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见过一个人的镜头公司、手工制造镜头、手写说明书吗?

 yezhu8888 2014-12-15

你见过一个人的镜头公司、手工制造镜头、手写说明书吗?

2014-11-14 数码摄影

有这么一家公司,主要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人的光学公司,主要业务是镜头改口和镜头生产。这就是“一人公司”宫崎光学(MS Optical)这一个工作人员,就是号称“全世界最会改相机老爷爷”的宫崎贞安,他是日本著名的光学设计师、镜头改口大师。



宫崎贞安以前是一名望远镜设计师,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各类光学设备。退休之后老头子根本闲不住,一头扎进了摄影器材党改造这个无底洞里,最开始,是自己改着玩,各种镜头统统被他改到了徕卡机身上。在改口界小有名气之后,宫崎贞安也开始接受各种委托的镜头改口业务,他不仅技术高超,所用的物料、仪器也全部都是顶尖的,每个经他之手改造好的镜头都会有一张“改造凭证 ”,证明出自他之手,还会列明镜头的状态及各种详细数据。据说一支镜头经他改口,费用是 5万日元起步,很可能是世界上改口费最贵的师傅。



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在 2006年,宫崎老爷子就创立了宫崎光学,时不时推出一些特别好玩的自行设计镜头,比如可以和蔡司 Sonnar T* 50mm f/1.5 媲美的 MS-Optical 50mm f/1.3,独特的 Apoqualia 3.5/50 和 Super Triplet Perar 3.5/35,这些镜头产量极小,但每一枚设计都相当有特点。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镜头生产,也是由宫崎老爷子一人手工完成!



这次介绍的MS 24 F4,也是宫崎光学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系列小众镜头之一。这枚镜头除了顶着宫崎光学的名头之外,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超纤薄的镜身,仅厚5.2mm、重35g(3片镜片)。外形设计也相当吸引人,上机效果相当惊艳(以下为网图)。



这枚镜头的价格也不低,发售价是67000日元,而且由于是一人公司的关系,想买的话必须耐心等候(其实相关的链接、网站介绍都很少,这头的发售时间都能不太清楚)。某宝、ebay上卖的也很少,价格基本都在5000-6000人民币。



前面说了,确切的相关资料都没有,到手应该是什么样咱也不知道,只知道镜头是直接用一个镜头袋包着的。不过镜头袋是原厂的,附有刻着“宫崎光学”字样的铭牌,而袋子里包括镜身、遮光罩、UV镜、说明书、(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吸盘。反正东西都小,挤在一个袋子里也没啥。



说明书是手写复印的,据说内容都是宫崎老爷子自己手写,包括MTF图、镜头结构图都是手绘。从说明书里可以看到之前未知的镜头详细参数:视角82°(截幅视角60°)、最近对焦距离0.8m、滤镜口径19mm、3组3枚镜片、光圈叶片10枚,等等。而由于镜头是手工制作,每一枚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说明书上还有一些红笔书写、非复印的注释进行补充。



镜头了虽然是手工制作,但是质量很好,镜身刻字完整平滑,镜身各部件结合紧密。部件方面,UV镜是装在遮光罩里。前镜头盖超小,拆卸很不方便,拆下就不想装上去,可以用遮光罩+UV镜替代。后镜盖也是这样,不过镜头本身是徕卡M口,可以自备一个M口后盖解决问题。



镜头借助内部圆盘上的两个凹槽来旋转以调整光圈大小,借助外部圆盘上的手柄来旋转进行对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是在第一枚镜片外面的,光圈缩到最小的时候基本完全覆盖镜片,只留下一个小孔,可以起到一点点镜头盖的作用。光圈完全打开的时候,可以看到镜片的镀膜也很不错。



这种徕卡卡口镜头能通过转接上微单玩了,银色镜头配上银色环,稍稍挽回点逼格。不过上环上遮光罩,原来超薄的镜身就显厚,可惜,不过拆了遮光罩就薄点,反正用光圈叶片能当镜头盖,能薄点是点。



上机了就出去玩起来咯。试用了一段时间,总结起来有几点感受:


1、薄,就算加了转接环也是薄。本来索尼A7上不管装什么头,总要有个包才好随身。但是用了这个,直接揣衣兜里就可以出门。


2、肉,光圈大于5.6会让你领略到什么叫焦外虚、焦内肉,光圈收到将近F8终于能感受到锐了,但是请看下一点。


3、边角崩坏,边角和内部真的不像是一张照片啦。


4、无红移。A7转接旁轴广角的最大问题就是红移,不过这枚24f4没有这个问题,就是有些轻微的暗角。


5、24的焦距、82°的视角,配合上面几个特点,拿来扫街非常适合,收到小光圈影响,这也是一枚可以抬手就拍,不用对焦的镜头。


总之,作为一个手工制作、只有3枚镜片的薯片头,MS 24/F4是一枚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极端镜头,它是一枚趣味性很高的镜头,但千万不要想在它身上追求性价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