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乡村休闲旅游考察报告

 智慧旅游519 2014-12-16

 

台湾乡村休闲旅游考察报告

丽水市农办

(2011年10月)

近年来,随着大陆和台湾交流日渐增多,台湾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逐渐为我们所知。2011年10月16日至21日,我办组织各县(市、区)农家乐业主和管理人员计21人,赴台湾进行为期6天的台湾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情况考察,目的在于学习台湾乡村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经验,体验台湾乡村农业休闲旅游的特点和做法。

一、台湾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概况

当地导游介绍,台湾岛内面积36000平方公里,东西140公里,南北385公里,人口2300万。1960年,台湾岛内农业就业人口50%,以后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1985年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就业人口只有15%,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的5%,1995年服务业就业人口超过50%,而农业就业人口只有10%。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繁荣农村社会,从1965年开始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开发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以后开发草莓园、观光茶园等,1982年起省政府开始总结推广观光农园经验。1989年台湾大学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休闲农业的含义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1990年省政府制定实施“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4年推动“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2001年推动“一乡一休闲农渔园计划”。在市场需求强力驱使下,使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近十年来,台湾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据2004年底初步统计,全台湾休闲农场1102家,民宿1466家(类似农家乐形式),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个,观光农园385个,教育农园141个,市民农园66处,森林游乐园17处。仅休闲农场部分,每年接待820万人次旅客,全年营业收入超过新台币45亿元。

二、台湾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及观感

由于时间匆忙,本次考察走的地点不多,也不可能非常深入地了解台湾地区整个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情况,只能撷取一段行程,从所到地方的基础、设施、人文、景观等方面,谈一些较为粗浅的直观感受,为我们的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一点借鉴。

我们这次考察主要线路全在台湾岛的西海岸,其实就是一个来回,除了去景区,基本上走的是高速。从桃园发,一路高速。望出窗外,左边房屋连绵、阡陌纵横。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长环境极佳,土地产出水平很高、品种植物品种十分丰富。据介绍,台湾2OOO多万人都住西海岸平原,人口密度很高,东部人口稀少,仅70万。台湾岛西部和中东部的地理环境、植物生产及人口分布状况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现实基础。

在南投,去考察山区一些民宿和高山农场的时候,一路又是另一番景色。路全是上坡的进山盘道,弯曲盘旋而上,但路面宽阔平整,设施齐全,可见台湾对道路交通投入还是相当重视的,其实这也是旅游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是物质基础。我们去了一个叫雾社的地方,地处山腰。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1930年,高山族同胞几百人在雾社起义,反抗日寇统治,他们使用简陋的原始武器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斗争。现在,雾社已重建为“大同村”(原泰雅族谢塔喀群已被灭绝),成为台湾全省重要文史遗迹之一,村中多有纪念建筑供人访古凭吊。人文景观和历史现在都成了吸引游人非常重要的内容。沿途不时有写着民宿牌子的供游客住宿的地方。这与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发展的农家乐大致是同一种模式,建筑样式也相似,不拘一格,古朴简洁,因陋就简,充满农村气息。据介绍,台湾发展民宿相当成熟,也较规范。

进入山区的公路就在山涧边盘上,一边是深狭的山涧,一边是险峻的高山,公路对面,也是极陡的山体。山上植被极其茂盛,以阔叶林为主,杂木丛生,植被的多样性在这里体现十分明显。但细看山体,个别裸露的地方,岩体破碎,与西部汶川、万县等地山体相似,大概同属地震多发地带,以致岩体多破碎。同时,亦同为板块挤压抬升地带,岩体破碎当也是此类地带的地质特征。俯看山涧底部河床,水少流急,河床切割很深,裸露河滩尽是碎石,亦可见地质条件之差。台湾东西原本狭仄,西海岸加上还有自北向南一条平原,山地显得更为局促。因此,地势在较小的距离内迅速从极低海拔的平原一下子抬升到海拔最高达3000多米的山地,其陡峻就可想而知了。而这样的地形也造就了秀美的自然景观,为山区旅游休闲和观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家休闲旅游接待也得以拥有发展的物质前提。

