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身边的故事 贝家花园

(2008-07-31 09:47:00)
在上海的北京西路近西康路口,耸立着一幢五层的花园洋房,在洋房的南面还连接着另一幢别墅。它就是贝家花园,现在知道它的人不多了。
“贝宅”建于1934年,面南背北。南向有相当面积的私家花园,其布局随地形起伏,有池塘、凉亭、葡萄藤架等,所以“贝宅”在坊间一般都叫做“贝家花园”。主体建筑北高南低。由于北临大路北京西路(老上海叫做“爱文义路”),所以建筑的立面处理上在北向相当封闭,而向南向开敞——有相当面积的玻璃面,以及在建筑的中段设计了相当宽大精美的阳台。
这栋宅子的主人,曾经和中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在当时号称“金融巨子”的贝祖诒。自1914年踏入金融界后凭着自己出色的能力步步高升,最终在宋子文的推荐下,在1946年做上了中行总裁的宝座。如今我们在建筑的北立面可以看到两排圆窗,圆形的窗洞和中间的正方形窗框恰好形成铜钱的形状。不知是否有意的设计还是仅仅是巧合。但无论如何,想想都是颇有意思的。
那位在80年代,设计了蛮声世界的香港中银的世界级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是贝祖诒的儿子。
我想正由于这幢房子和另一幢离此房仅五十米之遥的“绿房子”(另文介绍),加上他们家族在苏州的旧宅狮子林,对贝大师在设计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贝大师的设计都带有些中国林园元素,北京的香山饭店也是如此。
北京西路段全景。

出入的大门和铜钱形窗户。此楼曾被医工局作职工宿舍,底层为食堂。

南阳路处的围墙。

南面三层高的别墅。

设计独特的五角水泥亭。

楼南侧的雨蓬。右面是百寿字照壁。

这是一块有一百零贰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烧制而成的照壁,这上海的花园洋房里是独一无二的。可惜左下方的一个“寿”字被损,上面一个“寿”字也缺了一个角。

此楼正在装修中。

五角亭内景。

南阳路上的出入大门。

PS:拍这组照片实属不易,好在在我上中学时有几同学住此,曾去过多次,所以我对此建筑很熟。但那幅百寿照壁看见过的人不多,知道的人则就更少了,一心要拍它介绍给大家,按现在办事的“潜规则”也只能破小费了。
照片均为自摄,喜欢可以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