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商务与快递产业协同之路有多远

 haosunzhe 2014-12-12

“‘双11’刚刚结束,还没有睡够,‘双12’就来了!”12月5日,在2014首届中国电子商务跨界产业峰会上,圆通速递总裁相峰,如此调侃年终电商大规模集中促销活动给快递企业带来的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电商促销产生的巨大订单量,以及为保障包裹快速、安全、准确递送至收件人手中而付出的努力。来自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11月11日~16日)全行业共处理快件5.4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6%。截至11月21日零时,94%快件完成投递。

这样一组靓丽的数据,表明互为依托关系的电商和快递业的协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当众多电商在“双11”期间赚得盆满钵溢之际,很多快递企业却默默承受亏损的痛楚。近日,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而实际上,在电商“吃肉”、快递“喝汤”的市场下,注定了两业协同发展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

协同障碍重重

尽管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文件和优惠政策支持两业协同发展,并且两业协同在市场层面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同样应引起重视的是,两业协同发展的障碍仍然不少。

继2012年3月,国家邮政局与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于今年10月发布。国家对两业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共拿出1.7亿元的专项补贴资金。这是中央财政对快递业第一次拿出扶持资金。在此之前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列为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国家对两业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最近两年“双11”期间,没有出现大面积爆仓的现象,而且快递服务质量(配送速度)提升明显,这其中有电商与快递联动的一份功劳。阿里巴巴的物流雷达预警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该系统,天猫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物流运行情况,相应的物流配送也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调配。

政策掣肘

不过,成绩并不能掩盖问题。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靳兵告诉《现代物流报·快递专刊》记者,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快递商与电商间数据、信息传递的滞后,影响了两者的协同发展。“一些大型快递企业仅插件就做了上万件,因为它要与上万家电商卖家对接。这都是没有标准造成的。而且标准不统一,使数据不能与海关、邮政监管、财税系统对接。这也影响了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

让靳兵忧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政府扶持政策对快递业的倾斜不到位。靳兵举例说,2013年1月2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从2013年起连续5年,广州市财政每年将投入5亿元用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但是相关快递政策没有及时跟上,使两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仍有不少困难。

正如靳兵所说,在国家大力扶持电商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为快递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快递企业用地难、最后一公里派送难、货车进城难等等困境,让快递企业仍难以克服。

扶持政策不到位还体现在税费环节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在他们调查的900多家物流快递企业中,物流企业税收增长的速度,大大快于利润增长速度;物流快递企业的税负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电商打压

近两年,快递企业业务量虽然屡创新高,但是利润率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有快递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原因。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有的快递企业甚至将每单快件的价格降到3~4元。这已经大大低于快递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以北京上海为例,取派件的成本就大约2.3~2.5元,加上干线运输、分拨操作、装卸和面单成本,一单快件成本超过了6元。

另一方面,电商对服务资费的“压榨”也挤掉了快递企业部分利润。今年重庆、厦门、湘潭、宁波等部分快递企业试图调高快递资费。当地物价部门认为这些快递企业串谋涨价,是故意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有价格垄断之嫌。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部分电商企业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企业之间价格战的弊病,打压快递的价格,从中赚取快递费。即赚取消费者所支付快递费与其支付给快递公司之间的差价。这已经成了快递市场上公开的秘密。

如何加强协同

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也可以看作推动两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在《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就给出了政策建议。如优化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双方信息共享、标准对接,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等等。那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

靳兵给出的建议是:相关行业组织抓紧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电商企业要放下身段,深刻理解、认识快递业健康发展于自身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与快递企业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接;政策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两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并将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贺登才也希望相关政策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协同,落实政策、营造环境。

的确,推动两业协同发展,有些事情企业是无能为力的。如电商与快递信息共享、标准对接。这里不排除企业由于担心泄露商业机密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阻力来自标准的不统一。这需要推进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对接机制建设,加快快递服务与电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推动快递统计监测系统与网络零售统计监测体系、统计监测网络对接,逐步实现行业统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不过,贺登才同时告诫企业,在期望政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同时,企业对政策的态度应该秉承“依靠不依赖,期待不等待”原则。这要求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的电商物流产业链上,由于电商快件量在快递企业业务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比重,导致电商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对此,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沙迪告诉本报记者,这需要快递企业开拓新空间、新领域。按照国家邮政局的思路就是向下、向西、向外。

今年年初,快递下乡工程启动。各大快递企业在中西部和县城、乡镇市场加大网点布局力度。今年以来,快递企业布设的乡镇网点已接近5万个,乡镇覆盖率超过30%。而今年“双11”当天阿里巴巴571亿元交易额中,农村的消费占到10%。相峰也认为,快递企业要在发挥基础保障功能的同时,通过产品服务质量、数量的提升,进一步刺激不同地区的消费潜力,加快“向西向下”的步伐,进一步拓展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服务网络,满足该区域消费者对快递的需求。

与此同时,跨界电商带来的巨大海外快递物流需求也将成为快递企业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