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巨鹿古战场 (二)

 草庐经略 2014-12-16
 

 
                          巨鹿古战场 --- 依稀可见巍巍大秦轰然倒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传说中的巨鹿城是一个活城,是一个巨大的乌龟驼着的城。城南那两口大水井,就是乌龟的眼睛。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古战场。巨鹿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以“破釜沉舟”之气势使得巍巍大秦轰然倒下,着实令人惊叹!那么,项羽是怎样推翻大秦的?江东子弟兵具有怎样的传奇色彩?

一、沧海横流,方显本色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等义军,击杀楚地反秦武装首领项梁后,率军20万渡过黄河,配合调至河北的秦将王离击赵。赵地反秦武装首领赵王歇和张耳退守巨鹿,日趋危急。赵遣使求救于楚、齐、魏、燕等反秦武装。楚怀王以原项梁幕僚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军主力5万人前往营救。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义屯兵不进,坐山观虎斗。赵将陈馀不得已出战,5000人全部阵亡。齐、燕、赵诸军皆不敢再战。巨鹿之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拉开序幕。

    巨鹿之战中,由于宋义裹足不前,项羽大怒,愤而杀之,怀王于是任命他为上将军,作为一代霸主,项羽开始崭露头角。

1.项羽,不朽的神话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汉族,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楚国灭亡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项羽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今江苏苏州)。项羽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和武艺,可是时间不长,项羽就厌倦了。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于是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

    项羽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志向极为远大。一次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时威风凛凛的车马仪仗,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在此战中,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

    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举兵反秦。他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他的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2.张耳,被忽略的英雄

    张耳(?-公元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曾做过外黄县令。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张耳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受到陈王的重视,被封为校尉。

    在巨鹿之战中,赵相张耳只是个配角。然而,他派出的使者,以各种手段,说服了各路义军前来救援,以残破之军,坚守巨鹿数月。他敢对赵王直谏:虽然被包围,但秦军的主力也被吸引集中,这正是各国对秦军进行决战的好时机。在被包围的形势下,他仍然敢于出谋划策使各国合击秦军,为巨鹿之战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巨鹿之战后,项羽把赵国旧地划出一部分,是为常山国,立张耳为常山王,并将信都改名为襄国(即邢台市),定为常山王的都城。

    张耳当上常山王后,联合齐王出兵袭击襄国。当时,张耳兵微将少,抵抗不了强大的攻势,无可奈何之下逃出襄国,投奔到刘邦部下为将。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张耳进兵赵地,在柏人城(今邢台隆尧)北,筑起高台,检阅三军,斩杀陈馀,大获全胜。

    后人把当时汉军筑的阅兵台称为张耳台,现在遗迹尚存,在邢台市隆尧县亦城村柏人城内。

二、江东子弟兵的历史传奇

1.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故以此段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古人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

2.所向披靡的江东子弟兵

1)江东子弟兵的实际人数。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可见,项梁与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杀会稽郡守,征集吴中士兵起义,派人收罗下属各县的丁壮,得到精兵八千人,这就是所谓的江东子弟兵,项家军的主力精锐所在。

    项羽的江东子弟兵究竟是8000人还是800人呢?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由此可见,项羽的江东子弟兵应该是8000人,而不是800人。

2)江东子弟兵剽悍的原因。

    江东子弟兵之所以剽悍,与江东一带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时,江东地区并不像人们印象中苏州弹词那样柔软,可以说是民风大大的剽悍!当时,江东一带和晋、鲁这样的中原国家截然不同。体现在民风上,就是不注重那些儒家礼仪,也不大穿宽袍长袖,打仗也很少使用中原流行的战车。轻生死是江东古民风的一大特色。“其俗剽轻,易发怒”,三言两语不合,就容易脸红脖子粗,最后发展到扭作一团厮打直到打破头为止。

    因而在战场上,江东子弟兵表现得非常勇敢,好冲锋,他们常常能一鼓作气,拿下对手。

    此外,项羽善待士兵,与士兵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得江东子弟兵愿意为他出生入死。

3.楚军的实力

    项梁和项羽早年在江东培养了一只精锐项家军。项羽曾带着这只支千人的子弟军渡淮攻秦。后来,项梁收偏几万起义军,合并秦嘉军,并收编各路杂牌义军,最终组成楚军。

  项梁死后,项羽开始统帅项梁残军和自己的偏师。

    因此,这次战役中楚军组成非常复杂,人数大约在5万至6万之间。其中先锋2万是英布、蒲将军的军队,项羽主力大约有3至4万。

三、横扫六合的秦军突然瓦解

    秦朝,其气吞如虎,横扫六合的气概让千年来无数风流志士遐想和讴歌!然而在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1.秦军的作战优势