我们考察了南投县清境农场青青草原。清境农场其实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完成任务回国后,这些退伍安置的老兵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的。我们考察的地方是一个高山的人工草场,这里看不出清境农场的全貌,因为休闲旅游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当时清境农场建设发展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生存。从这里,我们也能很清晰地看得出乡村发展从生存到生活再到休闲的一种发展脉络。高山草场是特地为休闲旅游而建造的,这个高山草场海拔2000多米,人工痕迹宛然,但雕琢精致,布局独具匠心,很多看点。由于地势高,高山气候特征明显,且视野相当开阔,远处山顶云蒸雾腾,气象变幻,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农场周边,也形成了一些配套或依托景区的商圈,特色饮食、购物、休闲均布局有致,互为依托,有机结合,不致单一而难以发展。这应是我们发展农家乐休闲业可以借鉴的一个很好模式。导游介绍,台湾土地制度是私有,可以有限买卖土地,这应该也是这些农场建设得以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在一天晚上入住埔里的一家叫瑞居度假饭店的地方,这是一家较为典型的乡村度假宾馆,比民宿的规模大,多了一些宾馆的特征,但远离城市,乡村的气息浓厚,环境相当幽静。趁天色尚早,我们四处走走,发现周边类似农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很多,想来天热和假期,这些地方一定得气候环境优势,客源不少。邻近还有农村村落,也整洁干净,环境幽雅,相当宜居。

在一路上,我们经常见到成群成批的老年人团队和学生旅游团队,也在一些景区和农场停车场上看到大量的私家车停放。据了解,台湾老年人旅游团队很多是由社区组织退休老人出去旅游的,有去岛外的,更多的是岛内的乡村及著名景区休闲旅游的,较为丰厚的退休金也支撑了老人们相对优裕的晚年生活。学生旅游团队往往由学校组织,队伍非常庞大,由老师带队,或游览风景,或体验乡村生活。台湾乡村旅游开辟了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教育的内容,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当成熟,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其他如台湾的大多企业为改善员工待遇,也都每年组织一定时间和次数的旅游休闲项目。据我们观察,以家庭为单位到出游乡村休闲的相当普遍,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出于自身休闲需要的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产业需求,而台湾多年以来着力发展的乡村休闲旅游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加上台湾城市化和地理因素,决定了人口集聚程度极高,也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以上的情况表明,台湾的乡村休闲旅游客源市场较为广阔,当然从农场及景区的个体发展考察,其经营模式和宣传营销投入是吸引客源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没有过多地当地经营主体及管理部门的配合,这个项目并没有列入我们这次的考察范围。

三、台湾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考察心得

我们这次没有过多地考察当局发展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之类的,仅从外部发展环境着眼,看发展的背景和基础,有一些不同以住的心得。

一是依托城市化发展和人口集聚,乡村休闲旅游获得了重要的外部支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台湾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度极高,西部平原集聚了全岛97%的人口,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人口稀少,农业和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和体验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而台湾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也为乡村休闲旅游就近拓展客源市场提供了可能。台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外部条件的特点启示我们,农家乐休闲旅游与传统的观光旅游重要区别就是短期、短途的特点十分明显,我们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必须有准确的客源市场定位,在重视吸引长三角大中城市客源的同时,要十分重视依托和吸引就近的客源,特别是周边城市客源,使农家乐休闲旅游成为周边城市人群周末度假、平时休闲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是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紧密结合,使休闲旅游业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农业从业人口的转移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飞跃,从50%减少到10%左右。在台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理念中,农村旅游不只限于休闲范畴,而把它当作是一种新兴农业经营方式,除农产品产销和加工制造外,包括农村景观与农村文化等多元丰富的乡土旅游产品或服务。这种乡村旅游,与当地的农业产业、传统文化产业、农产品工业、传统手工业、观光产业都进行了有效地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型的旅游服务产业,特色明显、吸引力强。台湾乡村休闲旅游业的这个特点,启示我们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产业,而应该十分重视与农业产业的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为农业转型和农业人口的减少提供重要的前提。

三是依托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较为生动的内涵。台湾的乡村休闲旅游十分重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如名人故里、历史遗迹等等,同时,在自然景观中也融入了乡村休闲的元素,因此乡村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台湾乡村休闲旅游的丰富内涵,拓展了我们发展农家乐休闲发展的思路,乡村休闲旅游决不是吃个饭、看个景这么简单,必须依托各地不同的文化和景观特质,融入相关的文化元素,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文化品位。

是注重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乡村旅游休闲项目类型多样化。乡村休闲旅游要吸引不同文化、年龄层次背景的游客,必须注重游客情感和生活的体验。台湾的乡村休闲旅游历经多年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这就启示我们,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引导业主根据各地的特点,发展一些具有体验内容的休闲项目,让那些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居民,到乡村、田园去度假,体验乡村生活。

五是旅游要素的配套较大的投入,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我们本次考察并没有刻意去探询台湾地区在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投入问题,但从台湾西部发达的交通网络、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规范的管理模式、洁净的环境等等方面综合观察,台湾地区对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基础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当然这种基础性的投入不一定是仅仅单一的为某一个产业服务的,但基础投入的边际效应十分明显。我们在大力引导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时,应大力加强休闲农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要重视解决公共交通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配套建设用地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