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院:今天的电影谁来看

 sanmin 2014-12-15
本报记者 曾淑群

  春节前后,正是国内贺岁片集中上映的时间档。央视马年春晚的总导演冯小刚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界响当当的名导,不用说,由他执导的电影《私人定制》在2013年尾契合时宜地推出,自是凝聚眼球赚足人气、片名远播。

  紧随其后,《大闹天宫》《神偷奶爸2》《爸爸去哪儿》等影片也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这时候,各学校放寒假了,孩子们敌不过这些影片宣传的各路猛攻,纷纷“中枪”,叫嚷着:我要去看电影!带我去看电影!

  当下,电影产业的兴衰是用数字说话的,这个数字被冠名为:票房。《私人定制》上映10天票房突破5亿,《大闹天宫》上映7天票房超过6亿……这一串辉煌惊人的数字背后让我们看到的是:电影市场在复兴。只要走进影院,就是对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份支持。

  “票房”是一个陌生的热词,浮云般的一个数字。在我们吉安,于绝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为这个数字贡献了小数点后的某几位的,并不多见。孩子们想看电影,只有少数家长会掏钱让他们先睹为快,大部分家长得掂量掂量:不划算啊,看场电影好几十;再等等吧,网上过一阵就有得看了;在家电视剧都看不过来,有必要跑去电影院么?

  一

  记者这一代人(70后),从小在吉安山乡或县城长大,第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就是:电影院。不夸张地说,看电影是彼时我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事件。每逢电影院有新片放映,不亚于节日的喜庆,呼朋唤友,奔走相告。当然,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大多时候也是没有钱买电影票的,虽然当时的电影票价只要一毛、两毛,那也绝对是一笔相当于今天吃顿“大餐”的开销。

  “我的朋友读书时,没有钱看电影,画电影票”;

  “我们早就侦查好了电影院周边的环境,翻围墙、钻水沟,这样的事为了看电影都干过”;

  “我有个朋友的爸爸是专员,他在前面进去,我们在后面牵个衣角,结果后面牵了好几个小朋友,一块混进去”;

  “我们等着电影开始放映了,将地上捡的门卫撕掉的残票捏在手里,等他快要关门时,“呼啦”一下子冲进去,他也来不及验票”。

  ……

  谈论起当年看的“免费”电影,我们仍然兴致勃勃回味无穷,所有这些,都连同那些老电影一起打包,储存在记忆之中。

  当然还有更多的免费电影,那就是学校工厂的“露天电影”和单位机关里的“内部片”。

  露天电影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你颇费言辞却也难以让他们弄明白的一件事情。至于“家里准备很多条长凳子”;“下午四点就去场地上占位子”;“走很多地方邀请八竿子才沾边的亲友来看电影”;“有些人家备了棉大衣,为的就是在户外看电影”,诸如此类的情形,都是今天窝在影院舒适的沙发椅上,一边嚼着开心果、爆米花,一边享受3D逼真视听效果的大片的年轻人仅凭想象力无法构建的画面。上世纪70-80年代,吉安市各大厂矿企业和学校内,都设有露天电影场地。一部《闪闪的红星》,在线材厂、樟脑厂、红声厂、吉安三中、市委党校……轮流放映,就算看了10遍也不厌倦,甚至片中每句台词,都能背个滚瓜烂熟。

  所谓“内部片”,定义就不好下,内部片就像内部书籍一样,更多时候是一项政治待遇。关于“内部”的问题,实是当年的敌我之分,凡属于“敌对”国家的影片,都只能“内部观摹”,即使是科教片、纪录片与政治无关的,也很可疑。

  与今天强大骇人的票房号召力相比,过去的电影宣传主要靠的是口口相传的电影情节以及演员的个人魅力。记者的一帮“上了年纪”的朋友坦言,当年为了看一眼王晓棠,那可是半夜一点起来偷偷摸摸去看“内部片”。

  眼下热门的贺岁片,几乎都是阵容强大的“大手笔”、“大制作”。影院的票房收入,则是体现一部电影受欢迎程度的“标杆”。据笔者所知,目前吉安市各影院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在30-50元之间,电影票加上来回打车的开销,说实话,是不小的一笔花费。

  问过身边很多和记者一般年纪的人,一年当中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次数为0,有的甚至多年从未踏入过电影院。不去的缘由有很多,票价高是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之一。

