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世纪的《孤独星球》长什么样?

 真友书屋 2014-12-16

 


意大利人真是天生的穷游分子,马可波罗之后300年,又出了一个瓦瑟玛,游历了印度、波斯、也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他也是第一进入麦加朝圣的非穆斯林欧洲人。后来他回国写了一本游记在罗马出版,还成了当时的畅销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那本书叫《博洛尼亚人瓦瑟玛的旅行路线》。

这是1535年再版时的封面。当时在中国是明朝的嘉靖年间。



瓦瑟玛的旅行生涯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消耗在印度,尤其是葡萄牙在印度的领地。(那时候还是葡萄牙人很风光的大航海时期,印度的果阿是葡萄牙对东方世界的管理中心,从那里一直辐射到马六甲及中国的澳门)

所以这本16世纪的旅行指南花费了大量篇章讲印度的风土人情,还有图有真相。


这是印度婚礼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插画都是瓦瑟玛亲自画的,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位艺术家。


与马可波罗不同,瓦瑟玛对政治或者商业利益不感兴趣,他是一位纯粹的穷游客,没什么特别深刻的认识,就是喜欢涂涂写写,跟现在的旅行blogger很像,如果生活在现代,说不定会成为《孤独星球·印度》的作者。

这幅图记录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风俗,寡妇被与死去的丈夫一起活埋。


妇女在池中洗澡。


他长期停留在西南沿海风景宜人的城市,尤其是坎贝,当时繁华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度假胜地。


城里随处可见的货币兑换处和来自各国的商人


这张图叫:坎贝富商的成群妻妾。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富商家眷都要干粗活。


瓦瑟玛提到自己在印度遇到的多数人都是多神信仰,其中不乏殉教徒。比如这张,“许多异教徒站在尖顶之上折磨自己,以献身给塔中的神明。”

现在这部16世纪的旅行游记仅有两本存世,都收藏在意大利。本文中用的图片出处为意大利文化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