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 国家公祭日

 梦溪扫叶 2014-12-11
南京, 1937年12月13日,这个所有国人应该记住的地点和时间,也是全世界人们应该记住的地点和时间。

1937年12月13日,那个给南京带来一场惨绝人寰灾难的起始日,已经过去了77个年头。在77年中的许多年里,因为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人们被强制性地淡忘那个日子。如今国家终于正本清源,将2014年12月13日定为了国家公祭日。尽管这个姗姗来迟的公义,让77年前遭受过南京那场浩劫的幸存者们全都无缘亲历。但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将是一个里程碑。

国内外的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日军在攻占南京的日子里残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军民人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是永远无法准确计算的数字。然而如今去争论数字的准确性还有多少意义呢?要知道那些都是我们的祖辈们用生命堆积出来的,他们是一群名不经传的小老百姓,有着自己的父老兄弟和乡里乡亲,他们本来可以相安无事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是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在日本军队的疯狂杀戮中无望无助地倒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我的祖母不止一次和我讲述了家里的不幸。我们的老家虽然不在南京,却在日本军队从上海向南京进攻的必经之路上。1937年11月份下旬,当日本军队经过我老家镇子那天,镇上家家户户除了走不动的都逃出去避难。我祖母一家也不例外,但是唯一走不了的是我祖母的姨妈,她当时年近60腿脚不便,带着侥幸心理留在了家中。那一天日本军队途径镇上,稍作停留就向南京开拔。晚上避难的家人回到家里发现祖母的姨妈躺在堂屋的地上气息奄奄。原来那天近晌午的时候,老人家就坐在家里的堂屋里。突然家门被冲开,进来了两个日本兵。因为老人家带着帽子,两个日本兵以为找到了花姑娘,上前不由分说去拉人。忙乱中老人家的帽子掉到了地上,露出了一头的白发。两个日本兵自然失去了兴趣,放开跌坐中地上的老人家向外走,其中的一个家伙快走到门外时回过身开了一枪,子弹打在堂屋的青砖地上弹跳起来进了老人家的肚子。这一枪让老人家没有立刻丧命,直到家人到家依旧神智清醒,还能够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只可惜命救不回来了。

这样的悲剧在当时的江南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如果大家去问一下家中的老人,一定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的家族中。这也就是时隔77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老百姓对那段历史无法淡忘无法释怀的原因。

记住那段历史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珍惜和平的不易。让受害人的子孙们了解自己祖辈用生命换来那份沉重,让施害者的子孙们了解到对残害生命的愧疚。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让全世界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77年前在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