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野史演义(五)嫫母的故事

 陈之秀 2024-06-08 发布于北京

 

传说,黄帝有四个妻子:原配嫘祖,西陵氏女,发明养蚕,生子昌意,却不随黄帝姓姬,显然还处于母系氏族的走婚阶段;二妻姓名不详,方雷氏女,发明梳子,生子苍林;三妻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彤鱼氏女,发明烹饪,生子青阳。两人所生之子都随黄帝姓姬,显然处于父系氏族的对偶婚阶段,两妻也必随黄帝氏族起居。只有四妻嫫母有点特殊,不知何方人氏,也没有记载什么发明或子嗣,只知其貌丑陋,但却最得黄帝喜爱,不知何故。

按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选妻更是如此,如果貌丑而得宠爱,其中必有故事。笔者于是穷搜典籍,多方考索,终于凿破混沌,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嫫母不是别人,正是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功臣女祓。此言有何根据?请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蚩尤在葛卢山发现了随山洪流出的铜矿石,经冶炼锻造成兵器,比那木兵、石兵自然坚韧百倍。蚩尤除用铜制成兵器外,还用铜制成了头盔,就是被木兵、石兵砍到了头部也毫发无损,以讹传讹,便有了“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个个铜头铁额”的传说。

凭着当时最先进的铜兵器,蚩尤所率的九黎族所向披靡,迅速征服了周围的一个又一个氏族和部落,很快就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了炎帝族的领域。炎帝族虽然兵强马壮,但仍然不是蚩尤族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窜,只得向自己的姻亲氏族黄帝族求救。于是,蚩尤族和黄帝族就在冀州的涿鹿摆开了战场。

黄帝族属于游牧民族,能征善战,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已非一日,但直到遇到了蚩尤族才算遇到了对手。他们虽然用的是石制兵器,略逊蚩尤族一筹,但因个个是骑兵,来如风,去如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闪转腾挪,又胜蚩尤族一筹,两相抵消,双方谁也无法迅速取胜,战事呈现胶着状态。

斗勇不成,双方进入了斗智阶段。

黄帝族请来应龙族,切断了蚩尤族的水源;蚩尤族不甘示弱,请来风伯、雨师两族,一面用巨大的皮囊鼓动狂风,吹得荒野上飞沙走石;一面设坛作法,居然祈来倾盆大雨,浇得黄帝族睁不开眼。这天,黄帝正在大帐内愁眉不展,思考破敌良策,忽听帐外传来洪亮的“报”声,黄帝应声答道:“进来。”一个传令兵进帐禀报:“嫫母求见。”黄帝心头一动,立刻传令:“请!”于是,在黄帝面前飘然出现了一位妙龄少妇,身穿青色衣裙,被雨水淋湿后,紧贴在身上,使得她的丰腴身躯纤毫毕现,令黄帝的眼睛不由一亮。

这个嫫母,不是外人,正是黄帝的母族天鼋氏下面的一个支族——蟆族的女族长。因为有文献记载黄帝族的后代周人自称“我姬氏出自天鼋”,“鼋”就是元鱼,古时与蛤蟆归为一类,而嫫母的“嫫”又可以写作“蟆”,因此,嫫母也就是蟆族的女子姓名。

说起这个嫫母,黄帝并不陌生,他在没有成为氏族酋长之前,曾与天鼋氏的女子走过婚,其中就有这个嫫母,但从他为了氏族利益,娶了西陵氏女子嫘祖之后,就与嫫母断了联系。当他成为氏族酋长后,又为了扩大氏族的势力范围,向东拓展,离天鼋氏的领地也越来越远;后来又为了氏族的利益,娶了方雷氏和彤鱼氏的女子为妻,更与嫫母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关嫫母的消息,黄帝也听到了一些,知道她始终未嫁,最后成为蟆氏的族长。分别多年,嫫母为什么要不远千里,来到冀州的涿鹿战场与他相会呢?难道她也遇到了强敌,被逼得无路可走,要让自己帮助她战胜敌人吗?

待黄帝安排嫫母坐定,嫫母讲明来意,黄帝不禁暗自责怪自己先入为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原来嫫母是来为黄帝助战的。

嫫母说:“我听说你和蚩尤打得难解难分,作为母族,理当出手相帮,你现在的具体困难是什么呢?”

