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

 johnney908 2014-12-11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第二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五、“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
一、经络传统循行路线不存在   但经络的本质是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及肌肉组织等功能的集合
                于殿生
              作者  家传中医    中医自学考试毕业    不经常应用针灸
       1、十二经是由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因五脏配五腑之和等于10,无法与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总数的12相对应,故将“孤之腑”“ 三焦”拉上凑数。但还欠少了一个脏,即又牵强地将 “心之包膜”算做一个脏来填空缺。
       2、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证实:
          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
          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3)、胆囊不过是替肝脏贮存胆汁的一个囊而已,其自然不能与心、肺、肝等脏器“同起同坐”。
          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的确是牵强。
          5)、大脑如此重要器官,竟然没进入“五行学说”所规定的“经”的范围。
          6)、胆囊、膀胱、一个肾等脏器切除后能生存,就说明十二经循环圈是不符合实际的。
          7)、伤残后,少一条胳膊、少一条腿的人,也能生存,也同样证明十二经循环圈不存在。
       3、经络与神经  针剌时的得气,显然是神经的反应。
       4、经络与循环系统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5、经络  有脉管,有非脉管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
——调之血,在脉管;调之卫,则非脉管。
       6、经络与腺体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无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腺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综上所述,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并经过人为编制而成的“十二经及其循行路线”,事实证明是不存在的。但“经络”是真实存在的,是目前已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而针灸作用的机理,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灸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实现的。


补充内容 (2014-1-1 05:35):
一、“经络传统循行路线”不存在
改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

补充内容 (2014-1-6 18:31):
转帖 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摘自“两极看中医与中医理论“蚕山”说”
  
  《科学文化评论》第6卷 第5期(2009):
  专题:诠释与过度诠释
   郑金生?
  

“在经络学说研究方面,...

补充内容 (2014-1-6 18:34):
“在经络学说研究方面,我特别赞同我的朋友黄龙祥教授的观点。什么是经络理论?就是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可是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二、经络循行路线的实质——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论理工具 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许进京先生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许进京先生著
        作者曾担任中医内科医师、针灸科医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现任定州市卫生学校中医教师。
       1、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1)、在经典文献中,“脉”和“经”通用。“脉”可称“经”,“经”可称“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
        (2)、“脉”的本义是名词,但有“贯通、连络、概括或条理”的引申义。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可称脉。比如,地脉、山脉、。
        (3)、医学领域创建了“经络”以后,对“经络”的表述虽“脉”和“经”通用,但主要指“经”。比如,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以及十一脉、冲脉、带脉等,都是“经”。
       2、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1)经络系统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所以,十二经有非常明显的哲学内涵。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十二经”的命名,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 “十二经”最初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这段经文虽没记载手六经的“根”和“结”,但《灵枢·根结篇》有补充,更能证实这一点。
       (2)以上说明,十二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其命名、起止、排列顺序、直行主干等,都有哲学因素。这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不能把“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以“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为“经”。
       3,六合和八肱
       (1 “六合”有多种解释。比如,上、下、东、西、南、北,为六合;十二地支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为六合;时令和季节交替,孟春与孟秋合、仲春与仲秋合、季春与季秋合、孟夏与孟冬合、仲夏与仲冬合、季夏与季冬合,为六合。再如,十二经的表里关系,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为六合。
      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就是以“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比如,手六经和足六经都是按“三阴三阳”的六个概念命名的。再如,十二经受“三阴三阳”基本形式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因此,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2 “八肱”指四方和四隅。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
       古人认为,“六合”和“八肱”可以概括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按六合的形式创建十二经,对应九州。按八肱的形式创建奇经八脉,对应九州外围渐远之地。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体人体。奇经八脉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以及头、尾、腰、膝、手、足等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3)以上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各有各的核心内涵,各有各的基本形式,是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概括性更强,既能概括整个宇宙,也能概括整个人体。所以,不能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5、“根”和“结”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表明,“三阴三阳”的六个哲学概念成为十二经的名称,最早是从“根”和“结”开始的。“根”是“经”的起点,在四肢末端。“结”是“经”的另一端,在头或胸腹部。创建了“根”和“结”,“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在人体上就有了相应的部位。“根”和“结”之间就是“经”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总而言之,“经络”本身的实际意义,是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不是有腔隙的管道,不能容纳“气”和“血”,没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而是概括或反映“气血”的运行规律。《内经》对“经络”的解释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天文学和地理学对“经纬”的应用也能说明这一点。并且,从古典文献的记载看,根本没说“经”或“络”本身有腔隙。所以,在近代,把“经络”说成是人体上有生理功能的一种特殊结构,认为“经络”有运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是错误的。
三、经络即脉管说   经络学说  ——工具?  
           赵洪钧先生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五讲 经络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作者自述:不是针灸专家,更没有从事过针灸实验研究。但是,早在正式作医生之前,即已使用针灸治病,而且至今没有完全停止过。笔者学针灸是自学的,练习是从自身开始的,凡自己能够施针处,都自己反复扎过,也用心体会过针刺感传现象。在专业从事外科工作时,也在针刺麻醉下做过大手术。不过,真正用心思考有关理论问题,还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1、 经络的本意
     经络指什么,本来是很清楚的。《内经》说: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夫经脉十二者,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灵枢·海论》)
“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灵枢·脉度》)”
    可见,经络或经脉是人体中无所不至的、运送气血的隧道系统。
据现代医学所知,人体中无所不至而且呈网络分布的隧道只有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运送气血的主要是循环系统。故可断言,经络或经脉的本意就是西医说的循环系统的血管。
  《内经》还多次明确说经络是如环无端的,即血液在脉内是循环的。如:
“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类似说法在《灵枢》共8处。《素问》中2处。
《内经》还比较明确地说过气血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心脏跳动。如:
“心主脉”(《灵枢·九针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藏生成》)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气血怎样在脉中运行呢?
    查今本《素问》,“经脉”出现约33次,“经络”只出现约26次。今本《灵枢》,“经脉”共出现约52次,“经络”出现约31次。(按:出现次数,是从“中药网-医药典籍-中医”《素问》、《灵枢》全文,通过微机自动计数的。)
    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相当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
经脉怎么变成了经络呢?
2 经络学说的意义
    笔者认为,经络学说主要不是为满足针灸实践的理论需要,也不是针灸实践发现的经验事实积累的结果。它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体怎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人体各器官、部分之间通过什么互相联系、互通信息、交流物质。这是经络学说的意义所在。
  人们经常强调中医学的整体观。其实,没有经络学说,中医学的人体只是很模糊的整体。
  