    有人认为,秦军实力异常强大,是百战百胜的铁血精锐。秦军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由名将蒙恬打造的边防军,这支军队久经沙场,曾立下赫赫战功,兵力大约有20多万;另一支由章邯带领,是由骊山囚徒组成,战斗力非常强,可谓百战之师,大约有20万。由此可以看出,秦朝精锐的正规军共计40多万,而将领都是一代名将。如此强大的实力,为什么会在巨鹿之战中输得一败涂地呢?

  这个结局一直令人费解,以至于许多史学家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原来,秦军在人数上占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参加巨鹿之战的秦军早已不是当年驰骋天下的秦军了。虽然分为两部,但是一部分为章邯领导,一部分为王离领导。

    章邯的军队,最初完全由骊山囚徒拼凑而成,这些囚徒早期时是关东战俘,用来给秦始皇修建陵墓,虽然战斗力不差,但是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为秦朝卖命。即使后来章邯军中加入了关中子弟,可是由于这些关东子弟是临时拼凑的,没有经过正式训练,战斗力较差。王离的军队,《史记》上记载得很明确:秦名将蒙恬自杀后,由王离接管, 其士兵都是直接在旧燕代征发的燕赵子弟。他们根本不会尽力去作战。

2.军事家章邯的过人之处

    章邯是秦末著名军事家,为秦朝的军事支柱。传说他曾是李斯的门生,是从外战中起家的。章邯惯使长大刀,在项羽出山以前无人能在其马前走上三个回合。他曾率部杀死张楚政权的大将周章,大败陈胜、吴广的农民军,解了咸阳之围。凭他一己之力,延长了秦朝的寿命。对付六国复辟军作战时,章邯也是屡战屡捷,他夜衔枚击,大破齐、魏军,杀田儋于临济下。后来,章邯利用项梁轻敌,在黑夜发起突袭,在定陶城下,大破楚军,杀死其统帅项梁,并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将赵王歇和张耳围困于巨鹿,此时,章邯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

3.长城兵团真的存在吗

    长城兵团究竟存不存在?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秦军只有章邯一个主力,所谓长城兵团根本就不存在。可是,秦军百万之众,怎么会只有章邯一个主力呢?这个问题对巨鹿大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说不定秦军的历史都会因此重写。 经史学家分析:秦军的主力部队,常规军不可能多于30万。

    所谓主力常规军,主要是指脱离生产,能够随时战斗的军队。那么,秦军主力为什么说不过30万呢?这主要是考虑到排除秦军的本土防卫军队,用于野战的部队非常有限。除非是生死之战,否则军队人数很少有40万以上的。其实,秦朝的兵力紧缺,在对外用兵时,大多是招囚徒、入赘、犯罪之人。司马迁明确说过,“蒙恬将十万之众”是进攻时军队的总数,其余为强行移边之人。

    秦北部边境只有不足10万守军,这只军队还分散在漫长的边境,承担戍边职责。这支部队是重兵,但绝不是主力。由于分布分散,任务艰巨,在最后紧急关头想使用边防军,就相当于饮鸩止渴。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所说的30万秦军长城军团根本不存在,自然也没有所谓驰援。

四、军事史上的完美之作

1. 钜鹿之语

  巨鹿原作钜鹿,近代巨、钜混用,直到1980年才统一为巨鹿。

  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就发生在巨鹿县。

    巨鹿县自汉至隋为南亦县,直到隋代大业初才改名钜鹿县,据《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县钜鹿以名也。”汉代钜鹿故址在平乡县城西南的平乡村。

    钜鹿之语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钜鹿因大陆泽为名,《后汉书·郡国志》载:“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太平寰宇记》释云:“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钜鹿,一名大麓,一名沃川……郑康成注云大陆泽在钜鹿北,《尔雅》曰晋有大陆,《吕氏春秋》曰晋之大陆,赵之钜鹿是也,《十三州志》云赵有钜鹿,今其地即广阿泽也。”

    由此可见,大陆泽的确又名钜鹿,并以钜鹿作为县名。《钜鹿县志》亦云:“许氏说文钜大也,古者鹿陆通用,则钜鹿大陆一也。”

