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政部回应为何突然增税:公开征意会引起恐慌

 九彩飞翔 2014-12-13

财政部回应为何突然增税:公开征意会引起恐慌

www.eastmoney.com2014年12月13日 13:30
油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像电价水价一样先问问公众的意见呢?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征求意见并非没有进行。但成品油很特殊,提前泄露出去就会引起市场恐慌。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2日下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自13日起,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其中汽油消费税上涨0.28元/升,柴油上涨0.16元/升,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这距离上一次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只有十个工作日,一个调价周期。

  成品油价格接连两次打开调整窗口,迎面都迎来了消费税税额的上调,是不是意味着,“政府运用税收手段干预油价过分下跌”的市场传闻变成现实呢?

  伴随着油价大幅下跌,消费税完成两连跳的上调。有观点认为这是政府在用税收手段干预油价下挫。而这样的观点,在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看来,是搞错了逻辑的先后,很不靠谱。他表示,并不是价格下跌所以涨税费,而是消费税改革等到了价格空间出现的时机:

  刘尚希:因为调整消费税税额是税制改革里预设的内容,但是什么时候去调整消费税税额,那他要适当的条件和实际,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并不是临时想起来,说这个价格下行了,所以我加税。

  由于成品油最终零售价格包括流转环节的税收,上一次调整之后,虽然成品油的“裸价”按照调价规律下调,但合计上调消费税税额后,公众感受到的销售价格总体不变;而此次调整,并没有将国际油价本调价周期内跌出的所有的空间用尽,成品油销售价依然出现了年内的第13次下调。为何要分两次做调整?刘尚希表示,是为了不出现调税提价的局面,加重居民负担。

  刘尚希:实际上这体现了决策的谨慎,上一次是价格下行创造了空间,这一次继续下行,所以对政府来说这个调整的条件更好了,空间更大了。所以抓住这个空间,再一次加税。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既然要运用税收杠杆约束高耗能,那么“油价降一降、税费升一升”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对此刘尚希表示,所谓的“价税联动”并不存在。消费税要不要再调整完全取决于抑制能源过度消费的成效:

  刘尚希:税和价不是一个联动的机制,并不是说价格一下调,我就加税;更不是说价格上涨,我就减税。现在没有形成价税联动的机制。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加税,是我么们所处的环境的严峻形势造成的。加税的目的不是要提高财政收入, 这个更多的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毫无疑问的是,要提高税额才能发挥作用,只有税额提高,杠杆的作用才能出来。

  事实上,国际范围内,看准原油市场疲软,进一步提高成品油税负以抑制高耗能消费的,不只中国一家。7月1日,新西兰将汽油消费税从每升64分上调至67分;11月10日,澳大利亚汽油消费税从每升38.1澳分上涨到38.6澳分;法国则制定了分三年提高燃油消费税的长期计划,而印度也在近期完成了成品油消费税的两级跳。在两次调整之后,我国成品油售价中的税负比例仍处于世界范围来看的较低水平。

  刘尚希:比如欧盟,他的大气环境逼我们要好,但是他是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大气环境的治理,所以他们的含税价格比我们要高。但是大家可能要说到美国,美国油价低,含税也相应较低,但这是和美国的消费政策和环境政策是相关联的。美国在环境问题上,跟世界主流趋势是不相称的。

  在两次调整之后,以公里8.5个油,每年1万公里的基本出行来看,本次调价车主们每月在成品油消费税上多花的钱不到20元。综合考虑油价下降的因素,消费者实际的用油负担是降低的。上一次调整之后,就有观点认为,不管钱多钱少,税费的上涨毕竟事关所有车主。油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像电价水价一样先问问公众的意见呢?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征求意见并非没有进行。但是由于成品油不像水、电,没有办法大规模囤积,因此为避免市场异动,控制了征求意见的范围: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这次调整中,我们也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意见。成品油很特殊,他可能提前泄露出去就会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我们征求意见的时候注意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而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表示,从法律上来看,成品油消费税的两次调整的流程符合相关规定。但以后,也可以更多的考虑公众参与决策的诉求。

(责任编辑:DF064)

4-12-13 13:43: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