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升级版(柴永强)

 谷子689 2014-12-16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升级版


  柴永强

  近年来,嘉兴市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中国社科院国情考察报告——《公共文化服务的“嘉兴模式”》一书正式出版,指出嘉兴的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嘉兴市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总排名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文化部验收评审。2013年8月,嘉兴市成功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全市上下正按照构建“具有嘉兴特色、东部地区示范、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目标,以示范区创建为龙头,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的升级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创建系统化。嘉兴市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和自身实际,提出了系统创建示范区的理念和措施。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推动目标考核、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资金保障、实施过程管理、完善制度设计等,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人大、政协支持,市、县两级联创,整体推进示范区创建的新模式。在文化部中期督查的25个重点项目和指标中,嘉兴已有21项达到优秀,部分项目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服务标准化。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全市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统一资源配送、统一开放时间、统一服务标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普遍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率先创造以“人”为纽带,以设施成网、资源共享、活动联动、服务规范为特色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和创新实践,基本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架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标准不断完善,为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增添了新内涵。

  供给均等化。嘉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城乡覆盖率已达3万人每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呈现出城乡均衡分布态势。全市“双百、双千、双万”系列送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乡村文化艺术周、“文化走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活动“158计划”全面实施。“帮兄弟回家”“夕阳红e族”“禾禾”等面向特殊人群的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参与互动化。“文化有约”已成为嘉兴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群众“按需预约”,场馆“按约服务”,政府“按量买单”。已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并逐步向县(市、区)延伸,同时吸引一些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机构参与进来,形成了“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对接需求、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创造了服务与需求有效对接的实现方式。“文化有约”网站点击量突破128万,举办各类活动2480多场。

  创新集成化。嘉兴人把创新渗透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每一个领域,以集成化的方式不断涌现。在全市推行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和文化馆向镇(街道)文化站下派文化员的“两员”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为文化馆总分馆的运行提供了人才支撑。率先在市文化馆、博物馆开展理事会制度试点,超过半数理事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充分体现了广泛性、代表性,体现了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管理的现代治理理念。所辖各县(市、区)积极创新、亮点纷呈。如:南湖区“小广场大舞台”成效明显、歌城打造享誉全国,秀洲区村级文化管理员“七个一”计划有序推进,嘉善县乡村艺术团“以城带镇”形成示范,平湖市“党员文化志愿者”活跃基层,海盐县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有效实施,海宁市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员全面覆盖,桐乡市“排舞之乡”、乌镇戏剧节形成品牌等,不断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升级版,是嘉兴人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响亮回答,是对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郑重承诺,在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的路上,嘉兴将继续探索创新、坚定前行,不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作者系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