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诗性的渔俗文化史记·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4-12-15
 
一部诗性的渔俗文化史记


  鲁迅文学院召开黄立轩《远古的桨声》作品研讨会

  记者 陈剑

  鲁迅文学院被称为中国作家的“黄埔军校”、“文学的殿堂”,莫言、余华、王安忆等一大批作家都曾在此深造过。该院被人们简称为鲁院。

  鲁院为二十四届鲁院学员的台州作家黄立轩报告文学《远古的桨声——浙江沿海渔俗文化研究》(以下简称为《桨声》)召开作品研讨会。台州作家黄立轩创作的30万字新作《桨声》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前,他创作了《海岛女医生》、《东海无人岛纪实》等长篇报告文学。

  就此,记者近日连线上从北京回到玉环的黄立轩。

  获京城名编好评

  北京。初冬。11月18日。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鲁院高大茂密的雪松、梧桐、银杏树,金黄的银杏叶如彩蝶在鲁迅文学院飞舞,鲁院五楼会议室坐满了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鲁奖评委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鲁院二十四届61位作家,本届是报告文学班。

  鲁院要为两位学员召开作品研讨会,这是从本届61位学员中经小组推荐,班级筛选,文学院研究确定的两部作品黄立轩的《桨声》为一部,另一部是西北作家郑旺盛的《中国英雄》。

  研讨会中,原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著名作家李迪如此评价:“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我看名如其人。立轩,江南才子,儒雅、朴实无华。怎样的砖就砌怎样的墙。立轩这位浙江文化人,用诗的语言,用散文的笔法来进行创作。立轩除了行万里路,访千百人之外,参考书就看了百多本,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是所有在座的作家应学习的著书态度。”

  原《十月》期刊编辑部副主编、著名作家张守仁是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里,发现并栽培了如《高山下的花环》等不少作者,同时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颇受散文界同仁的尊敬。他说:“严谨、质朴、仔细,是浙江文人天生的性格,《桨声》不但体现立轩严谨扎实的做功课学风,还处处体现出立轩细腻地观察,仔细地描摹,深情地抒写。与汪曾祺的散文风格较接近,在暗动着感动。”

  《光明日报》刊发评述

  研讨会后的11月22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杨先生对黄立轩《桨声》的评述。

  他文中写道:“在与其说这是一部史料翔实论据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把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渔俗文化穷尽幽微,又以作家的笔法把科学、缜密、艰涩、难读的学术成果描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偌大一个渔俗文化的史书写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既是历史的诗化,又是诗化的历史,可谓是一部诗性的渔俗文化史记。”

  “希望有幸能看到《浆声》的读者放下心境含英咀华,相信这本书会为你带来一声有如惊蛰时的春雷。”

  被喻为“浙江沿海的大词典”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说:“黄立轩这几年写作勤奋,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作家。从《东海无人岛纪实》到今天研讨的《桨声》,可以看出黄立轩选题的视角独特。古村落、老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这些东西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写这些题材,应该有保护非遗的这份社会担当意识。《桨声》是一部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的散文体学术性报告文学。它的内容是浙江沿海的大文化,是浙江沿海的大词典,百科全书。”

  鲁迅文学院教务部主任、鲁奖评委郭艳说:“鲁24届高研班,集聚当下最具实力的报告文学作家。前面几位对立轩作品的评论我都赞同。立轩能自觉地对地域人文传统进行传承,以历史责任意识进行担当。在创作中用作家眼光出发来发现历史学术类的题材来书写,可见眼光独到,这是成熟作家的表现。学术与文学之间的平衡量度也把握的较好。但希望今后能更上一层楼,向更经典的作品迈进。”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研讨会上,评论家、老师、鲁二十四届学员针对黄立轩的文本认真研读,深入探讨,相互碰撞思想火花,呈现出严谨的学术交流氛围。这种多维度的分析与研讨启示了文学、作家需潜心治学、精诚治艺。

  链接

  高研班学员评说《桨声》

  该书首先是一部学术研究之作,作者精研细究之后,对浙江沿海渔俗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刻的梳理与分析。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亘古不绝”的文化脉络,向读者介绍了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介绍了先祖的迁徙步伐,对造船历史、船饰渔服、渔乡建筑、民间舞蹈和戏曲、曲艺、工艺美术、歌谣、渔乡风俗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条分缕析。细观立轩的剖析之道,可以感觉他搜集资料之广、甄别研究之深,作者颇具资深研究者的严谨之风。

  这是一部闪烁着文学光芒的历史散文。如果说历史需要民众了解,该书无疑是最好的了解渔俗文化的经典佳作。作者首先是一位以文学立身的作家,其文风之自然、朴素,让僵硬的历史涂上更多文学的色彩,作者以一位文学作家的悲悯情怀和叙述格调,让历史在语言叙述中生动起来,让我们感知到渔俗文化竟然如此丰富多彩。如其在“回荡山海的苍南渔鼓”一节中对鼓的描述假如从全书中分离出来,活脱脱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夏夜树下的故人闲话,又似朋友们冬日炉火前的促膝交谈,而不是冷格调地叙述历史。作者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引经据典,既给读者以清晰的历史脉络,又让读者在阅读中饱受到文学的陶冶。  

  这又是一部具有创新意识的报告文学。作者的笔下既有渔俗文化贯穿古今的宏观发展脉络,又有对渔俗血脉的整体报告,通观全书又以让人涌上历史与现实互相融合、推展未来与当下关系密切之感,视野宽泛之大不限于渔俗文化的定位之固,报告历史之状可谓宏观大气;从微观而言,其文字的艺术感染力融入语言的叙述和细节的描写之中,在“越陈越美的黄杨木雕”一节中,作者的笔墨功夫可见一斑,作者既让我们感受到黄杨木雕之来历,又细叙黄杨木雕做法之精和成品之美,细节之美成就章节之张力。

  通篇之中可见作家起承转合安排之妙和对所描述事物的深度把握与文字展现的精致统一。纵观全书,可知立轩将一部学术之作打造成兼具历史散文和报告文学特点的力作。作家化繁为简、化涩为润、化史为文的探索精神,开拓了历史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疆域。  

  作者探讨书写的过程中,偏重于学术的描写多少还是给读者一种沉闷感受,这或许是在转型期写作的立轩所呈现的探索之憾吧!相信立轩会在今后打破文体的藩篱上做出更大的探索。立轩的探索再一次说明了文本革新的重要性,任何固定的概念和僵化的构思都会损害学术研究和文学追求的品质,所幸,阅读立轩的作品,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

  鲁迅文学院召开研讨会

  黄立轩在研讨会上发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