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效语文面面观

 许愿真 2014-12-16

——听《秋天的雨》、《长城》、《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吕叔湘老先生在1978年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都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此话一点也不假!时至今日,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及低效的“幽灵”,仍在课堂上“游荡”。难怪 崔恋先生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吃准目标,就是要教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杜绝“语文的‘豆腐渣’工程”,“要各内容分析式的向教学说‘再见’”,可谓一针见血,高瞻远瞩!

今天,听了带徒的三位学员的原生态常规课。年轻教师的基本功不错,上课、学习都也非常认真、投入,值得肯定。课中也有许多亮点,但这次既然定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题,因此,我有必要对三堂课中存在的低效的语文现象进行剖析,以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目标的低效——尽日寻春不见春。

目标是前进的航向灯,是放矢的靶中心。目标的定位不准,那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无论教学的方法多么丰富多彩,教学环节多么丝丝入扣,教学技巧多么高超入神,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语文,这个目标,有其特性,要有语文味,要落实在语言文字中,要体现在听、说、读、写中,要把“情感、价值观”、“方法和过程”融于“知识和技能”之中!课后我让三位老师讲讲,你这课的“独当其任”的语文性本体目标时,教师们面面相觑!据我听课观察,教学中,《秋天的雨》主要精力放在秋天雨颜色五彩缤纷,学习课文比喻句的写法上,《长城》让学生通过品味长城长、雄伟坚固等,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精力放在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上。我之想法,《秋天的雨》尚可,但《长城》和《地震中的父与子》目标就低效了!语文课,不单单是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学生倾入全心地阅读、品析,一课下来就知道了“哇,长城实在是太伟大、太坚固、太雄伟,是一个世界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这对父子真是了不起啊!不放弃,有坚定信念啊!”等等。这样的语文教学,等同与我们平时的消遣阅读,等同与思品课!语文课个性的目标是要发现“言语的秘密”,发现言语的独特形式,从“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明白作者选词造句,谋局布篇的独具匠心,《长城》更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写出这雄伟、这坚固、这奇迹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了哪些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动态的言语中掌握之。(如:从远至近,从实至虚,打比方、对比、列数字……),《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要让学生结合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中学习写人的方法(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衬托等)。这样的语文本体目标一课一得,或一得几得,日积月累,内化迁移,必有成效!尽日寻春不见春,春在言语形式中!语文目标不能丢了言语形式这个“春”!

2、阅读的低效——读书切戒在慌忙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是读一遍就有“黄金屋”、“颜如玉”,而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要“读书破万卷”,真如朱喜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 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朗读,也有一个从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过程,正如,我写的《语文小诗100篇》其中一首所言:读文似登山,拾级层层上。字中有美景,伴你津津尝。读书要高效,一定要“涵泳功夫兴味长”!请看教学中的两处片断——

片段一:《秋天的雨》

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一读,让学生说说写了什么?(整体感知)

二读,让学生发现了什么?(发现形式,相似比喻)

三读,教师读,让学生听,教师漏下“把”、“扇那扇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漏下?(明白数量多,扇的次数多,动态等)

四读,学生美读(读出叶子美、多,动态)

五读,假如你是小朋友,夏天的炎热扇走了,你的心情如何?读出此时你的心情。

片段二:《长城》

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教师让学生读出长城的长。一个学生读,二个学生读,集体读。

同样的品析朗读,一个是高效,一个是低效,何也?关键在于教师心太急,应拾级而上,从感知、品析、体验、朗读、美读层层递进。这样,学生不读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不然!

3、预设的低效——多情只有春庭月

教学要预设吗?肯定要的!没有预设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但预设了,学生就是不按照你的预设进行,作为教师的如何为之?一是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巧妙引导,进入正轨。二是被生所牵,无所适从,零敲碎打,游离重点。三是虚晃一抢,强行压制,按图索骥,我行我素。

三种办法,哪一种高效,肯定是第一种。可是我们的老师,往往很难调控,出现低效的现象,请看:《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一开始出示两个开放性的问题:

1)、先用自己的方式认真读课文,并在书上的句子、词语甚至标点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2)、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

问题设计得不错啊!学生各自埋头读、划、注了!忙了十多分钟,该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下:

“为什么别的父母都不管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父亲的神态?”“为什么别人说他精神有问题?”……

学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教师还是穷追不舍?干吗呢?我暗想,学生的问题不是很有价值吗?难道你要问到下课不成。教师那个急啊!用一个公共词语,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是针对教师啊!没有一点侮辱的意思)看来,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不合教师的“胃口”,果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了!“你们提的问题,都没有提到教师想要提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为什么说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看来,我们的学生是“春庭月”了,太“多情”了!独独没有揣摩到教师情有独钟的“了不起”上。

其实,教师要因势引导,看看学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适可而止了,充分发挥学生提的问题,巧妙点一点,引一引,如:为什么别的家长都放弃了,只有他不放弃?顺学生问题切入,抓关键词句,最后,水到渠成,明白“了不起”,其结果也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你是“演绎法”,我是“归纳法”!何苦一定要否定学生的,强拉学生进入你的思路来呢?这种预设充其量是为教师的教学环节服务的!哪来一点以生为本的理念,其效果肯定是低效的!

