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甘肃礼县黄蜡石

 阳光普照一生 2014-12-17

乡甘肃礼县黄蜡石


  • 发表于:2012/6/21 23:09

乡位于甘肃南部陇南礼县,于天水市相邻,是先秦文化发祥地之一.经考古礼县县城东大堡子山墓地,是考古学家苦苦寻找的秦人四大陵园之一的第一大陵园.因此,大堡子山先秦墓地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县城即将落成一座规模庞大的先秦博物馆,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弘扬先秦历史文化!   礼县,古称“西垂”、“西犬丘”、“兰仓”,素有“秦人发祥地,三国古战场”之美誉。故礼县黄蜡石又有人叫秦黄玉。
黄蜡石以冻蜡为最好,有些冻蜡,从里到外通体“冻”,通透度高,为蜡石中的精品,当然,若形再有点韵味的话那再好不过了;有些蜡石里面“冻”而外有“皮”,很难看出来。次点就是胶蜡、晶蜡和粗蜡了。若以色论,黄色为最佳色。蜡石有黄色、白色、红色、绿色、黑色、彩色等,而黄色亮丽,给人富贵堂皇之感,且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最为尊贵,并且有神秘色彩,为皇家与宗教专用。在采集蜡石的过程中,若眼前出现一块黄澄澄的蜡石,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的!黄蜡石以冻蜡为最好,有些冻蜡,从里到外通体“冻”,通透度高,为蜡石中的精品,当然,若形再有点韵味的话那再好不过了;有些蜡石里面“冻”而外有“皮”,很难看出来。次点就是胶蜡、晶蜡和粗蜡了。若以色论,黄色为最佳色。蜡石有黄色、白色、红色、绿色、黑色、彩色等,而黄色亮丽,给人富贵堂皇之感,且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最为尊贵,并且有神秘色彩,为皇家与宗教专用.
       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蜡石的原岩为乳石英、石英沙岩、石英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韧性强,硬度大(摩氏6—7度)蜡石是石英岩因地壳变动而破碎的产物。一块块破碎的石英岩埋藏在黄泥山之中,长期被黄泥山中的酸性物质侵蚀,所以表层多为黄色。随着山洪的暴发,它们又被冲进山涧、河谷里。长年累月地受到流水和沙粒的冲刷,表面变得十分光滑,于是就形成了蜡石。蜡石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使其产生多种色彩。蜡石按其色彩分类有:黄蜡石(含锰成分),褐黑蜡石(含铁成分),红蜡石(含氧化铁成分),彩蜡石(含多种矿物成分),白蜡石(未经矿物渗蚀只因长期受水的渗浸而产生蒙蒙的白膜)等五大类。本地区以黄蜡石居多,白蜡石红蜡石次之,其它类较少.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又可分为冻蜡、胶蜡、晶蜡、冰蜡、细蜡和粗蜡。其中,“冻蜡”属高档,“胶蜡”、“晶蜡”、“冰蜡”为次高档,“细蜡”为中档,“粗蜡”为低档。冻蜡状若凝脂,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上等冻蜡可达到通体通透,石面鲜亮油润、柔美纯洁,有如美玉,令人爱不释手;由于存量很少,极为珍贵,有人说它是“黄金其外,美玉其中”、“质与玉同,价比玉高”;胶蜡呈胶状体,微透光,石质不及冻蜡纯美,但油润光洁,表面呈油滴状或胶凝状,颇具观赏价值;晶蜡、冰蜡的视觉效果不及冻蜡、胶蜡,但能透光,表面空洞和缝隙处有水晶状物质,亦能产生较好的观赏效果;细蜡不透光,但手感尚好,并且有的造型逼真,或像人,或似物,因而受到青睐;粗蜡较粗糙,质地、硬度、光泽均远次于前者.

        古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洁,园无石不看,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赏石、藏石在中国源远流长,源于远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元明清,绵延至今不衰。千百年来,国人的采石、拣石、藏石、赏石、悟石、玩石、爱石、展石、论石之风久盛不衰,形成了传统的赏石文化。“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为奇石、美石所倾倒,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诗篇。陶渊明与“醒石”,杜甫与“杜甫石”,苏轼咏石,米芾拜石,米万钟取号“石友”,曹雪芹的石头缘……,唐代宰相李德裕,南唐后主李煜,宋微宗以及乾隆帝均是爱石之人。他们以石来点缀自己的人生,一动一静,行云流水,相互辉映,人石共乐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