至此,经络学说的要点可以表述如下:
  (1).经脉及其络脉、孙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无所不至。
  (2).气血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
  (3).脉循环无端,气血在其中循环运行。
    (4).非血管循行处的穴位是什么?
     不刺中血管放血而得气,刺中的是什么呢?
    笔者恰好翻到一张2002年1月26日的《中国医药报》。其中第7版上有一篇文章:用针灸探索人体传导密码——记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其中提及几例神奇的疗效是否完全可信且不论,王氏发现的某些穴位和所谓“平衡针灸学”则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
    其中说:“他终于惊奇地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是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上,而是在西医解剖学的神经干上。……王文远认为,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部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的破坏。通过针灸刺激传递给大脑一种生物信息,由它指挥人体自身传导密码,调动能量修复平衡系统,促进机体康复,这就是平衡针灸学。”
这又是关于针刺机理的一种新假说。王氏的看法虽然很空洞,却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如果他的疗效确实像报导说的那样好,就可以肯定,最便于解释其疗效的是神经理论。
    (5).经络学说在外感病治疗方面失败
以伤寒为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六经与经脉有些瓜葛。伤寒病在太阳且有针足阳明,使病不传的经文。实际上,没有医家这样做,至少当代中医不这样做。显然是因为曾经有很多人这样做过,而没有效果。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提及其它针灸法,大都被仲景否定,后世也很少应用。比如,足阳明属于胃是无疑的,可是,承气证显然不能用针灸阳明经的穴位来治疗。
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按说可以使用针刺放血或补气治疗。但是,温病学家几乎无人使用针灸疗法。
    (6).穴位主治不能体现所在经脉的特异性
由于每一经主要联系一个藏府,按说治藏府内伤病,最便于经络学说指导。即藏府病只能或者最好是循经取穴。实际上,常常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背诵的歌诀是: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酸痛取阿是,面口合谷收。这一歌诀是很实用的。倘问:肚腹里面有那么多脏腑,为什么只有三里穴最重要呢?经络学说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7).刺激穴位的方法与疗效没有特异相关性
多数刺激最终都要转化为电刺激,而且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起作用。
针灸书和有经验的医生还知道,疗效最好的穴位不在神经线附近,就在四肢远端——即膝肘以远。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地方神经敏感。
至于针刺治疗昏迷和惊厥,就是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与经络学说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传统经络学说,非但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还曾经导致严重错误的刺法。
3、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所谓工具主义,就是理论上的实用主义。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必管,利用它能达到实用目的或解释某些现象即可。
四、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认为经络——神经为主说
       ――刘亦之先生
       作者:祖传中医针灸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
                    刘亦之先生
   经络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古人对于神经系统的深入认识。我们更应该清楚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系统不过是祖先对神经系统的外部认识而已,换句话说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系统是不存在的。有关他的分布规律·走向·表里关系·流注次序是错误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与西医的矛盾才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理由1、说经络就是对神经的认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截瘫病人没有针感,医生针下没有手感,全身麻醉的病人也出现同样的状况,局部麻醉区的穴位同样没有针感和手感。另外针灸要求得气,气速至效速至,气迟至则效果差,气不至则无效,具体反映就是酸麻胀痛,这实际要求的是肌体神经对针刺的应激反应。另外对于穴位的针刺都要求一定的深度,如果您能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针尖刺入的深度恰恰在神经主干附近或者靠近神经的地方才会出现针感,每次情况都一模一样,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理由2、另外看一看生理学中植物神经对各器官支配的模式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现代研究表明,脊髓内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初级中枢,脊髓对许多内脏反射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和中医经络膀胱经中的俞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经穴,称为俞穴。而且它们之间在背部的定位可以说完全一致。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巧合。
    理由3、西医对于内脏痛觉的研究表明,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痛觉过敏,这种疼痛称为牵涉痛,目前对于发生牵涉痛的原因还不清楚。研究发现发生牵涉痛的体表部位与患病的内脏部位有一定的解剖关系,它们的传入神经由同一脊神经后跟进入脊髓,这恰恰旁证了经络穴位治病的原因以及针灸调理脏腑阴阳是有科学依据的
    理由四、治疗胃病的穴位,应该在足阳明胃经上,但事实是,治疗胃病的主穴在任脉上。在针灸方面,注重针剌部位与内部何种神经通路之间相关性。五、承认经络循行路线  认为经络——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说
            ――袁其伦先生
     作者:针灸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重庆市针灸学会文献专委会副主任
      《现代针灸学概论》、  现代中医学系列之四:纵述经络实质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基础知识
   
