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验方(73)【友情链接】1

 勿染尘埃 2014-12-13

古今名医胸痹方90首

2013-10-17 14:54

1.一笑散(《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药物组成】干姜(炒黑)、山栀子(生姜汁炒)。

【制法】用酒400ml,煎至320ml,去滓。

【用法】不拘时服。

【主治】心疝心痛。

2.一捻金散(《杨氏家藏方》卷五)

【药物组成】胡椒38g,肉桂(去粗皮)30g,高良姜15g,干姜15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6g,夏月冷酒调服,冬月温酒或米饮调服,不拘时候。

【功能】温中散寒。

【主治】久新心气痛,呕吐清痰。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163)| 评论(0)

古今名医心悸方134首

2013-10-17 14:46

1.十四友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药物组成】熟地黄、百茯苓、白茯神(去木)、人参、酸枣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肉桂、阿胶(蛤粉炒)、当归、黄芪、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各30g,辰砂(别研)7.5g,龙齿(别研)60g

【制法】上为末,同别研四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丸,食后用枣汤送服。

【功能】养心补肾。

【主治】怔忡昏愤、神志不宁,睡卧不安。

2.七福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人参6g,熟地9g,当归6~9g,白术(炒)4.5g,炙甘草3g,枣仁6—9g,制远志0.9~1.5g。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135)| 评论(1)

古今名医臌胀方63首

2013-10-17 14:44

1.二消散(《摄生众妙方》卷六)

【药物组成】蝼蝈1个(大者),大戟、芫花各6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好酒调服。

【功能】逐水消胀。

【主治】臌症。

【禁忌】忌房事、辛辣、油腻、湿热之物。

2.二丑夺命丹(《丹台玉案》卷五)

【药物组成】木通、香附(醋炒)、大黄、草果(炒)、芫花、槟榔、泽泻(去毛)、红芽大戟、小牙皂、甘遂、黑丑(炒)、白块(生用)各15g,雷丸9g。

【制法】上为末,以白酒浆同米粉打糊为丸。

【用法】每次9g,白酒送服,泻三四次。第二日服补脾丸药,第三日又服4.5g。看行下何物,如血蛊血下,气蛊屁多,水蛊水多,食蛊粪多。服此药,如胀不消,以陈壁土煎水服之,即消散矣。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101)| 评论(0)

古今名医黄疸方106首

2013-10-17 14:43

1.一清饮(《仁斋直指》卷十六)

【药物组成】柴胡90g,赤茯苓60g,桑白皮(制)、川芎各30g,甘草(炙)15g。.

【制法】上药锉。每次9g,加生姜、大枣,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主治】疸症发热,诸热。

2.二金汤(《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鸡内金15g,海金沙15g,厚朴9g,大腹皮9g,猪苓9g,白通草6g。

【制法】用水1.6L,煮取600ml,去滓。

【用法】分三次温服。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98)| 评论(0)

古今名医便秘方131首

2013-10-17 14:41

1.二子饮(《寿世保元》卷七)

【药物组成】苏子、火麻子(去壳)各15g。

【制法】拣洗净,研极细,用水300ML再研,煮取200ml,分三次煮粥。

【用法】热服。

【功能】润肠通便。

【主治】老人、体弱、妇人产后大便闭。

2.人参散(《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各3g,厚朴2.4g(炒),地黄2g,桃仁、枳壳(炒)各3g,甘草少许(炙)。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入竹沥、姜汁和服。

【功能】益气消滞,养血润肠。

【主治】脾约。大便秘涩。

3.三仙粥(《济众新编》卷七)

【药物组成】海松子(去皮)、桃仁(泡,去皮、尖)各27g,郁李仁(泡,去皮)3g。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85)| 评论(0)

古今名医胃痛方94首

2013-10-17 14:39

1.一贯煎(《柳州医话》)

【药物组成】白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30g,杞子12g,川楝子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养阴疏肝。

【主治】脘痛,口燥咽干,噫气吞酸,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禁忌】有痰饮者忌服。

【辩证加减】口苦干燥者,加黄连。

2.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煅焦)各等分、皂角(微火烧烟尽)30g。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或如梧桐子大。

【用法】弹子大者磨化服;梧桐子大者汤引送服;?疝之属温酒送服。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100)| 评论(0)

笑傲骄龙

全息汤:指治疗和运用面广,而且效果显著。

         代表方:外感类:小柴胡汤。银翘散。

                       补益类: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胃肠类:保和丸。霍香正气汤。

                       筋骨类:独活寄生汤。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563)| 评论(0)

名医经验——许帼光

2011-07-14 13:46



用药特色

药性有寒、热、温、凉,药味有辛、甘、苦、酸、咸,“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使阴阳盛衰之体,复归于相对平衡之协调状态。医者用药配伍就是借其药味药性的互补、互抑作用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所以药物的配伍、方剂的组成,十分重要。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是治疗原则中的八种基本大法,八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视千变万化的病情配合使用。运用得当,可取得明显效果。我在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中,注重领会药物特点,组方原则,熟悉掌握配方要点,变化规律常喜欢将某些药物与方剂配合使用,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特点,以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运用自如。
一、知母
    性苦寒,有清热滋阴之功效。可上清肺热,下泻肾火,兼清胃热,其性守而不走。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309)| 评论(0)

名医经验——钱伯文

2011-07-14 13:44



用药特色

一、黄芪,是一味临床常用的补气药物。钱老用于治疗肿瘤的经验:
    辨证治肿瘤,黄芪有殊功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或因瘀血阻滞,或因湿浊内停,或因热毒壅滞,或因气滞血凝,虽然病因不一,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正气的盛衰。钱老认为,正气是机体对病邪的低抗力和自然修复力,所以正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从临证所见,肿瘤病人确实常见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少气懒言等虚象,而其中气虚之象尤为明显,因此他把黄芪应用于肿瘤临床。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374)| 评论(1)

名医经验——严世芸

2011-07-14 13:43


学术观点

一、阴阳调治,医家根本: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即可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可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确指出人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均根源于阴阳的变化,奠定了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阳化气(机能),阴成形(物质)。人体的生理机能有赖于人体的

分类:中医验方1| 阅读(189)| 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