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足防治从细节做起

 wwx1944 2014-12-11

    虽还没正式进入寒冬,但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老烂脚”的发生还需早做准备。为方便病友记忆和实施,我专门总结了简单易懂的“糖尿病足”保健口诀供参考。

    每天查1次  每晚洗脚时,先检查脚,重点查足底、趾缝间及足部变形部位。查看有无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有无干燥、皲裂;足趾足底有无鸡眼和胼胝(老茧);皮肤温度、颜色;趾甲异常足及小腿皮肤有无肿胀、溃疡、感染;有无湿疹,有无霉菌感染等。

    穿鞋要舒适  适合糖友穿的鞋有以下特点:①厚底平跟;②鞋头宽敞:一般是圆头鞋;③深度足够:如运动鞋、休闲皮鞋;④透气良好:面料为棉布或软牛皮为佳;⑤鞋里平整:不要穿花样复杂、接缝多的皮鞋;⑥穿脱方便:一脚蹬的无带款或搭袢式,鞋带不太长。最好两三双软鞋换着穿。穿鞋前,要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赤脚穿鞋。

    穿袜要松软  穿棉袜、羊毛袜,不穿不透气的丝袜和尼龙袜,每天换。大小要合适,上口不能紧。接缝不粗糙,最好无接缝。

    泡脚要适度  睡前温水泡脚可改善足底血液循环,也利于夜眠。但要注意:①水温合适:洗脚前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宜低于37℃;②一般泡10分钟,不要超过15分钟;③洗后用浅色毛巾擦脚,以便发现破损后的出血或脓水,不但要擦脚底脚背,脚趾缝也要擦干。

    护肤要仔细  冬季洗脚后用润肤霜/油,均匀涂在足底、足背、小腿皮肤上,但不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涂后适当按摩足部和足底;严重的足跟皲裂,可用水杨酸乳膏、尿素酯等特殊润肤霜,超市有售,好多医院也可配药。

    剪趾甲要小心  每周剪趾甲;如眼花让人帮剪;剪成光滑的弧度,避免边上剪太深;剪去尖锐部分;剪破皮肤及时就医。

    运动要适当  ①坚持规律运动;②时间宜在早晚餐后,30-45分钟即可,不超1小时;③形式舒缓:散步、慢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跳舞等;④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运动过度过剧,脚压力过大,反而不利。

    伤口及时处理  如脚不慎受伤或磨破、裂开,小伤口正确处理方法:用清水或盐水清洗后轻轻拭干;酒精消毒后,医用纱布覆盖;每天换敷料。如果伤口在1-2天内没好转,或局部出现红、热、肿等,即使不痛,实际上已感染,应立即就医。

    并发症及早诊治  每年至少做1次相关的危险因素筛查,包括:下肢血管病变(踝肱指数、血管B超、下肢磁共振血管显像等);周围神经病变(各种神经感觉、振动感觉阈值、肌电图等);足底压力异常(足压测定等)。早发现早干预,将截肢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刘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