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大桥顾氏家族(图)

 我的书海601 2014-12-13
顾氏家族人才辈出
1
顾氏家族人才辈出

  在大桥镇童兴村红旗组的当地文化名人顾仁家中,至今保存完好一卷清代康熙年间的圣旨,长186厘米,宽31厘米,是曾经表彰祖先顾九金任庆阳府同知时守边有功而奖敕,除此之外,一本《顾氏宗谱》成为顾家另一件祖传珍宝。因为宗谱是线装本,所以厚薄不一,记叙年代“从元末至民国初年”,时间跨度约600年,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顾氏始祖自迁徙江都之东以来的历史演变和子孙概略。

  大桥镇是千年古镇,江都文史学者称,这一古镇有七大姓,顾姓就是其中之一,出了不少名门望族。据顾仁介绍,顾氏家族名人辈出,例如,顾珹有两个儿子顾九锡、顾九金都曾当过官,顾珹的孙子顾图河更是清代扬州学派创始人之一。《顾氏宗谱》中对“钦定榜眼”顾图河的记载尤为详细,他著有《雄雉斋集》、《湖庄杂录》、《江淮治水方略》等,与当时的著名扬州文人史申义齐名,并称为清初“维扬二妙”。记者看到,家谱中还有清代著名画家顾宝珊和我国第一辆国际列车设计者顾懋林的名字。

  书香熏陶,勤俭持家

  “多少年来,我家门上的对联就一直不变。每逢春节,父亲总是将"诗礼传家、文章华国”这幅对联重新书写张贴。”谈起顾氏家族为何经久不衰,顾仁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老一辈总是重视子女教育和书香薰陶。“我的父亲是手艺人,虽然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却一直传承老祖宗的传统,教育我们多读书,多学知识。”

  小时候,顾仁听父亲讲述了很多先祖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康熙钦定榜眼顾图河淹洽经史、好学嗜古。“年轻的时候,他住在大桥,每次到扬州城,都要买上满满一车的书才回去,那时候进城都靠走,他经常推着小独轮车离家好几天。相传顾图河为皇子师,他常常教导皇子:"读者尧舜君,荒者桀纣王",深得康熙认同。”

  顾仁说,母亲有一句话对自己影响最大—“能用者,不能废也。”这句话让顾仁从小到大都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他扯开身上那件白衬衫的领口,一圈缝缝补补的补丁一层又一层,却洗得洁净发白,“不管条件怎样,还能用的,就绝对不换。”顾仁也用这些传统美德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最大的财富是一屋子的书

  “从小就爱读书,小时候小人书2毛钱一本,经常看完了就买,放学回来只晓得看书,不帮着家里做家务,母亲经常熊我,"一天到晚把蒙脸纸捧在手上"。”顾仁逗乐地谈起,“那会没有电灯,就在煤油灯下看书,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炼就了火眼金星,我反而在煤油灯下炼了就了一双好眼睛。”

  在顾仁家二楼的东厢房里,堆满了藏书,足足有两千余册,他还因此获得了1998年首届“新华杯”十佳藏书家庭和2001年百佳藏书读书家庭的称号。“工作了以后,经常拿出工资的一半用来买书,家里书渐渐多了。”

  “读书是一种乐事,让人学到知识,也教人如何做人。”顾仁告诉记者,东边厢房租给一位50多岁的房客,住了一年多,有一天房客颇为感叹地告诉他:“你家真是标标准准的文明户,我来这么久了,从来没有听到一次吵架,大人小孩都礼貌,家风真的让人羡慕。”

  除了藏书,顾仁还一直专注创作,散文集《一叶集》、新闻通讯集《一缘集》先后出版。“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创作,当时写一些小故事,后来开始尝试散文和小说,参加工作后写得比较多的是新闻通讯。年轻的时候,白天工作忙,就利用夜晚的时间写作,常常写到深夜12点。”顾仁告诉记者,他最爱古典名著、唐宋史和诗词,也写写现代诗。如今他与时俱进地自学了电脑,每天通过互联网读新闻、写时评并且投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级报纸常常刊登他的作品,最近他还计划着把诗作汇集出版。

  诗礼传家,代代相传

  记者前去采访时,刚巧碰到顾仁的孙子,他坐在院子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小孙子下半年上五年级,特别喜欢看书,对自然读物最感兴趣,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他都能讲给我听。”这让顾仁感到欣慰,“没想到我的孙子辈比姑娘、儿子还爱看书。”

  “多年来,仅征文获奖得到的购书券就有2000多块钱。去年我将500元的购书券送给了3个孙子辈,带着他们到江都新华书店去买书,他们开心得不得了,抢着买书。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孙子辈爱上读书,很有趣。”顾仁说,现在庄上孩子少,上五年级的小孙子也没人玩,最好的活动就是读书,他自己常常搬个小椅子到院子里,不知不觉就在那里读一个下午的书。

  不仅支持孩子们读书,顾仁还经常指导他们作文。“光读书还不够,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勤动笔。”顾仁一直坚持创作和投稿,发现孙子辈写了不错的作文,也会帮着投稿,他们的作品也都曾在江都日报的《校园风铃》和《仙女庙笔会》栏目刊登。

  顾仁满心愉悦地感慨,如今自己正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厚"与"诗书",可谓中国古人心目中理想的精神特质与身边之物了。精髓就在于"传"与"继",在于"久"与"长"。关于家风,我深深认同"百年事业是诗书,万石家风为孝悌"这句话,希望顾氏"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家风能代代相传下去。”采访结束,顾仁如是说。通讯员 冬平 本报记者 张煊

  作者:张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