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水面回风 2014-12-10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1.八纲证治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类基本证候。八纲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所搜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八纲进行归纳,从而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1).阴阳
  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切疾病的病理变化都可归纳为阴阳偏盛偏衰两大类。凡是不及的、抑制的、衰退的、寒性的皆属于阴,凡是太过的、兴奋的、亢进的、热性的皆属于阳,这是中医辨证基本的分类。
  ①.阴证 其临床表现为颜面苍白,暗淡无光,神疲嗜卧,畏寒不渴,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微弱。
  ②.阳证 其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有光,神烦不安,发热口渴,呼吸迫促,声音洪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大滑数。
  临床上阴证多为里虚寒证,治疗上针用补法,宜深刺久留针,并用灸法;阳证多为表实热证,治疗上针用泻法,宜浅刺少留针,或点刺出血,少灸或不灸。
  阴证和阳证可相互转化,阴证转为阳证多为病情缓解,阳证转为阴证多为病情加重。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人体阴阳耗伤太过,还可出现亡阴亡阳证候,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多有生命危险。
  亡阴亡阳的临床表现,除了有原发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亡阴证还兼有大汗,汗出而粘,身热,手足温,呼吸短促,烦躁不安,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等症;亡阳证则兼有大汗,汗冷如珠,身凉,手足冷,呼吸气微,精神萎靡,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而润,脉微细欲绝。亡阴亡阳证的治疗,取任脉、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灸。亡阴配肾经腧穴。
  2).表里
  表里是鉴别疾病部位的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个纲领,病变发生在皮肤、肌肉、经络等浅表部位的属于表,病变发生在脏腑的属于里。一般说,表证病情相对较轻,里证病情相对较重。
  ①.表证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为主。由于感受邪气的不同和患者个体差异,表证又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表证治宜取督脉、手太阴、手阳明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宜浅刺。表热证少留针,表寒证可施灸法,表虚证针用补法,表实证针用泻法。
  ②.里证 其范围很广,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就其疾病性质和邪正盛衰而言。里证可分为里寒、里热、里虚、里实4类证型。临床治疗里证多与脏腑辨证论治结合,取与有关脏腑相联属的经脉腧穴为主,宜深刺。里寒证宜留针,并用灸法;里热证,针用泻法;里虚证针用补法,并可施灸;里实证针用泻法,不灸。
  3).寒热
  寒热是鉴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虚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感受热邪或体内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寒证与热证的病性根本相反,两者所表现的征象完全不同。寒证以恶寒喜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苍白,肢冷踡卧,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症状为主。热证以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目红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症状为主。
  寒证治宜用温热法,多取任脉和手足三阴经腧穴为主,宜留针,并用灸法;热证治宜清法,多取督脉和手足三阳经腧穴,针刺或泻或补泻兼施,少留针,或点刺出血。
  4).虚实
  虚实是鉴别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素问 · 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证,指正气不足的证候,多是于慢性病或重病之后,或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实证,指邪气亢盛的证候,多见于急性病,或体质强实,病势较盛者。
  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晄(白光)白,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脉无力。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烦躁不安,胸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小通不通或淋沥涩痛,舌红苔厚腻,脉有力。
  虚证治宜取任脉和手足三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实证治宜取督脉和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临床上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并区别脏腑之虚。治疗上则应采取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和调补有关脏腑的方法;实证有气实、血实、实热、实寒的不同,分别采用破气、活血、清热、温寒等法治疗。
2.脏腑证治
 
  临床对脏腑病变所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大法,称之为脏腑证治。
  (一)肺与大肠证治
  1. 肺 其病变可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主要包括风寒外束、邪热蕴肺、痰浊阻肺,虚证主要有肺阴虚、肺气虚。
  风寒束肺: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而痰涎稀薄,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取手太阴、手阳明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邪热蕴肺:症见咳嗽,气息喘促,痰多黄粘,甚则咯吐腥臭脓血,胸闷,胸痛,身热口 渴,或鼻流黄涕,鼻衄,咽喉肿痛,舌红而干,脉数。治宜取手太阴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禁灸。
  痰浊阻肺:症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胸胁支满疼痛,倚息不得安卧,苔白腻,脉多滑或滑数。治宜取手、足太阴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肺阴虚: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多细数。治宜取手太阴、足少阴经腧穴和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禁灸。
  肺气虚:症见咳嗽气短,痰液清稀,面色晄(白光)白,倦怠懒言,形寒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取手、足太阴经腧穴和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2.大肠 其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可概括为寒、热、虚、实4种证型。
  大肠寒证;症见腹痛喜温,肠鸣泄泻,苔白滑,脉多沉迟。治宜取大肠的募穴和下合穴为主,针灸并用。
  大肠热证:症见便泻黄糜,臭秽异常,肛门热痛,若热结而为肠痈,则见腹痛拒按,右腿屈而不能伸展,阳明经腧穴和大肠募穴、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大肠虚证:症见大便失禁,肛门滑脱,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取足太阴、足阳明和任、督腧穴为主,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
  大肠实证:症见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里急后重,腹痛拒按,苔黄厚,脉沉实有力。治宜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二)脾与胃证治
  1.脾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运化失常、统摄无权两方面,其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 