1、血管之神经的解剖生理
    动静脉血管都有神经分布,其中以小动脉、微动脉和动静脉吻合支的神经分布最密,全部血管都有缩血管神经纤维,部分血管兼有收缩和舒张两种神经纤维。
    孙廷魁等主编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一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38-44页写道:下肢血管的传入神经纤维进入脊神经后的路径:“第一种是来自血管的传入纤维可以不经交感干,直接行于脊神经,进入后根神经节。第二种是来自血管的传入神经,可以各种方式通过交感干,然后进入脊神经和后根神经节。”
2、血管及其神经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观察了牙痛穴内,“不仅在血管外层分支形成复杂的树枝状末梢,而且有的进入到血管的中层,在血管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感觉神经纤维及其分支包绕了整个血管壁的周围。”(针刺麻醉原理的探讨,47,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出版)
    2-2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文琛教授等在镜下观察了“人中”穴,发现“血管神经分布最为丰富,传入神经末梢大都是无髓的游离神经末梢,但也见有髓的和带包囊的神经末梢。”(中国针灸学会1984年出版的《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352-353)
    2-3 中研院针灸所形态组的研究还表明:“穴位内汇合型胆碱能的毛细血管前动脉旁丛很可能是传入的终末感受器,由胆碱能动脉周丛伸入到该旁丛者很可能是沿动脉来的交感内脏传入,由胆碱酯酶阳性小神经末加入该旁丛者,很可能是由脑脊髓神经干来的内脏传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全国针刺麻醉研究资料选编》,495-501)
3、“如果经络只是血管而无其神经的功能,则经络就缺乏调节和积极反应的作用;如果经络只是神经而无血管的功能,则经络就缺乏循环和直接营养的作用。所以从经络调节的本质来看,它们二者缺一不可。”(袁其伦编著:现代针灸学概论,101-1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4、古籍论述
    《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另外,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经络系统还与头和脑有密切联系,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发现经络有神经作用,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明证。例如《针灸大成》总结说:“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素问》指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有描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
5.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结论:
一、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可以看出,以上诸位对于传统理论中十二经循行路线的阐述,于殿生先生是根据五行学说的配属错误及人体解剖脏器的功能方面,认为经络循行路线不存在。赵洪钧先生从《内经》中找出的答案,经络即血管说,但血管壁上有神经 。刘亦之先生从临床经验证明,经络即神经说。袁其伦先生亦从解剖、临床等证明,经络即血管――神经说。许进京先生疏理经络起源及其演变,从而得出经络之循行路线为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最终只能承认许进京先生的研究成果,即:“经络循行路线”本身的实际意义,是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二、针剌作用机理的实质  
    综上可知,经络,或者说中医针灸作用的基础,是目前已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而针刺作用的机理,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灸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实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