前面的,“子于是则哭,则不歌。”这种用在动词前面的“于”都不表被动。

  所以,判断是不是被动句,不在有没有用“于”字,关键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行为。比较下列的例子,真正的被动句意思是比较明确的。

  例5:“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例6:“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8:“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这上例子里,只有例5是被动句,其余都不是。

  二、用“为”(wéi)表示被动。

  用“为”字的被动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组成“为+动词”的形式。“为”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也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在后面带上宾语——名词或代词,用在动词前面。比如,

  例9:“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带上了宾语“之”。

  例10:“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例1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为”没带宾语,直接用在动词“过”和“戮”的前面。

  这种用“为”的被动句,其语法作用和现代汉语的“被”的用法一样,“为”的意义就是“被”。

  二是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这种被动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最多见。比如,

  例1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例1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这种用法里的“为”的后面,也可以不带宾语,比如,

  例14:“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这个例子里的“为”的后面省掉了宾语“之”。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的被动句里的“所”字已没有具体的意义,而且,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这种形式还在使用着。比如,

  “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三、用“见”表示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用作被动句时,是有条件的。请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15:“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例16:“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比较这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当“见”带了宾语(名词或代词)时,只是一般的陈述句,不表被动。只有“见”字后面是动词时,也就是“见+动词”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而且“见”一定是紧靠动词,“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

  例16是被动句,“见放”——被流放。

  “见”可以和“于”字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组成“见+动词(谓语)+于”的格式,“见”和“于”都紧靠动词。比如,

  例1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两个例子都通过“于”引进了施动者“王”和“大方之家”。

  “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的时候(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不表示被动。这是要和表被动的“见”区别开的。比如,

  例1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例句不是被动句。“见”可理解为“背”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前置,相当于“我”。全句是“……慈父背弃了我。”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的。比如“见谅”——“谅解我”。

  四、用“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也有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其形式和现代汉语相似,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也可以不引进,以不引进居多。比如,

  例2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2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例20引进施动者“风雨”,例21没有引进。

  判断这种用法之前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动词用,有时也和“披”相通,只有“被”字直接带了宾语,组成“被+名(代词)”的格式;或者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谓语”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比较下列句子中的“被”字的用法:

  例2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例23:“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例24:“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后汉书·王良传》

  例25:“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以上四例,只有例22是被动句。

  五、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大致有两类情况。

  一是可以补上表被动的词语。

  例26:“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举”的前可加“被”,函谷关不能发出动作行为,它只能是“被攻克”。

  二是不需要也不好补出,上下文义就是被动的关系。

  例27:“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廉颇,“拜”作为授予官职的一个词语,此动作行为的施行只能来自于君王,廉颇只是受动的一方,“拜”应理解为“被拜”。这种用于官职升迁的词语,常常表被动。这样例子还有,

  例28:“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明史·王绂夏昶传》

  “荐”就要理解为“被推荐”。再如,

  例29:固(辕固生)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史记·儒林列传》

  此句里的“征”是“被朝廷征招做官”的意思。

  以下例子从文意来看都是被动句。

  例30:“血色罗裙翻酒污。”“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行》

  例3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

  例32:“……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报任安书》

  理解被动句的几个注意点:

  掌握了以上被动句的几种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弄清楚句子的主语,因为只有主语是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

  例33:“虎兕sì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例子中的两句话,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出于主语“虎兕(sì:雌性犀牛)”,“于柙xiá (关兽的木笼)”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为静物的“龟玉”虽处于主语的地位,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虽然作为“毁”的施动者的宾语——“人”没有出现,却是存在的。所以主语“龟玉”只是处于受动地位,因而句子是被动句。

  2.有些用了使动用法的句子,在意思上有时可理解为被动句。

  我们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使动用法属于词类的活用,“活用”是就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而言,被动句属于句式,是针对整个句子。两者不是一回事。怎么确定?那要看句子表达的侧重点是什么。比如,

  例3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

  此例中的“辱”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使……辱”。按照主动句翻译则句意为:“最上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主语省略。

  如果按照被动句的要求翻译,就要突出“辱”的宾语“祖先”,让“祖先”处于主语的地位。句意为:“最上是祖先不被侮辱,其次是自身不被侮辱。”句意一样。

  两句比较,显然被动句更好,比主动句语气重,更能突出“祖先”的地位。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依据上下文意是否贯通,风格是否一致,是否更符合作者的意图而定。

  3.判断被动句的时候,要注意主语产生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主语要有“被迫”的情形。

  例35:“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主语的“系狱”(关在牢里)只能是“被迫”而为。有些虽不是“被迫”,但其情形,仍是来自外界的原因。

  例36:“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受外界的影响而感动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

  以上对于被动句的形式及用法的例解,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体会,加深印象,最终才能自如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