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有梅花便不同——诗词鉴赏说咏梅

 许愿真 2014-12-15
 才有梅花便不同——诗词鉴赏说咏梅
 

才有梅花便不同——诗词鉴赏说咏梅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是不惧风霜的一派气节,是赛过百花的一抹清丽;是挺立严寒的一种意志,是与世无争的一片高洁;是与月相伴的清雅,是伴雪而生的芬芳;是清纯秀美的寄托,也是孤独心事的低诉;是独傲世间的勇气,也是苦苦绽放的思念。可柔、可刚;亦柔、亦刚,这便是梅花,古往今来,在千万诗人的笔墨中,蘸成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浓淡,不同的爱恨情怨。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明朝田汝成诗:“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先天下春。”宋林逋:“众芳摇落多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寥寥几句道出梅的风韵。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唐朝诗人来鹄《梅花》诗:“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齐已的《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宋代陈亮的《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形象刻画梅花凌寒独开的坚贞品质。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中气节最高坚”,“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

    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

    在无数的咏梅诗中,更多的是借梅抒怀。唐朝李商隐少年早慧,科第早登,然而后来受到一系列打击流落异乡。当他看到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遗憾之余便怨恨起来:“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这不正是诗人不幸身世的写照吗?王冕在《白梅》式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表达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和美好追求,苏东坡的咏梅诗:“寒心未肯随心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借此抒发傲视权贵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明徐渭屡试不中,痛苦绝望中借梅抒发哀怨:“雪压烟迷月又蹉,前村昏暗月增坡,梅花也自难主张,数尽寒梅耐尔何。”读来令人心醉。

    梅与雪常在诗人笔下结上不解之缘,唐朝诗人张谓《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早发,而且写出梅花晶莹洁白如雪。南朝王筠诗曰:“翻光同雪舞,落素混水池。”写大雪纷飞,而梅花与之同舞。北周庚信的《梅花》诗:“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王安石的《诗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是令人拍案称绝。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了脍炙人口的咏梅诗:“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是气势磅礴,大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抒发了革命豪情,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

   

    咏梅诗词鉴赏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释】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咏梅而扣住一个“探”字。惜花心懒而独爱梅者,梅花先于众芳,更冰姿玉肌,独立不阿。此咏梅而写人,讥嘲世俗而自抒怀抱。下片因爱梅而赋清新之诗,由“流水带溪云”,至“归路月黄昏”,足见探梅之时久,爱梅之情深。②心已懒:情意已减退。③“一枝”三句:一枝江梅报春,带着傲霜耐雪的神韵。玉溪:谓溪水似玉般的洁白晶莹。④剩向:尽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着句:写诗句。渠:他(方言),此即指梅。⑤“竹根”三句:贪赏梅花,醉中不觉时已向晚,月迷归路。浑:全。

    “年老了,爱惜花草的心情已经没有了。但是爱梅的心情却更迫切了;为了寻找梅花,绕着江边的村庄转。有一枝梅花先开放了,它冲破严寒给玉溪带来了春天的风光。它没有一点儿像别的花那样迎风诌笑,摇曳献媚的姿态;它全是雪一般的洁白精神。如果去向青山欣赏秀丽的景色,那是多余的。为了梅花我推敲了清新的词句。竹林下的流水带走了天空飘动的浮云。我喝醉了酒全不记得,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月亮当空,夜色黄昏了。”

    辛弃疾是一个品格高尚,坚贞不阿的人。退居带湖后,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提高了自己的情操。因此,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梅花是斗冰寒,傲霜雪,迎风怒放的硬骨头。“全是雪精神。”它的开放,使玉溪破春,青山逊色,给梅花以最高的评价。写梅花也是为自己写照;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那些阿谀奉承,摇曳媚人的小人。词人并不刻画梅花的外表形态,而着意求其精神内质,说梅没有群花的浓妆艳抹  争春取宠的媚态,它先于众芳而玉肌冰姿,傲霜耐雪,不俯仰随人。不难看出这正是作者讽世嘲俗的性情,也是他不顾年老心懒却“犹绕江村”探梅的深意所在。

 

      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③。

    贯云石(1286-1324),字浮岑,号酸斋,维吾尔族人。曾任翰林侍读学士。后弃官隐居,于钱塘市中卖药为生。所作散曲,多写诗酒逸乐生活和男女风情。今存小令七十九首,套数八篇。

   【注释】 ①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②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③暗香:清香,幽香。

    贯云石(1284——1324),本名小石云海涯,维吾尔人,阿里涯之孙。父名贯只哥,云石即以贯为姓氏,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生而神彩秀异。年三十,膂力绝人,善骑射,稍长,折节读书,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初袭父官,后解职予弟,弃官,北从姚燧学,姚大奇之。仁宗即位,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称还江南。泰定元年卒,年三十九。云石晚年诗文词曲日臻深远,且草隶等书法,变化古人,自成一家。休官后或隐屠沽,或侣渔牧。无论所制乐府散套,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时有徐再思,号甜斋,亦擅长乐府,世以二人并称,谓之“酸甜乐府”。

    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韵律谐美,用语工巧,也是少见的,如动词“破”、“泄漏”、“交”、“惹”、“来”,都极恰当地表达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拟人手法之传神。修饰词“先”、“偏宜”、“有时节”、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泼。而“暗香”一词写梅花香之妙,虽借用前人诗,却另有新趣。

