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创办特色学校

 抱朴守拙169 2014-12-11
 现在,大家都在讲“要把学校办出特色来”。那么,究竟什么是办学特色?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办学特色与特色发展战略又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搞清这些问题,对于办出学校特色至关重要。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古人认为:“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众不同又特别优异之处就是特色。所谓办学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办学特色的概念既有其绝对的一面,也有其相对的一面。从绝对意义上说,办学特色一定要有独特性,即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行为或表现;同时,它又是优秀的、突出的和领先的。从相对意义上说,办学特色在空间和时间范围上有比较性的限定。从空间范围来看,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是一个学区、一个县的学校群体范围内比较出来的特点,也可以是一省、一国范围内表现的“独胜”之处,还可以跨出国界独占獒头。正因此,在几所学校的小范围内可称为特色的东西,在更大的范围内就不一定是特色了,因为,没准已经有其他学校走在他前面了,特色是比较而言的。当然,这并不否定一所学校在小范围内办有特色,因为它毕竟突破了自身及小范围内同行的局限,创造出了新经验。从时间范围来看,一所学校的“特色”声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因为,它所创造出来的特色会被其他学校所效仿,特色不“特”了。即使不被效仿,一个耳熟能详的老“特色”,在人们心目中也会逐渐暗淡。所以,“特色”要不断创新。
    在办学过程中,创造学校特色之所以重要,是由“特色”的属性和办学的规律所致。办学的特色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优质性和环境适应性。特色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其活动的良好结果。它是积极的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的体现,它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实现特色就是创优的过程。特色又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在办学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环境的变化和要求,然后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努力适应环境的要求,这就是“校本管理”,也是特色形成的机制。概括地说,创造学校特色就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对社会的主动适应。而适应社会就能获得上级和公众的认可,从而使学校的优势更加得以发挥,为学校在更大空间的发展拓宽了渠道。从学校内部看,创造特色就是要更新思想观念,重新组织和运用资源。它是一场革新,它可以把学校工作推向新水平。
    办学特色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误解:一些管理者认为,办学特色就是多搞那些能够拿得出手的热热闹闹向外展示的东西,比如说,组织大多数学校没有的管弦乐队、舞蹈队,或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开展一两次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应当承认,这类教育活动可以称为特色,但特色有深刻与肤浅、宽范围与窄范围、持久与短暂、强势与弱势之分。所谓深刻与肤浅之分,是指设计“特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集中于“表”层还是“里”层。就拿前面提到的组织管弦乐队和舞蹈队来说吧,如果组织少数学生活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那就是表层的和肤浅的;如果把这类活动作为带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组织全体学生每人都掌握一种乐器,或参加一项艺术活动,把美育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那么,显然在当前美育普遍不受重视的情况下,创造这种办学特色的指导思想就是深刻的。所谓宽范围和窄范围之分,是指特色活动涉及人员的多少。如果这种活动仅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和 部分教师参加,那么,只能称其为“有特点的活动”或窄范围的特色了;真正的办学特色应当是多数师生参加的,并真正能产生作用的活动。所谓持久与短暂之分,是指特色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能称为“办学特色”的活动内容,应当是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要“固化”在学校的常规活动之中的。所谓强势与弱势之分,是指特色在校内外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影响大并且持续时间长的,就是强势特色,反之则是弱势特色。做这样的区分,并不是要否定那些浅、窄、短、弱的特色。如果一所学校能源源不断地涌现这类特色活动,正说明管理者和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说明学校工作充满活力。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发现那些值得扶持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而真正发展成为办学特色。关键是要看管理者对创建学校特色有没有深入的思考。
    当前,一些学校在认定“办学特色”时,常出现一个偏差,即只重视学生教育领域,如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技教育特色等,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特色。其实办学特色的领域要宽广得多,起码还要包括办学思路的特色、教师管理的特色、后勤管理的特色、校内组织建设的特色、校内外关系的特色、领导班子建设的特色、学校建筑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等方面。总之,学校工作所涉及的一切领域都可以创新,都可以办出特色来。
    目前,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里,还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提法:即“学校特色发展战略”,那么,它与办学特色是什么关系呢?