  确切地说,拂去商业炒作的噱头,冷静一想,是值得你花钱跑一趟电影院的好片子太少太少了。

  二

  上世纪80年代,电影院曾经有过一段辉煌。记者所在的吉安城区内,当时分别有位于井冈山大道的庐陵电影院(也称人民电影院),位于人民广场对面的大会堂影剧院,位于下文山路的仁山坪电影院,位于永叔路的海员俱乐部影院,位于阳明东路与沿江路交汇处的工农兵电影院。这些都是国有电影公司下属的正规影院。国产电影的百花齐放以及改革开放后国外电影的大量引进,使得看电影成为城镇居民业余生活的重头戏。《庐山恋》《少林寺》《芙蓉镇》《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些影片的放映,曾造就了万人挤向电影院的火爆奇观,印度电影《大篷车》放映时更是一票难求,电影院售票窗口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龙。发电影票是彼时市直各单位给职工发放福利的最普遍方式,学校组织师生包场看电影也成为课堂外教育的主打形式。那时候的好电影,真是多啊,那时候我们的着装打扮、爱唱的音乐歌曲,跟着电影一波一波地换,一阵一阵地赶着时髦。

  电影院的这般好光景,仅仅维持了十来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业却逐渐萧条清冷,吉安各家影院在煎熬了一段时日的惨淡经营后,终于次第关门。

  与影院的倒下相对比的,是街头录像厅的崛起。这如同后来歌舞厅的倒下换来了KTV和广场舞的崛起。一夜之间,吉安城里冒出了多家私营录像厅。之后随着VCD家庭影院的普及,租录像带的个体小店也跟着火起来,又很快的,有了DVD和光碟。进入本世纪后,我们观影的方式和渠道则更为广泛多样。CCTV有了专门的电影频道,电脑上网后可以在线观看了,智能手机让我们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记者最后一次在吉安影院看电影,是1998年,在工农兵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这之后,手持单位赠票踏进电影院大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当我们习惯了多样选择的生活,再来对待去影院看电影这样不随意不方便不实惠的单一观影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放弃了吧?

  前两年,吉安手机用户陆续开始收到本城某影院的短信广告,凭短信可享受电影票打折。短信中通常会作简单的影片宣传,诸如演员阵容,剧情简介等。老实说,记者无一次心动。

  2014马年正月初十,记者来到本市一家最新开张的某影院门口,只见人头攒动,看电影的还真不少。其时巧遇自己的孩子和她中学同学,一问才知吉安目前已经有三家影院在营业,平时也能维持,节假日票房更是不错。

  记者心里,当即冒出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转念一想,也对,那么庞大的数字从何而来?走进影院看电影,正成为当下人们精神享受的一种选择、一种回归。中国电影行业或许正像那“开往春天的地铁”在奔驶,沉寂了多年的电影院,也随之复苏了。

  记者突然间生出了立马冲进电影院瞻仰一场大片的兴致来。

  三

  去电影院和看电影是分开的两回事。电影院是一个公众场所,看电影则既是一件可与他人共享亦可私自隐密的事情。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文学、音乐、美术、摄影摄像、表演、服装……需要一个能够体现它优势的环境来配合,才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真正的独特的魅力,而电影院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据说搞音乐的人无法容忍MP3格式的歌曲;玩摄影的人无法容忍手机拍出的图片;真正的电影发烧友,也无法容忍在电视机和电脑上看电影。

  看电影需要全神贯注,当四周灯灭银幕亮起,脑子就要不停地转动,感受电影的意境,揣摩导演的意图。看电影最妙的享受莫过于,当你感动大笑或黯然落泪的时候,正巧在这黑暗中,也有人跟你相同,你们在默默地心灵相通。如今,流行用“泪点”、“笑点”、“尿点”这样的词来形容观众情绪,那真是生动而又鲜活。在记者的记忆里,年少时期和小伙伴们一起看电影,几乎都是笑点低,泪点低,而常为了不错过一个精彩镜头,硬是学会了憋尿,当真是全场无尿点。

  有人把看电影当作精神大餐,也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世纪60、70年代生人,受教育和找对象都没离开电影院。有些人去电影院不在乎看什么电影,在乎的是和谁一起去。如果是男女约会,对方答应和你一起去看电影了,那就表示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连一场电影都不愿和你去看,那就是明明白白拒绝和你交往。记者问过身边的很多人,把恋爱约会的地点选择在电影院的,可以说是绝大多数。

  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与下馆子吃一顿饭,逛街累了去咖啡 厅小坐,KTV唱一次卡拉OK这些节目相比,当今的吉安年轻人并不觉得看一场电影的开销会有多么贵。倒是曾经那么热爱电影的笔者这代人,以为去影院看场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身边已经没有几个同龄人还像当初那样把去电影院和看电影真正统一起来,当作一件美妙的事情去体会。

  记者了解到,如今吉安城区内的各家电影院,都设有好几个放映大厅,每个厅的功能和放映的影片各不一样,可供不同观众的不同选择。

  中国电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路,中国的电影观众也历经了从单一到多元、从盲目感性到智性理性的审美心理变化,这样的变化,仅凭“票房”这个词眼实难以综述。记者有限的个人笔力,亦远无法概括这茫茫浩瀚的观众心里,千姿百态的电影情结。 朋友们,今天的电影,你去看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