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前沿|购物中心进行升级调整“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haosunzhe 2014-12-13

“预计未来1-2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进行升级调整”。RET睿意德策略顾问部总经理陈丽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今年走进正大广场、来福士广场、恒隆广场等上海传统时尚地标内,都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其内个楼层内品牌、布局等都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高纬环球零售商租户代表部助理董事陆逊分析认为,购物中心的升级调整都与市场有关,从1997年购物中心的兴起,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各大品牌,尤其是运动类品牌开始涌入中国市场,到如今由于商业综合体供应量过剩、品牌实体店数量的锐减,致使早起建立的购物中心被动改造,因为不变则败。


我们发现2014年是购物中心变化最多的一年,各家都在试探性“换血”改造,并试图植入自身独创的DNA,以求在早前同质化的购物中心谋求“新活力、新标签、新时尚”。不过,盈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裁许大金提醒:“发明独创的DNA其实并不容易,购物中心可在再包装、再组合等方面思考内容的再创新。”


趋势1: 以试探性逐层调整为主

今年以来,不少第一代购物中心纷纷进行调整改造,例如来福士广场将原一楼的Novo百货调整为多个轻奢潮牌; 恒隆广场也减少了一线奢侈品牌,转而引入精品奢侈居家、买手店等。陆逊告诉笔者,购物中心在这一轮调整中,整体上增加了餐饮、儿童的比例,以求更生活化。但升级调整不仅是第一代,即使新开业购物中心经过市场的验证后,同样也在需要调整。由于购物中心是投资性的地产,因此其运营都关乎投资者的收益,而目前大多购物中心多为试探性的逐层调整为主,可逐步了解市场的反应。

趋势2: 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不难发现,如今的购物中心不再是一站式购物的理念,而是向“小而精”细分市场发展,例如K11艺术类购物中心、连卡佛时尚买手购物中心。除了商场的整体定位趋向细分市场的同时,购物中心内的品牌也愈加细分。例如,过去咖啡连锁店或许只能想到星巴克,但其针对的客群是商务型白领,而如今更为时尚的雕刻时光咖啡连锁、适合看书休闲的猫的天空之城连锁等,因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引领购物中心的分化。


趋势3 :亲民社区型购物中心迎来春天

在购物中心高频竞争与趋向细分市场的之时,购物中心其功能性也日益突出,更具亲民性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也随之呼之欲出。据不完全统计,在截止目前开业的9个购物中心中,就有4个是社区型的购物中心。许大金表示,社区型购物中心主要服务于3-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因此其首先要满足周边人群的生活需要,进而抓住区域内核心消费者。如今年在张江板块开业的长泰广场引入“PASEO”概念的散步道;南翔华润五彩城业态设置以生活、娱乐、餐饮及儿童概念为主;盈石在黄浦区设立社区型的邻里生活站等。


趋势4 :专业化招商运营+金融化运作

过去认为,只要商家入住率达100%,就可实现盈利的思维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国内商业发展越加成熟之时,整体市场也在趋向专业化的路径。开发商从重品牌转将注意力更关注重运营上。因此,诸如以金融化的手段,通过资本运营不断使购物中心增值。浦东嘉里城就是值得借鉴的案例,开业至今该项目的租金已经上涨了3倍。


事实上,开发商从对商业的依赖与借势,逐步向金融靠拢。例如商业地产领头羊万达则欲利用自身成熟的物业去掌控金融。据了解,万达商业地产提交的IPO申请已获得港交所批准,将于下周一开始全球IPO路演,最快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是港交所近三年最大IPO,万达商业地产上市后总市值将在超过600亿美元。


趋势5 :主题活动增强商场的体验感

在重运营方面,今年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注重增强商场的体验感,举办多种主题式的活动成为了今年的潮流。此起彼伏的主题式体验消费,让人应接不暇,开发商们似乎也屡试不爽。月星环球港Hello Kitty展、IFC史努比展、大悦城的鬼屋体验、嘉亭荟音乐会等,通过文化、动漫、科普等各种活动,为商场植入独创的标签,即避免同质化又吸引了客流,具有广泛的传播力。

来源:mall时代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栏目最新文章:

品牌秀|趣商业|快新闻|最干货|泛阅读|数据说|大策划|最前沿|品牌事|周热词|

只需输入3个字!

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