    这里,首先要讲一下学校发展战略。所谓学校发展战略,是指管理者对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及其行动路线所作的预见和能动性的安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一所学校也是如此。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变动无时不对学校教育产生冲击,学校在激烈的资源(生源、资金、空间、信息、声誉、政策、师资、合作者等)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会经常遇到危机,所以不能不对未来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发展作出有远见的构想。我国中小学校当前所运用的战略模式有许多种,如转制战略、联合战略、任务转移战略、多元经营战略等,还有一种使用较为突出的就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简称“特色战略”。
    特色战略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本校的潜力与特长,力争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对内,它以这一特色为新的起点,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把各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对外,它以特色为卖点,为学生及其他社会公众提供其需要的新内容和新水平的服务,并借此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以获取资源,拓宽学校发展的道路。例如,北京广渠门中学从1995年开始,根据社会对贫困阶层子女求学困难的关注,果断决策,提供资助,办起了面向优秀贫困生的“宏志班”。学校对内,通过宣传这个班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激发了全校师生勤奋工作和努力学习的热情;对外,则借助新闻媒体的宣传及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怀,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不仅使学校获得很高的赞誉,提高了知名度,还拓宽了学校资源的来源渠道,大大加速了学校的发展。
    特色战略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创建特色被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切入点,而不是孤立的“特色”。
    第二,“特色”的选择非常注意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的需要,以“特色”为学校教育与社会迫切需要的结合点。为此,学校决策者要对社会需求非常敏感,一旦抓住适合行动的机遇,就要立即决策,做到决心大,动作快,“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第三,确定的特色要突出,有力度,有较深的内涵,有持久性。只有这样,才能发生较大的内外影响。
    第四,要对特色进行适度的宣传。因为,以特色为基础推行学校教育的战略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实观。
    一言以蔽之,特色战略就是凭借学校的特色,开辟出学校长远发展的前景。
    特色学校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的形成机制概括起来就是:
    一种意识
    一种意识是指创新意识。办学特色的核心就是创新,有了“新”才有“特”。创新意识是孕育办学特色的温床,没有它就没有深入抓好学校工作的激情,办学特色就无从谈起。那么,创新意识来自何处?普遍地说,学校领导者应培养起“三感一识”,即成就感、危机感、新意感和敢于冒风险的胆识。成就感是指不甘守成、更上一层的进取心,是指要把工作做大、做新,有超越前人、他人和实现自己的雄心。危机感是指对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威胁所产生的优患与抗争意识。新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心态而言,不愿简单重复传统的现念、行为和方法,总想在新思想的基础上有所作为;二是从行为而言,对新理论和新经验保持敏感,愿意研究和接受。敢冒风险的胆识是指领导者有将新理论和新经验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尝试的冲动,善于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实验,同时不怕失败。反过来说,如果一所学校长时间没有尝试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就需要反省一下,校长和领导班子是否在精神上“老化”了呢?
