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牙痛之中医五行之理

 guoguoli 2014-12-15

* 四源庸人 * 博客原创 * 转载请注明“四源庸人” *

 

研习中医以来,最使我津津乐道的,是阴阳五行理论对于疾患的诠释,也就是大自然之道,之理,与人体息息相通的美妙之处。现就对牙病的研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水谷入胃,下行大肠,理所当然。即戊土胃(足阳明经),化气于庚金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胃经连着上齿,大肠经连着下齿,所以,牙痛,牙虫,牙龈红肿,属于阳明之病。一般来说,肠胃不佳,脾湿脾虚,肾气不足,肝胆不疏,肺气虚弱等,都容易有牙病。

 

戊土性燥,五行之理,燥土化湿也,土要去克水啊。于是胃之正气耗损,浊气势涨,胃气不降而逆行犯上,则牙被浊气胁迫,故牙痛。

 

同时,甲木胆之气,受中土影响,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胃不降则胆不降。胆为少阳经,少阳相火,五行原理,木生火,甲木受阻逆行,相生不成,也就是常说的相火失根而上炎,冒犯牙床,此类情况表现为牙龈肿痛。

 

再者,中土不圆(脾胃失常),胆为甲木,脾为湿土,五行原理,木能制土,水能生木,但,如果,脾虚湿重,则水多木漂,中医称之为木郁,甲木郁陷湿土,按大自然之理,木头烂了会生虫,所以,这种情况就是会生牙虫。(妙!)

 

牙为骨之余,骨主肾,少阴肾,少阴乃君火。有言道:“牙着,水之方芽与火位而未盛者也。”所以牙病是一个水火的问题,按五行原理,水克火,当健康的五行平衡打破,肾为癸水,弱水,相火为旺火,一旦相火不降,火势炎烈,则火多水干,而牙齿是“方芽”,又怎能经得起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