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毅、高盛投巨资入股东软医疗、熙康

 心住至善 2014-12-12
时间:2014年12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4年12月11日,东软集团(600718))发布公告称,为了推动其两家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快速发展,东软集团为这两家子公司启动增资扩股计划,引入国内外知名投资者,包括弘毅、高盛等对东软医疗、东软熙康进行投资,加上东软集团将东软医疗的部分股权转让,这次融资获得的资金总额高达37亿元人民币。
  这笔融资将主要用于东软发力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从医学影像硬件、医疗软件、健康管理与服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层面出发,形成产业链闭环。获得国内国际资本注资后,东软将深耕医疗健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此次融资也意味着东软已经把握住未来医疗市场的大机遇——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5年前,东软开始布局包括健康在内的大医疗产业,并在医疗设备、医疗软件、健康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如今又有国内国际大资本的青睐和融入,使得东软在硝烟弥漫的大医疗市场竞争中愈发引人注目。

  创国内与国际相关领域融资的新高
  据东软集团公告,弘毅、高盛、东软控股等投资人将斥资16亿元人民币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并以11.33亿元人民币从东软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东软医疗一定比例的股权,同时未来东软医疗的管理团队及骨干员工也将持股。本次重组完成后,东软集团仍持有东软医疗33.35%的股权。与此同时,弘毅投资、高盛等投资者将共同对东软熙康进行1.7亿美元的增资,同样也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置了股权激励。本次重组完成后,东软集团将持有东软熙康32.81%的股权。虽然未来东软集团不再控股这两家公司,但仍是这两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据资料统计,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将分别刷新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和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纪录,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之一。
  中国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由于中国的市场庞大,用户思维与时俱进,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一位互联网医疗行业人士认为,此次融资将再次大规模触发VC、PE进军医疗健康行业。同时,那些获得巨额融资的企业,将在医疗行业跑马圈地,竞争势头风起云涌。

  多赢是合作的基础
  如果从医疗设备、医疗软件算起,东软在医疗领域耕耘已有10余年,并且硕果累累。而早在5年前,东软高瞻远瞩向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产业进军时,国内还没有多少企业意识到医疗健康诱人的前景。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医疗市场已经是烽烟四起。东软熙康作为东软转型BBC模式(B2B2C)的突破点和未来的生命力,在这个时候增资扩股,无疑是在寻找更快速发展的新动力(310328)。
  我们先看看近年来东软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的经营状况。据了解,东软大医疗业务分为医疗设备、医疗软件与服务以及健康管理三块,其中医疗设备在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医疗软件和服务均在东软集团医疗IT事业部,而健康管理业务则在东软熙康公司。
  有分析人士认为,东软此番引进国内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获得37亿元战略投资,这么一大笔资金,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东软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在熙康业务上的资金投入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融资扩股,建立适合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特点的发展模式,也为这两块业务未来做大做强和独立上市,创造资本架构和商业模式上的条件。
  据了解,弘毅资本早就开始医疗产业的布局,此次入股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将使得它在医疗硬件、软件和数据端获得明显的优势,弘毅的医疗布局将更加完整和稳健。而东软可以借其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而高盛是国际大投行,对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未来可能的赴海外上市,打通全球市场,很有帮助。
  由此可见,弘毅、高盛等公司的投资,将从研发投入、股权结构、商业模式、品牌影响和人才激励等多个方面促进东软医疗、东软熙康的发展,为他们的高速发展注入一针助推剂。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吸收投资,东软集团在两大子公司的股权将被进一步稀释,未来不再控股这两家公司,不再将东软医疗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这是否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短期利润和业绩呢?实际上,东软熙康的亏损与东软医疗的盈利两个数字基本可以相互抵消,对东软集团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东软集团可以用股权转让得来的11亿元资金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东软集团仍然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未来这两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这些对东软集团、分拆的医疗、熙康公司以及其他战略投资者,是多方共赢的结局。

  谁会成为医疗领域的阿里巴巴?
  医疗行业的市场机遇正在爆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预测,2015年,美国有1/3的GDP来自医疗卫生健康产业,中国目前是5%,即使以7%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医疗卫生健康产生贡献10%的GDP,整个行业规模就有8万亿。
  无论是资本界,还是企业界,亦或创业者都大规模涌入这个行业。笔者认为,在这场角逐中,能够做好互联网+医疗+IT的公司将最终胜出。医疗不仅仅是硬件的医院、设备,更是用户、网络、医疗机构之间的连接。IT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产业的水电煤,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是这个时代创业者的必杀技。这样的趋势给了东软巨大机会。
  今年9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公司的股价最高峰接近130美元,市值30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覆盖的是零售产业互联网化。在互联网重构传统行业的趋势下,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会涌现出下一个“阿里巴巴”吗?
  东软在医疗行业“扎得很深”。1997年,东软就研制成功CT等医疗硬件设备。1999年,东软推出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服务,给大型医院、社保机构等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成为中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领导者。云计算时代,东软又推出基于互联网的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2009年,东软推出熙康业务,它利用个人可穿戴、物联网的逻辑,以及在B端后台的优势,东软打通了B2B2C的商业闭环。熙康的出现,让东软的医疗设备、软件与服务完整地整合在一起,爆发出更大的产业势能。
  这得益于东软多年形成的企业基因——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拥抱变化一次次获得新生,也让东软在企业内核层面,拥有这样的能力。从人才激励、资本运作,商业模式创新,东软每一次都在变化中寻找生命力,赢取自身的战略目标。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将这种创新归结为企业的“增量式创新”。他认为东软在过去每几年就会塑造一次新生命,通过转型重生一次。每一次转型成功,是之前深厚的积累与等待,是机会到来时的能量释放。
  5年前,刘积仁就看到了大医疗行业的机会,并开始筑巢引凤,而今如他所愿,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缺,他的大医疗梦、大健康梦应该不会遥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