    办出特色学校要靠脚踏实地地做,靠拿出服务于广大公众的优质教育成果来。现在有个别学校的领导者把创造出特色当成“作秀”,表演给别人看。这种“特色”走走过场还可以,是很难持久的。所以,要真正创出实在的特色,管理者还要本着“诚”的精神,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
    两类分析
    两类分析是指环境分析和学校需求与能力分析。所谓环境分析是指要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校内外服务对象的需要作出判断。
    办学特色的属性之一是对环境的适应。对学校而言,这一方面包括了解和顺应社会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如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教育发展中所提出的新政策、新主张与新理论、社会变动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等。当前,国家在科技战线提出的创新工程和在教育战线提出的创新教育,给学校工作指出了新方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形势并不明朗,事情正在发展中,政策也不健全。这时,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大胆地进行前瞻性分析,判断教育工作可能的发展方向,大胆创新。
    适应环境的另一方面也包括分析校内外公众的合理需要,提供新服务。办学特色不能是脱离社会需求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如果我们把国家的政策和先进的教育观念比做“天”的话。那么公众的需要就是“地”。有了“地”,特色才能立足。顶“天”立“地”的特色,才能方向明,立足稳。在分析公众需要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公众需要的合理性,即特色只有为那些正当、科学的要求服务时,才有它的存在价值。二是注意公众不自觉的需求,把其内在的东西揭示出来,并落实为行动,也可以创出办学特色。如,天津红星路小学1983年复校,校址在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基本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并不高,也不懂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红星路小学的领导经过分析认为,这些农民家长不是不愿子女有文化、有作为,只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变得麻木了,不敢存此“奢望”。这时需要有人重新唤醒他们,并帮助其实现这种要求;同时,只有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学生。出于这些考虑,红星路小学办起了家长学校,传播教育经验和教育科学知识,并随之建立起了有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教育委员会,共商办学事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校也迅速由基础薄弱校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校。从此,学校以共建为特色,他们举办的家长学校先后两次被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学校需求与能力分析,论证了实现特色的可能性。学校的需要是指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开展工作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特殊需要(如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求得外援的需要等)。如果说环境状况是创造特色的外在动力,那么学校的需要就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上面提到的天津红星路小学,还有另外一个办学特色,那就是全校十几年如一日地开展书法教育,全校师生软硬笔书法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曾与日本许多小学开展交流,并经市书法家协会评价后,被市教育局命名为“书法特色学校”。这个特色的诞生来自于学校领导对学校教育实际需要的分析。1983年,该校复校时,由于学生素质差,不爱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坐下来学习,学校决定每天上午、下午各拿出半个小时练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几年坚持下来,不但扭转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还创造出了书法教育的特色。
    另外,论证创办特色的可能性,还要分析学校的人力、资金、管理等条件,选取最有保证的特色项目。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是指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阶段。选择和孕育阶段是学校特色建立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筹划、选择特色项目。选择特色项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一开始就明确将某项目建设成学校特色。比如发展学校体育运动的特色、艺术教育的特色、课程改革的特色等。这种特色建设的目的除了完成教育任务之外,还会带来特别的社会影响,从而使学校受益(如开辟学校的生源市场)等。二是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需要在学校已有的创造性工作成果中进行筛选。比如说,某教师设计并实施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系列活动,某教研组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把其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程序、需要的资源条件、实际效果等逐一梳理清楚,以利比较。有时,教师们的这类活动还不成熟。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及时抓住苗头,鼓励创新、探索,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还要指导教师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严格地设计实验、积累资料、注重理论思考,以使这些项目尽快成熟,并为以后的总结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工作者长于实践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最好能吸收教育专家帮助指导和设计。
    组织和发展阶段是特色项目的探索、落实过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化认识、完善组织、提供保障、有序地完成每一项活动。建设学校特色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责任,所以有必要对特色项目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过程展开广泛的宣传与讨论,以便减少实施中的矛盾,获得内部一致。负责具体项目实施的人员则要随着工作的进展,不断深化理论上的思考,理清操作规范,思路清晰地执行项目。建立和完善组织是实现项目的执行体系,只有责任到位,特色项目才能获得持续的人力基础。负责项目指导和监督的部门与人员不仅要务实——出计划和组织活动,还要务虚——出思想和观点,从更高层次上引导教师。完善组织还要建立起梯队,培养年轻教师,使项目后继有人。提供条件保障除了人力、物力支持外,还要提供信息和政策支持。管理者要关注有关信息,随时介绍给项目执行者。政策支持是用学校内部的政策给项目执行者以激励和保障,有些时候需要打破常规,在原有规定上开“口子”,建“特区”,给项目执行者以更大的创造自由。
    完善和巩固是办学特色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要经过总结、评估和规范拿出翔实的材料说明它的成功;还要提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又要以可操作性的语言把特色的内容和程序规定下来,作为长期的指导性文件。这个过程应该以开放的形式进行,除了要在学校内部进行讨论之外,还应该邀请上级有关部门、专家和兄弟学校参与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