4、比较的低效——摆脱语境任西东

比较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传神,构思布局的独具匠心!但是,比较也有一个效率的问题,现在模式一般是出示两句话或两个片断,教师问学生:“哪一句好,哪一段好”,学生异口同声,“××句,××段好,”难听的讲,傻瓜都知道,你老师写了课文里一句,另外一句不是换了几个词,就是漏了几个词,肯定是课文里好!然后,让学生讲一讲理由,就算了事。其实词、句、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静静地躺在词典里的字、词,你说哪个好!只有在荡漾具体的言语作品里,这个字,这个词才活了!这句话才神了!谁会说“破”是好词吗?谁又能说“肥”、“瘦”是好词吗?只有在“云破月来花弄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中才是“神了”!

因此,我在《语文小诗100首》其中一首写道:“明月本无情,清风自拂面。字词无好坏,品析语境伴。肥瘦寻常词,善用成经典。掂量玩味之,字字能灿烂。”比较中我们要让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在文本中的特定语境中,如此的描写的字、词、句、段,才是好的!不是另外一句不好!如果换了一个语境,说不定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反而不好了!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出示: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2)、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教师问:“哪一句好!”学生回答:“第一句好!”“好在哪里?”“他写出了时间的长。”“好,读出时间的长?”至少,这里就犯了低效的毛病?提问的不准确,是否可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仔细地读读,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在文中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另外,可让学生想像写上了几小时、十二小时……后,让我们感觉到什么?这样,比单纯的问哪句好,哪句坏高明得多,辩证得多!试想一下,如果在高兴时,陶醉时,我想,还时不写八小时,十二小时为妙了!既语言精练,又说明乐而忘时,时间过得飞快,突出心情了?

5、点评的低效——桃花一簇开无主

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你的语言的规范、正确、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师还必须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回答,区分优劣,听出高下,用恰当的言语进行点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点评要适到好处,讲在关键处,点在愤悱时,用在激励上。可现实不容乐观,教师或是全盘肯定,或是点评不到位,或是故弄玄虚,讲一些所谓深奥的话,或是一滑而过。这都是点评低效的表现。举这三堂课的几个例子:《秋天的雨》中,教师在让学生模仿说话中,有一学生说:“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摇啊摇啊,摇来了金色的秋天。”教师大力鼓励,学生鼓掌齐赞。应该说,学生能说这句话是不错了!但“摇”这个词用得贴切吗?联系上下文,不贴切!教师是否应点评指出呢?《长城》一课的第一段朗读,一个学生读好后,教师没有点评;第二个学生读后,教师也没有点评;第三个学生读后,教师点评,他读出了长城的长和雄壮。教师是不是应该因人而异,进行点评,是不是“四两拔千斤”点一下,“他为什么能读出长,读出雄壮呢?”另外,一次次的回环,加深感情读,不是教师就让学生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一次了事,不是在同一层面的踏步,而是感情的叠加,从“长、雄伟”、“ 高大坚固”……教师是否要进行言语的激励、升华呢?《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教师在让学生转述儿子废墟下父亲的话时,就句子的内容,学生说得是不错的,但教师点评是,“好”、“不错”……但有的学生说得沉着冷静,有的学生说得胸有成竹,有的学生说得吞吞吐吐,有的学生说得慌慌张张,有的学生说得心急火燎。此时,教师是否可结合环境,适当点评几句呢?“你看,×××同学就是身处废墟下,还是这么沉着冷静,安慰同学们,多么了不起啊!”“你想想,他会这么慌张、心急地说吗?再试试”这样的点评,不是很好把人文与工具结合起来了吗?

6、低效的练笔——春来还发旧时花

我有一个想法:如果你的练笔,不要你老师教,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也能写出来的,你的这个设计,是低效的!如果老师辛辛苦苦教了一课,学生的练笔效果,跟你没教一样,你给学生的练笔肯定也是低效的!因为学生没有内化文本的言语,没有吸收文本的形式,没有加深对文本的原有感情。学生的言语质量没有提升,学生的言语图式没有丰富,学生的言语情感没有升华,这种练笔肯定是低效的!就好像“春天”已经过临,花还是旧花!如《长城》一课,教师出示:当你来到长城,你想写些什么?课后,我把学生写的收上来,看了一下,一半多同学都是:

1)建长城的人民们真是太伟大了,自己身上流出了血,也要建好长城。

2)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都可以把长城修建好,太伟大了,你们真是我们中国人都骄傲。

3)这些民夫真棒,能造出那么雄伟的长城,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真是太厉害了。

4)建筑长城的民夫太伟大了!即使他们的肩膀、手、膝盖都磨破出了血,但他们还是要继续奋斗,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我真应该和他们学习。

5)啊!我是中华人民的一员,我真为祖国和长城骄傲。

《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也是大同小异!

原因何在,就是教师犯了为练笔而练笔的毛病。练笔时没有言语、形式、情感的要求,大宽泛,太笼统,缺乏明确的指向性目标!如《长城》一课,教师在黑板上已经写了不少长城特点的词语了,为什么不内化运用呢?为什么不把课文的从近至远,从现实至联想的方法内化运用呢?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必要在反思中前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方利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