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桃苗木规格与价格(周世奇-碣石农夫)

 周世奇 2014-12-12
    核桃苗木,我国行业标准里似乎有:核桃苗高度达到70cm(厘米、公分)即为“一级苗”的说法。我的观点是:这个标准是在特定的时期、育苗技术不成熟,同时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一种很勉强的所谓“标准”。
    真正的核桃一级苗的标准,我认为,应该在高度100cm(1.0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cm部位直径1.2cm以上;特级苗高度150cm(1.5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cm部位直径 1.6cm以上。同时要求饱满、充实、通直、自然落叶、无危险性病虫。
    相应的,苗木价格应该提高而非降低——真正的一级苗的价格应该在12-15元;特级苗的价格应该在16-20元之间。
    这几天,在QQ群里,有技术人员说“核桃苗木规格大了没用、降低成本可以用小一点的苗建园”。对此观点,我是反对,极度反对。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无论是早实品种还是晚实品种,大规格苗木建园,对于树势的恢复、对于树形的形成、对于粗放管理的耐受能力(尤其是大面积产业化栽植容易出现的浇水施肥延后、除草不及时等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对于不规范土地的适应性(尤其是坡地轻度整理直接建园的情况),相对于小规格核桃苗,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核桃苗木投资,在整个核桃产业的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为了没株苗木节省几元钱而选择弱小苗木,正可谓因小失大、贪小便宜吃大亏 。以早实品种、一般土地情况为例:每亩地核桃树,从栽植到收支平衡,大概需要4年时间。这4年时间里,总的投资大概如下——土地每年租金600元、4年2400元,生产资料投资(有机肥化肥农药水利等)1000元,人工管理费等2000元,其它500元,苗木33株×15元/株450元——如此粗略估计,苗木所占总投资比例为——450÷(2400+1000+500+450)=10.4%。实际苗木资金所占比例只会低于这个数值。
    而苗木本身,在整个产业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则是决定性的,孰轻孰重?

    纯正的核桃优良品种、高规格的核桃嫁接苗,价格应该提高,而非降低。
    那么,对于育苗的要求,也相应应该大幅度提高。具体如下:
1、建设规范的优良品种采穗圃(有的人认为幼树、采穗圃所嫁接的核桃苗丰产晚,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优良的采穗圃,虽然增加了投资,但是可以保证品种的纯度、规格的一致、病虫害的可控;
2、育苗地轮作(有的人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固定苗圃才是专业,事实恰恰相反——不轮作、不倒茬的苗圃病虫害无法控制):轮作会增加土地成本、管理成本,但是是生产无危险性病虫害、不出现营养不良苗木的必由之路;
3、降低单位面积苗木密度:现有核桃苗培育过程中,播种量大概每亩10000粒,出苗8000株,嫁接7000-8000株;规范的、保证核桃嫁接苗优良品质的密度,我认为,基本应该减半:每亩地播种5000-6000粒,出苗4000-5000株,嫁接4000株,成苗3000-3500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复叶、大叶特征的核桃苗能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通风透光,才能生长充实、根系发达、减少病虫害,才能出一株真正健康的核桃嫁接苗;
3、适度控制高度:核桃苗并不是越高越好。核桃苗生产过程中,“先促、后控”,也就是早期(春季至嫁接、至8月中旬)通过肥水、管理措施,促使核桃苗达到一定的高度、粗度;后期(8月中旬以后)适度控制水肥,使得核桃苗营养均衡,光合作用、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充分回流到苗木的茎干、根系;
4、苗木的挖掘、保存和运输:苗木长势良好,并不代表万事大吉。苗木的挖掘过程应该尽量保存完整侧根(单侧长度20cm)和主根长度(25-30cm);挖掘过程中不能风吹日晒,随挖随埋土,或者及时集中覆盖;保存应该规范化,防止风干失水;运输过程中采用简单、科学的方式,减少高温、低温伤害,减少装卸、搬运过程中对苗木侧芽的损伤。

    健康壮硕的核桃苗,高价——高纯——高质,实现育苗者、用苗者共同实现自己的利益所在,这才是共赢的基础之所在。

    最后说一个简单的标准:一株优质的核桃苗,单按重量,就应该在现有普通核桃苗的重量上倍增,起码增加50%。——当然,前提是品种纯正。

——————这些观点,代表育苗者,也代表用苗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碣石农夫 周世奇2014年12月1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