黄帝说:“你猜也猜得到,就是这狂风暴雨,让我们无法出战。”

嫫母说:“这个不难,我会为你设坛作法,驱风赶雨的。”

黄帝急切地说:“太谢谢你了,什么时候作法?”

嫫母却灿然一笑,说:“难道你就不问问我吃饭没有,要不要喝水吗?”

黄帝这才感到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光想着怎么能打败蚩尤,竟连待客的礼节都忘了,该死,该死!”

嫫母宽容地笑了笑,说:“多年没见,你的脾气一点没改,还是那么猴急。”

黄帝听嫫母说出这样的话,不禁回想起多年前他与嫫母走婚时的情景,禁不住喜笑颜开,一把将嫫母搂在了怀中......

云雨过后,黄帝令妻子方雷氏和彤鱼氏及她们的儿子苍林和青阳与嫫母相见,又让方雷氏替嫫母沐浴更衣、梳洗打扮;让彤鱼氏为嫫母亲自下厨,做了一席丰盛的饭菜。嫫母吃饱喝足,一夜安歇,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让人筑起三层土台,准备作法止雨。

经过占卜,终于确定了作法的吉日良辰。作法前夜,黄帝本想与嫫母重温旧梦,却被嫫母婉言拒绝,她说,作法前夜决不可偷欢渎神,否则法术不但失灵,还会遭致天谴。黄帝只得克制私欲,令全族人斋戒沐浴,虔诚祈祷,祝嫫母马到功成。

待作法那日,嫫母出现在高高的祭坛之上时,那副装扮令黄帝都吃了一惊:只见嫫母仍是一袭青衣,但却剃去了满头的青丝,并且在光光的头顶用朱砂绘制了一双大大的眼睛。黄帝知道,这是旱祓的形象,嫫母是要用这副装扮作法止雨。

黄帝率全族人围绕祭坛,跪成一圈,任凭风吹雨打,纹丝不动。

嫫母在祭坛上昂首向天,微闭双目,双手捧于胸前,口中念念有辞。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过去了。

风雨仍然如磐大作。

黄帝族人早已回到帐内,吃喝拉撒,祭坛上只剩下嫫母孤身一人。

她的嘴唇还在蠕动,但声音却越来越小,姿态也已由站立改为盘坐。

黄帝曾远远地偷窥过嫫母,只见她脸色青紫,与一袭青衣难分彼此。浑身上下被暴雨浸透,那优美的曲线渐至模糊,连胸前也看不到起伏。

黄帝本想再靠近一些,看看嫫母是否还有呼吸,但这场作法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和全族的命运,他无论如何不敢造次,只能听天由命。

黄帝已连续几夜不能安睡,直到第四天的深夜,身体实在支持不住,才朦胧睡去。睁开眼时,已是第五天的凌晨时分。

黄帝的耳边已听不到风声和雨声,眼前竟然看到了一抹亮色。当他终于回过神来,知道风雨已经停歇,禁不住一阵狂喜,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还在祭坛之上的嫫母,不知生死如何。他赶紧起身,跑到祭坛上。只见嫫母已倒卧在地,奄奄一息。

黄帝抱起嫫母回到帐内,亲自动手,为嫫母更衣按摩,又急招医官歧伯,为嫫母针砭煎药,忙活了好半天,嫫母才睁开了眼,问黄帝“风............”,黄帝大声告诉她:“都止了,都止了!”嫫母这才重又闭上眼睛。

嫫母酣睡了三天三夜之后,才再次醒来。

在这三天三夜里,黄帝率领虎、豹、熊、罴各兄弟氏族,擂响夔牛皮鼓,向蚩尤族发起了总攻,一举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蚩尤军队,砍下了蚩尤的头颅,将九黎氏族赶出了冀州。

胜利后,黄帝与嫫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使嫫母成为黄帝的第四位妻子,从此嫫母被尊称为女祓。但是,她的故事并没有因此结束,一场罕见的大旱又给嫫母带来了痛彻心肝的灾难。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嫫母因为祭祀旱祓,止住了蚩尤族的狂风暴雨,成为黄帝族最终战胜蚩尤族的功臣,并因此成为黄帝的妻子,受到黄帝族人的尊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一场旱灾,嫫母的功一下变成了过,黄帝族人已在私下纷纷议论,就是因为黄帝娶了嫫母,把旱祓引进了家门,才造成了旷古不遇的大旱。

