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隐士的书屋 2014-12-15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白先勇先生的一本书名,也是他纪念好友王国祥的一篇文章的名字,张国荣曾经读到这篇文章,暗自落泪。因为整篇文章洋溢着同性之间那种纯粹的至情至性的友谊刻骨铭心。
    后来百度知道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庾信《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也出现在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以上三段有树离人先去而怀念的伤感,有人老树未老的独自怜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发自心底的情怀,才让人觉得树与人类有着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也正是有了这种与树共通的空间,才让树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人们可以依赖树分出南北的风景,人们可以依赖树种下千万因素的情绪。


    夏尔·波德莱尔在一篇文中曾经批评了弗郎赛先生:他给我们看了一棵树,一棵巨大的古树,并告诉我们,这是一幅风景画.......实际上很多艺术家只是临摹了大自然的一个词汇而已,而大自然是一整首诗.......
    所以,很多朋友看到我家出现了树,就说:你家开发风景了,不错哦。我也只有红着脸说:不是,我只是喜欢树,就像我们做人物一样。我把树当成了个体,想表达它的风骨和繁茂。景与树有关,而我的树与景还相差很远的距离。景不是人人能做好的,就像诗,不是首首都可以令人感动。其实,我真的很想临摹好树!不仅想在作品中临摹他外形的美感,还想在为人和社会中临摹他内在的成长历程。那种扎根、向上的精神。


    有时候,一个人童年的教育和印象真的可以影响一生的感觉。在中国很多古老的村庄的村口都会有一棵或几棵古树,人们会围绕树进行许多当地风俗的活动,像我们村就有一棵5人合抱的巨大樟树,爱哭的孩子都会去认个树娘娘。尤其是隔壁村那两棵并排连理的柏树,更是参拜的人络绎不绝,听说可以求姻缘。不过,可惜的是前几年他们村为了修路,已经把树给毁了。


    古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包含着多少深远的福荫万代的祝福啊!也正是这种美好的祝福,让我一直想把树做成专门的主题,而且,喜欢把树做得枝繁叶茂。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转载]树犹如此(2014儒玉轩树荫小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