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z关于股权投资的聊天、见闻与思考

 联合参谋学院 2014-12-16

上周在家呆了几天,除了朋友家人,见了一些企业家和生意人。

 

小结几点感观与思考:

1、所处不同阶段的企业,对宏观经济或者产业周期的担忧各不相同;

有意思的是见的不同的人,从上市公司的老板到拟上市公司的老板、从小企业家到生意人,包括刚起步的创业者。

创业公司靠个人,小型公司靠产品,中型公司靠模式,大公司靠战略,超大型公司靠周期。有些行业,周期上行时阿猫阿狗都赚钱,小老板借钱砸生产线一两年就买大奔;有些行业,经济结构变化,赚傻子钱到不知要搞什么生意,几十年红火生意一去不复返;有些行业,逆周期而上,老板们都想继续大干特干,雄心勃勃;但更多的行业目前的状态则是纠结,期盼,猜测,煎熬。

 

2、不同心态的企业家对待当前环境的策略各不相同;

同样是周期底部,企业家的心态各有不同,有人心态积极,做布局,筹资金,调模式,谋出路;有些人则是得过且过,过了当下再说,停了产能没关系,圈了几块工业地先放着就行。做服务业的企业主对矿老板们的花钱方式既是鄙视又是羡慕,同时心里还埋藏了很多纠结,是不是自己也要投资点矿产生意。

 

3、内生性的成本提高带来的冲击比外部经济下行冲击更大;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下游终端行业,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无法专家CPI涨价,另一方面又是员工工资涨价的刚性需求,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周期里,管理费用占比提升同比速度大于营收增速和经营性现金流增速的现象基本是常态。如果说对股票投资者的影响最多不过是将股票沽空,但对于企业的老板们老说,一方面是利润的侵蚀,另一方面是管理费用对管理稳定性的冲击,对人心的冲击的打击比经济周期对业务盈利的冲击还要大,因为经济周期总会过去,但是企业内部如果人心乱了,可能企业甚至熬不过当下的冬天。

 

4、两个问题的思考与选择

1)价值vs赚钱;生意人vs企业家;

对于生意和企业来说,是两个完成不同的事情,前者是用人赚钱,后者是用钱聚人,一个是以钱为本,一个是以人为本。有时候两者在某些界限上会趋同,但对于公司老板来说,这是一个务虚但是直面选择的问题。虽然两者有时可以兼得,但最终需要侧重,我也见过一些“另类”的创业者,追求把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不融资,不烧钱,甚至不刻意追求商业模式,但是变现能力却非常好,利润也很可观。价值和生意,有时候确实是一个让人价值观有所纠结的东西,尤其是咨询或者投行。

 

2)现在到底有什么赚钱机会?

目前国内进入周期性经济增速放缓阶段已经是事实,经济在周期底部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寻思着到底进入什么行业有钱赚,拿我们地方的经济特性来说,我们家乡那个小地方共三家上市公司,A股2家,1家主板,1家中小板,另外一家在纽交,中小板的那家量级比较小,自己活的还算滋润。另外两家是钢铁和光伏,江西前些年立项3个千亿工程项目,这两家公司是占了3个中的2个,但是到今年,钢铁和光伏的强周期特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很明显,都在周期底部,钢铁上下游的矿,催化剂,钢贸等,光伏上下游的切割,原料,应用等都受到很大冲击,我跟不同行业的上下游都聊过,基本处于开工三分之一,厂房大半停工,寻思着要不要搞些别的生意。但是目前的阶段导致现有生意不赚钱,扩不了规模,之前赚钱的矿产、光伏相关也不赚钱,想去搞笔快钱的房地产现在也不敢投,一方面是钱进了房地产政策再调控导致很被动,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供给已经很充足,基本达到人均2-3套房子的状态。

到底搞啥去?找个靠谱的PE做LP去,两个细节:一、一定要找靠谱的PE,因为前几年不靠谱的PE太多,全民PE的结果就是退潮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目前PE的融资已经在分化,优质的GP仍然能够融到钱,他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融投管退的能力,二方面还是要看收益率,两者缺一不可。二、这个时间去做LP的几个考虑:1、投资维度:一方面是经济周期不好的时候完善个人的资产配置,除了产业以外的投资布局。二方面是从收益率的角度考虑,LP年化收益能到25%也基本能够接受。2、产业维度:所谓“金融为器”,如果企业要做大,一定需要资本思维,基于产业的资本思维一定需要两点:1、圈子:有个搞资本的圈子,泡着泡着就熟了。就如天天跟马云和江南春泡在一起的王中军。2、尝试:通过试水去提升对投资的感觉,很多上市公司目前的PE都做的不错,并且,作为上市公司来说,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将建立起他们不一样的PE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