    另一种说法是《汉书;地理志》注:“应邵曰'鹿,林之大者也’。臣瓒曰'山足曰鹿’。师古曰'应说是’。”由此可以看出,此地古时多林木,鹿野很多。

    巨鹿县,春秋初为邢地,后为卫地,末期并入晋地,战国时为赵辖区。秦属钜鹿郡(郡治不在今巨鹿县内,而在今平乡县境)。现在,巨鹿属于邢台市。如今的巨鹿县已是面貌一新,旧迹虽多不可寻,却仍有皇恩四世牌坊、八面佛幢、重修三明寺记碑等古建、石刻残留于世。

2.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中的“焚舟破釜”虽然有誓死决战的意义,但是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直到《史记》中记载“项羽破釜沉舟”一事,才具备了其典型性。

那么,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那场著名的巨鹿之战说起。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英布和蒲将军初战获胜,此后,项羽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水,令全军“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当时,项羽发现了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驻其南边,一边筑甬道为王离供应粮食,一边随时打击救助巨鹿的援军。章邯军队就像两只虎钳,牢牢地盯死猎物,但却暴露出弱点,却就是两钳之间的“心脏”。在这种形势下,项羽决定采用黑虎掏心战略,切断两只虎钳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攻其一,获胜的希望也会增大。

    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报,找出秦军的破绽,项羽先派英布和蒲将军带上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和蒲将军英勇杀敌,击败了看守甬道的秦军。

    这虽然是一场小胜利,但是项羽却发现了秦军的问题所在,这就是甬道虚弱。此时,章邯军疲惫不堪,项羽决定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全军进攻。这时,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样可以分散王离军的注意。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渡河之后,项羽发表了一番非常煽情的演讲,以此来鼓舞士气。项羽还命人打破做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在三天之内击败秦军,以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破釜沉舟充分体现了项羽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

    其实项羽所带领的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指挥起来很难得心应手。但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策略,竟然把一支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齐心协力打击了秦军。

    开始进攻时,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准备切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带军援救甬道。这正中项羽的计谋,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章邯没有料到项羽会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的骚扰,章邯认为项羽又在玩断粮的旧把戏,只是吓唬他而已,哪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玩命,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史记张耳陈余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大败后,本想再战,不料项羽马不停蹄地杀向了毫无准备的王离军。王离军一边围巨鹿,一边防诸侯。在防备陈余时,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

    此刻,王离军阵型松散,不得不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而项羽早就作好了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和包围,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对此,《史记》中做了精彩的艺术描写:“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诸侯看到有利形势,马上加入到痛打落水狗的行列。他们包围秦军,再加上巨鹿城内的赵军与之里应外合,将王离军全部歼灭,王离的大将涉间在绝望中放火自杀。

  就这样,曾经灭六国击败匈奴的雄师,风消云散了!

3.无奈之下的章邯

    秦二世再三责令章邯出战,章邯畏战不出,不断退避,后来,章邯在他人的劝说下,秘密派人和项羽联络。遗憾的是,此时项羽怀疑他的用心,没有答应他所提出的条件,于是章邯遭到了拒绝。此时的秦军已经退到了漳河。

    项羽认为要想使章邯完全投降,必须给他以更大的打击。于是项羽截断了秦军的退路,趁机率领主力部队逼迫章邯军队在汙水决战,秦军大败。

  此后,章邯率军撤退到洹水以南,项羽紧追不舍。

    此时的秦军,前有追兵,后无退路,连续的失败已经使他们完全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眼看大势已去,又得不到朝廷的增援,孤立无援的章邯只好再一次派人向项羽提出投降。项羽看到此时秦军已陷入绝境,考虑到自己的部队粮草供应也非常紧迫,与诸将商议之后,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项羽派使者与章邯约于洹水南岸的殷墟。和盟之时,项羽嘉许章邯之英勇负责,并没有以降将视之,反以同盟军的礼仪对待,使得章邯非常感动,当场涕泣。

4.中国骑兵第一次独立作战

    历时近一年,项羽率楚军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精神,用分割截击等战法全歼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场战役中,项羽没有给章邯任何可乘之机,堪称完胜。战斗开始之前,他已经定下了整体作战计划。正好章邯犯下了分兵的错误,于是给了项羽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并以劣势的兵力和惊人的速度击垮了王离部,使章邯的计划无从施展。 他随后又派出部队截断秦军的退路,最终不战而胜。

  项羽个人的勇武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项羽自身的战略眼光,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完成了一次空前的战略计划。

    此战是中国骑兵第一次独立作战,造成了技术效果是辉煌的,这种胜利成就了以后骑兵的辉煌!


                       巨鹿之战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