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报告教学法

 吴铭铭 2014-12-17

学习报告教学法

一、学习报告教学法的由来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语文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发现导学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点。

1在导学案设计上,老师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甚至详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而缺少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作为“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应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3.课堂环节多,不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尤其是有些课型根本不需要导学案,有了导学案反而是课堂的累赘。

3.“导学案”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

4.生成意识相对薄弱。学案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学”,突出了学生主体意识,但设计好的学案会影响“生成”的魅力。

5.优势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对一些学校“优生不优”的情况,再让他们吃不饱,还有什么质量可言?

6.过多的展示的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加之有些教师缺乏精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提高;

7.格式化的导学案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

基于以上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把编写学案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从三维方面,把学习到的知识和运用到的方法、思想认识的收获写一份学习总结报告。

二、学习报告教学法的特点

1.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

2.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3.学习内容,在课文的范围内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地进行拓展。

4.学习思路,根据课文和自主的特点确定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5.学习方法,选择最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同学的方法,更要关注教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6.学习过程,(1)全程参与,无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还是课堂展示;(2)感悟课文中呈现的知识与情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

7.学习总结,从三维目标上简要概括

8.学习报告的写作过程就是最好的“语言的运用”

三、学习报告教学法的价值

1.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学生学会了有意义地建构知识

2.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学习只有生成的问题,没有预设的问题

4.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体验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体验学习的过程。

5.真正实现了语文课标中“语言的运用”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6.促使教师必须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成为研究型教师。

7.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只能做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8.师生是课堂学习资源和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9.促使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完善地发展,促进教师职业和个体生命的充实和升华。

四、学习报告阅读教学法的内容及方法

(一)初中语文现代文

1.从文章的体裁、内容、结构、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感知。发现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2.解题(分析题目,推测文章……)

3.作者介绍(姓名,朝代或时代(国别)、称号、作品),作品。

4.生字(注音、书写:偏旁、部首),词语(本义、在课文中的意思)

6.概括内容(写了哪些人、事、景、物、情、理),分析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段落

内容

写作方法

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

 

 

 

 

 

 

 

 

 

 

 

 

 

 

 

 

 

 

 

7.概括主题

8.分析主要表达方式,在课本上作批注:

9.分析文章的语言,在课本上作批注:

格式:

词语:什么意思,表现                          

句子:运用        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               的特点,表现了        ,表达了             情感。

10.写作方法(内容、结构、主题、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

格式:这是       方法,写了               ,表现               

11.总结

1)总结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收获。

2)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人的学习方法。

3)表达自己的情感收获。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自主阅读的内容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写入学习报告,读通顺。

2.明确本课词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确定词语学习目标。

3.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将词语归类,写入学习报告。

词语类别

例句

词语

意义及用法

通假字

“”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归类特殊句子,写入学习报告。

句子类别

例句

特点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  

 

 

固定句式

 

 

4.翻译课文

5.明确本课课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确定课文的学习目标。

6.概括内容(写了哪些人、事、景、物、情、理),分析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段落

内容

作用

 

 

 

 

 

 

 

 

 

7.概括主题

8.分析主要表达方式,在课本上作批注。

9.分析文章的语言,在课本上作批注。

格式:

词语:什么意思,表现                          

句子:运用     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        的特点,表达了      情感。

10.写作方法(内容、结构、主题、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

格式:这是       ,写了               ,表现                

11.总结

1)总结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收获。

2)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人的学习方法。

3)表达自己的情感收获。

五、学习报告阅读教学法的操作

(一)运用学习报告教学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主阅读的内容逐项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主阅读的内容选择性地学习,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二)具体操作步骤

1.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课文特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确定学习学习目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重点,课文难以理解的就是学习难点。这样的目标、重点、难点是从学生的个人需要确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

2.按照自主阅读的内容先进行自主探究。理解了的,有的可以写入学习报告,有的在书上作批注。不理解的在学习报告上提出来。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

3.两人或小组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合作交流,纠正错误,补充完善。教师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

4.对于学生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小组将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学生在面向全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引导。

5.对于全班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将问题进行整合,组织学生逐个问题地合作探究,抽小组进行全班展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既能进行分析,又能进行综合,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

六、学习报告教学法的评价

评价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作出有效的激励评价,但对在课堂上面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应该有一个激励评价,同时教师要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具有的针对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信心的发动机,成为课堂学习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学习报告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的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