  脾寒证:症见腹痛隐隐,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或便血久延,或月经漏下,或带下绵绵,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取足太阴、足阳明、任脉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脾热证:症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腻而粘,不思饮食,肢体困重乏力,或头重如裹,身热不扬,或面色黄而溺赤,苔厚腻而黄,脉濡数。治宜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脾虚证:症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呕吐纳呆,腹胀便溏,甚则四肢不温,足跗浮肿,舌淡苔白,脉濡数。治宜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以重灸。
  脾实证:症见腹部胀满,或有疼痛;若因湿热蕴蒸,则见肤黄溺赤;若由湿阻而脾阳不振,则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块。治宜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2. 胃 其病变主要是胃腑功能失常,可出现寒、热、虚、实等4个证型。
  胃寒证:症见胃脘胀痛,泛吐清涎,喜热饮,或伴呕吐,呃逆,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治宜取足阳明、足太阴、手厥阴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胃热证:症见身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或食入即吐,喜冷恶热,易惊,谵妄,狂,或大便燥结,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治宜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胃虚证:症见胃脘隐痛,痛不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噫气不除,气馁无力,面色少华,唇舌淡红,脉缓细弱。治宜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灸。 
  胃实证:包括两种情况,一系胃火炽盛,症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一系食滞留阻,症见脘腹胀闷,甚至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滑实。治宜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三)心与小肠证治
  1.心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血脉功能和精神思维活动失常方面、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主要有心阳不足、心阴不足,实证则主要包括痰火扰心、心火上炎、心血痹阻。
  心阳不足: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心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治宜取手厥阴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心阴不足:症见心悸,心烦,少寐或多梦,甚或健忘,盗汗,梦遗,舌干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取手厥阴、手足少阴腧穴为主,针用补法。
  痰火扰心:症见心悸,不寐,心胸烦热,或为癫狂,或为痴呆,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或面赤、口渴,或吐血、衄血,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取手少阴、手厥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禁灸。
  心火上炎:症见口腔糜烂,烦躁,喉痛,目赤而痛,头痛,或鼻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取手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心血瘀阻:症见心悸不宁,左胸作闷,甚则刺痛,痛甚时连及左背与肩胛部,严重时可见面色发青,爪甲青紫,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多结代。治宜取手厥阴、手少阴经腧穴和本脏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或补泻兼施。
  2.小肠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对肠中水液不能充分泌渗吸收,以致水谷不分,清浊混淆,其病性有寒热之分。
  小肠寒证:症见小腹隐痛喜温,肠鸣溏泄,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细而缓。治宜取本腑俞穴、募六及其下合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小肠热证:症见心烦,口舌生疮,咽痛,小便短赤,甚或溺血,茎中痛,小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取手少阴、手少阳经腧穴及其募穴、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四)肾与膀胱证治
  1.肾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生殖、纳气功能失常方面。
  肾气不足:症见面色淡白,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阳萎早泄,溺多或遗尿,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治宜取本脏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腧穴为主,用补法,多用灸法。
  肾不纳气:症见短气喘逆,动则尤甚,自汗懒言,头晕,畏寒,两足逆冷,面浮色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或浮而无力。治宜取本脏俞、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重灸为宜。
  肾阳不足:症见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陷而不起;咳逆上气,动则喘息,痰多稀薄,大便溏薄,舌润滑苔薄白,脉沉滑。治宜取任、督和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多灸为宜。
  肾阴亏虚:症见形体虚弱,头晕耳鸣,少寐健忘,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或颧赤唇红,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多细数。治宜取足太阳和足少阴经腧穴为主,或配手太阴和手少阴经腧穴,针用补法。
  2.膀胱 其病变主要为膀胱启闭失常,临床上多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
  膀胱虚寒证:症见小便频数,或遗溺,舌淡苔白滑,脉细弱。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太阳、足少阴经腧穴为主,宜针灸并用。
  膀胱实热证:症见小便短涩不利,溺黄赤而混浊,或淋涩不畅,或闭而不通,或兼见脓血砂石,茎中热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取足三阴、足太阳经腧穴和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五)心包与三焦证治
  1.心包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神志失常方面,其具体证治与心的证治大致相同,故不复赘言。
  2.三焦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气化功能失司、水道通调不利两方面。
  三焦虚证: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腹冷,或遗尿,小便失禁,沉细或滑。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下合穴和任脉腧穴为主,针灸并用。
  三焦实证:症见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下合穴和足三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六)肝与胆证治
  1.肝 一般将其病证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等,虚证主要有肝阴亏虚。