  

     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芳心对人娇欲说, 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 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此曲咏月夜梅花。起用拟人手法,“娇欲说”三字,意蕴无穷,写尽梅花的动人神态,惹人怜爱。然后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梅花说到四周之物色:“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辉,淡烟飘渺,梅花解人,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无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抒情。在传神写物的同时,细腻地吐露着自己的微妙情怀,情景交融,物我浑然,自能引起读者共鸣。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诗一、二句写主人在寒夜里煮茶待客。深冬寒夜有客来访,主人理当以酒相待,也好以酒驱寒,但这里的主人与客人都是爱茶之人,便以茶代酒了。古代的文人雅士多认为饮茶有助于清心明目静气,能品茶者当为上等之人和有雅兴清趣之人。竹炉是用于煮水泡茶的,炉的底与内壁为土质,但用竹子编织的外壳将其包起来,一为美观,二为便于移动不烫手。“竹炉汤沸火初红”既照应了“茶当酒”,表示了寒夜中品茗叙谈的温暖,又让人从壶水滚沸火焰跳跃当中感受到盈盈生气。洪希文诗曰“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说的正是这种生气蒸腾升逸的情状。

    三、四句写品茶的环境与氛围,同时又营造出别样不同的美感心理。寒夜嘉宾至,拥炉品佳茗,自然是人生一大美事,而享受此等美事的还伴随有窗前的月色和飘动着暗香的梅花,使得品茶的情景顿时倍佳于平日。诗人采用欲擒故纵的写法,先说月似寻常,再托出月下梅花,而诗人真正想说的是要赞许梅花的高洁,意即月还是平常之月,但因为有了梅花的身影月境便更为灵秀冲和。

    综观全诗,诗人以“寒夜”为题,主旨还在描写寒夜的诗意和审美情趣,是以品茗、赏月和赏梅三者的美学情调来渲染寒夜意境的。因此,在诗人的审美视角中,茶、月、梅其实都是高洁之士所可对应的审美物体,是具有雅趣的士大夫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茶梅月本是一家,都是士大夫超凡脱俗的符码表征。

    茶与梅、月具有的高洁超逸的灵性是古代士大夫所共同认可的。清代有僧人的咏茶诗也将烹茶与山间野花相联系,用意亦在以花来衬茶:“树里清摇一水斜,支铛作石煮龙芽。东风也解留客意,吹放山窗二月花”。煮茶待客的背景在绿树清溪旁,其情趣不可谓不独特、不超拔了。其实,月下梅花的身影亦是隐士性格的象征,如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的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梅、人、月一体的名句。

 

梅花落   鲍照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在东晋末至刘宋时期的诗人群中,鲍照可算得是佼佼者。鲍照的诗,以乐府见长,五言诗也不少,但成就不及乐府诗。他的诗多有讽谕慷慨之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和不平,这可能是和他出身家世贫塞、仕途遭遇坎坷有关。这首诗是托物言志的,写的是梅花,说的是人。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梅花向来被认为是高洁、馨香的品格的象征,是凌霜傲雪的气骨的写照,但鲍照却另是一种寓意,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开头两句就点出诗人与众不同:庭中杂树很多,为什么偏偏要为梅花而咨嗟呢?诗人自己设问说:“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以下各句,全是议论,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说理寓于具体形象的描述之中。“念其”、“念尔”是两个层次的递进,首先是颂扬梅树的正面品格,在风霜雨露之中,众芳芜秽,独有梅花盛开,果实累累,故人们赞美“十月先开岭上梅”的高超风韵。“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在春天,又“摇荡春风媚春日”,都赞誉梅树有经风雨,抗霜雪而顽强生长的活力。

    但是,这些描写只不过都是铺垫。全诗的主题是“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两句。前面“念其”句是第一个转折,这里“念尔”句是第二个转折,这一转折才点出了诗人的本意。尽管梅树有上述种种优秀品格,但可惜傲雪凌霜的梅花,也不能长久开放,最终仍逃不脱“零落逐寒风”的命运。这就是诗人“为梅咨嗟”的原因,因为它“徒有霜华无霜质”,所以,虽然能抗傲一时,但难善始善终,最后还是“零落”了!花开花谢,属自然现象,梅花自然也不可能常开。

    鲍照只不过是藉物拟人,借题发挥,用以讽刺那些曾想修持节操而又不能坚持到底的人。这首诗以梅花作比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节操,不是一时一事的表现,也不是表面的伪饰,而是要名副其实,恪守终身。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首哲理诗,它讲的是人生哲理,但是,这种哲理是以比喻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诗人塑造了梅花的形象,我们从梅花形象的艺术感受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也可以说是理在趣中。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但显得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着晶莹的光采。有一朵梅花忽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都落在了梅花的后面了。要想把春天来的信息传递,又怎么哪怕雪压梅枝!不要再吹奏《梅花落》了,春神正主宰着大自然。

    第一二句诗人描述了梅花的不起眼和形态,为下文作出铺垫。第三四句中,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五、六两句写到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哪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作者用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爱国思想。最后两句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高潮。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自己一生力主抗战的爱国主义情怀。

    梅花幽幽入梦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