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针灸

 johnney908 2014-12-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脏腑门(心)针灸

  《素问》曰:心病者胷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胷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註 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上挟咽出胁,下循臑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手太[太 塬作「少」,据《灵枢》经脉改。]阳小肠脉上手臂,循臑内,出肩解,绕肩胛。二经气实,故有是痛。胁支满者,少阴之支络满痛于胁下也。心火气虚,则水浊上乘,故胷腹大。经云: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心气不能交于阴,故胁下与腰相引而痛也。心脉上循咽喉,开窍于舌,故取舌下血者,盖手足阴阳所苦,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余,补不足。设有变病,而邪不在经络者,亦取其郄中出血,盖臟腑经气之相通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註 心志喜而恐胜之,先不乐者,为恐所伤也。夫心为君主之官,臟热乃神志之病,故独举心臟以申明五臟之热,乃五志之为病也。外内交争,热干神臟,故卒然烦痛也。少阴病者,欲吐不吐,故善呕。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头痛。心之华在面,故面赤。心主血,故无汗也。心病者加于壬癸,壬癸不死,起于丙丁,逆则无起色矣。手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宜刺二经,以泻其热。】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 註 邪在心,邪薄于心之分也。喜为心志,心气病,故喜悲。神气伤,故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输也。】

  《难经》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註 迎而夺之,泻也;随而济之,补也。假令心病,心火也。土为火之子。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实则泻之,是迎而夺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衝也。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于前,随者随其后。】

  《千金方》曰: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宜服【 阙宜服者药。】春当刺中衝,夏刺劳宫,季夏刺大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邪在心则病心痛痛 塬作「病」,据《千金》卷十二心臟脉论改。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腧。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热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少阳治阳。

      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治阴。

  凡心病之状,胷内痛,胁支满,两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胷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心闷痛,上气牵引小肠,灸巨阙二七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