开始,黄帝还没有把族人的议论当回事,他想,旱涝本是老天的喜怒无常所致,只要虔诚地祭祀一下,使老天转怒为喜,旱灾就会过去了。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最漂亮的巫女,作为祭祀雨神的牺牲,让她一丝不挂地站在山顶,任凭风吹日晒,泪流满面,希望能使雨神怜香惜玉,为氏族的领地降下一场甘霖,以解旱灾之厄。可是,竟然毫无效果。不但滴雨未下,而且艳阳高照,无情地把一条条河流里的水也蒸发殆尽,使得草木枯萎,牛羊掉膘,连族人的吃喝也成了很大的问题。这下,黄帝也有点慌了。

他找来被俘获的风伯、雨师,希望他们重新施展法力,兴风作雨,但他们一口咬定,他们的法力早已被嫫母请来的旱祓扫荡一空,对黄帝的请求实在无能为力。黄帝知道,他们肯定因为被俘为奴,心怀怨恨,就是有法力也不会为敌人施展。于是,转而找来造字的苍颉、作历的容成、善数的隶首、工音律的伶伦、发明六十甲子的大挠等人,一起商议对策。

其他人都摇头叹息,拿不出什么主意,只有造字的苍颉献了一策。苍颉说:“我看,不如叫嫫母改个名字,或许能有点效果。”

黄帝问:“改什么名字呢?”

苍颉说:“不如叫她女醜。”

黄帝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苍颉解释说:“嫫母既为旱祓附体,自然属于鬼族,又因为嫫母的氏族以'酉’(小口尖底瓶)为标志,两者合一,故叫女醜。”

黄帝说:“嫫母本来貌若天仙,现在让她改名叫'醜’(即丑陋之丑的繁体字),是不是太委屈她了?”

苍颉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解除旱灾,哪里顾得上那么多?”

黄帝一想,苍颉说得也有道理,就去找嫫母商议。

嫫母说:“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只要能为氏族带来好处就行。”

黄帝很感激嫫母的大义,于是正式召开氏族大会,宣布:嫫母从此改名“女醜”。

但是,嫫母改名女醜后,旱情仍不见一丝一毫的解除,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时,黄帝的妻子方雷氏和彤鱼氏又向黄帝吹起了耳边风,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光改名字没有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让女醜离开氏族,这样才能把旱祓也一同带走。”

黄帝一听,勃然大怒,骂道:“你们这些头发长见识短的贱人,就知道争风吃醋。你们让我那么做,不是等于过河拆桥吗?要不是女醜帮助我们打败了蚩尤,我们现在还不知是死是活呢。”

方雷氏和彤鱼氏挨了骂,不敢再说什么,但心里并不服气,她们嘀嘀咕咕地说:“我们也不想这么做,但是不这么做,又有什么办法呢?”

骂过之后,黄帝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待冷静下来一想,她们说得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到目前为止,把女醜送回娘家不失为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只是女醜对氏族有功,与自己有情,而且还身怀有孕,就这样把她赶回娘家,于心何忍呢!可是,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让旱情继续下去,将会严重威胁到氏族的生存,被打败的九黎族也一定会趁机卷土重来,替蚩尤报仇的。想到这里,黄帝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想,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危及氏族的生存。主意已定,他立刻找到女醜,向她谈了目前氏族的困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女醜听了黄帝的一番说辞,只是默默流泪,难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来也怪,黄帝把女醜送回赤水以北的娘家后不久,天降甘霖,彻底解除了旱灾的威胁。方雷氏和彤鱼氏到处宣扬,是她们促使黄帝下决心,采取了这一措施,才使氏族免遭覆灭的命运。苍颉等一班人也交口称赞黄帝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黄帝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常常自责,自己堂堂一个氏族的酋长,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自己还叫什么男人!他越发惦念起女醜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几个月后,女醜生下了一个男孩,立即派人给黄帝送来口信,并请黄帝为孩子赐姓。黄帝十分高兴,认真想了想,对来送信的人说:“以后,女醜之支的子孙就姓'酉’吧。”从此,“酉”便成了黄帝25个子女中仅次于“姬”的第二大姓。

这以后,女醜也曾偷偷跑回来看望黄帝,但每次都不敢停留很长时间,生怕因为自己的到来给黄帝氏族带来旱灾。而每次女醜来过后,黄帝都要被迫在氏族中举行驱赶旱祓的仪式,挖好沟渠,由巫师高喊“神北行!”这个仪式的内容被记载到《山海经》中,流传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