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书馆 2014-12-15
       痉:原作痓,据琇按改。琇按:乃痉之讹,有汗为柔痉,无汗为刚痉。痴去声,恶也。痉,掣上声,风强病。
       丹溪治一少年痘疮,靥谢后,忽口噤不开,四肢强直,不能屈,时绕脐腹痛一阵,则冷汗如雨,痛定汗止,时作时止,脉极弦紧而急,如真弦状。(绕脐痛似实,时作时止为虚,诸紧为寒,)知其极勤苦,因劳倦伤血,疮后血愈虚,风寒乘虚而入,当用辛温养血,辛凉散风,芍药、当归为君,川草、青皮、钓钩藤为臣,白术、甘草、陈皮为佐,桂枝、木香、黄连为使,更加红花少许,煎服十二贴而安。(妙方,使尤佳。)
       子和治一妇,年三十,病风搐目眩,角弓反张,数日不食,诸医作惊风、暗风、风痫,治之以南星、雄黄、天麻、乌、附,不效。子和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曲直摇动,风之用也,阳主动,阴主静,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肝木茂而自病故也。(琇按:此论深得痉病肯綮。)先涌风涎二三升,次以寒剂下十余行,(治以流痰降火。)又以排针刺百会穴,出血二杯,立愈。(博按:此案旧刻脱误。)
       虞恒德治一妇,年三十余,身材小,琐形瘦弱,月经后,忽一日发痉,口噤,手足挛缩,角弓反张。虞知其去血过多,风邪乘虚而入,用四物汤加防风、羌活、荆芥,少加附子行经,二贴病减半,六贴痊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