  肝气郁结;症见胁肋疼痛或走窜不定,胸闷不舒,易怒,食欲不振,气逆,喉中如物梗塞、干呕,或呕吐吞酸、或吐出黄水,或腹痛便泄,苔淡黄,脉多弦长。治宜取足厥阴、少阳、阳明、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肝火上炎:症见头目胀痛,或头晕目眩,或目赤红肿心烦易怒,不寐,耳鸣耳聋,吐衄,舌红苔黄,脉多弦数或弦而有力。治宜取足厥阴、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风内动: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口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舌体歪斜颤动,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浮象。治宜取足厥阴经、督脉腧穴和十二井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阴亏虚: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明或雀盲,善恐,肢体肌肉跳动,口燥咽干,午后潮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弦或弦数。治宜取足厥阴、少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可补泻兼施,或平补平泻。
  2.胆 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胆液疏泄失常和情志变化方面。
  胆火亢盛:症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痛,呕吐苦水,舌红起刺,脉弦数。治宜取足少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若湿热蕴结,导致胆液分泌不循常道,则可出现往来寒热,黄疸,舌红苔黄腻等症,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胆气虚怯:症见易惊善恐,胆怯,善叹息或夜寐不安,视物不清,头晕欲呕,苔薄滑,脉弦细。治宜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阳、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3.经络证治
 
  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以及经络异常反应,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经络证治。经络证治内容丰富,在针灸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经络病证多由风寒湿邪外袭肌表,脏腑热邪内扰经络引起,常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和经络所联系的器官发生病变。十二经脉证治是经络证治最重要的内容,故介绍如下。
  (一)手太阴肺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肺热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常可导致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病变,则可见臑臂内侧前廉酸楚疼痛,或见拘急,或痿软,麻木不仁,肩臂痛等。治宜取本经腧穴及其表里经的络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肺热上扰 肺热循经上冲,上扰清窍,则可见鼻衄,喉痹,缺盆中痛等。治宜取本经、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可刺络放血,禁灸。
  (二)手阳明大肠经证
  本经病变多由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和大肠邪热循经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 若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经脉痹阻,则可见上肢外侧前缘酸楚疼痛,痿痹不用,麻木,臂痛不举,大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邪热上冲 若热邪随经上逆,则可见头痛、目黄,齿痛颊肿,唇吻跳动,口喎。鼽衄,咽喉肿痛,口臭,舌苔黄,脉弦数。治宜取本经、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禁灸。
  (三)足阳明胃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胃热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则可见洒洒振寒,缺盆中痛,膺乳痛,髀股前廉痛,膝髌肿痛,胫外侧及足背痛。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灸。
  胃热上冲 若胃中邪热循经上逆,则可见口唇生疮,口臭,颈肿,喉痛,齿痛龈肿,鼻渊,鼻衄等。治宜取本经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四)足太阴脾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外侵,痹阻经脉,则可见膝股内侧痛,足跗肿痛,四肢屈伸不利,痿痹不仁,足大趾引内踝痛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邪热上扰 若脾经蕴热随经上扰,则可见舌强不语,舌本痛等症。治宜取本经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五)手少阴心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心火循经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外侵,导致经脉痹阻,则可见胸痛,肩背痛木不仁等。治宜取本经和手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心火上扰 若心经热邪循经上扰,则可见嗌干目黄,口舌糜烂,舌肿,舌本麻木等。宜取本经和手厥阴、太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六)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循经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则可见头项强痛,臂痛不举,痛引肩胛,上肢外侧疼痛、麻木、痿痹不用。治宜取本经腧穴及小肠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邪热上扰 若邪热壅滞循经上扰,则可见目赤,咽痛,颔肿,耳鸣,耳聋等。治宜取本经和手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七)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壅滞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头痛,项背强痛,腰、骶、髀、股等本经经脉循行部位疼痛、酸楚,或拘急,或痿痹麻木不用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
  邪热壅滞 若膀胱蕴热,壅滞经脉,则可见鼻衄,头痛,目胀痛,痔疾等。治宜取本经和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八)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因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侵犯经脉,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则心见腰痛,膝软,股内后廉疼痛酸重,或麻木不仁、痿痹不用,足冷不能立地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并可配以皮肤针循经叩刺。
  (九)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内热壅滞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心胸疼痛而牵引腋下,上肢痿痹,臑臂内侧疼痛、麻木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热壅经脉 若邪热内扰,壅滞经脉,可见腋肿痛,心烦,手掌发热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十)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则可见肩臂外侧酸胀疼痛、麻木,臂痛不能举,肘臂屈伸不利,小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灸。
  邪热上扰 若风热外袭或内热上冲,可使经气阻滞,则可见头晕,耳鸣,暴聋,目赤,眦痛,颊肿,喉痛,瘰疬,胁痛,甚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治宜取本经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 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胸胁疼痛,髀、股、膝外侧疼痛、麻木,小趾次趾不用等。治宜取本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灸。
  邪热上冲 若胆热循经上冲,则可见耳聋,耳鸣,耳痛,偏头痛,耳后及目外眦痛,口苦等。治宜取本经和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风火循经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 若寒湿邪气侵袭经脉,则可见少腹冷痛,疝气,睾丸偏坠胀痛,逢寒加剧,遇热稍安,或其经脉循行部位疼痛、麻木、转筋拘急、掣痛等。治宜取本经腧穴,针用泻法,并灸。
  风火上扰 肝风或肝热随经上扰,则可见头晕目眩,眼睑跳动,面肌抽动,口喎,吞咽不利,饮水即呛等。治宜取本经和手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