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璿台”考[转]

 johnney908 2014-12-17
“璿台”、“钧台”、“灵台”之名与夏启通神的故事紧密相关,见于多处古籍。如:
   “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虚,作为璿台,于水之阳。”《文选》》
  “夏后曰启筮享神于晋之灵台。”(《太平御览》卷一七七)
  “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初学记》卷二十四)
  “夏启有钧台之享”(《左传。昭公四年》)
  “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水经注》)
  由上可知,这些古籍中记载的“璿台”、“钧台”和“灵台”同为一物,皆为夏启享神之台。“璇”即“璿”同,“璿台”又写作“璇台”。因此,“璿台”、“璇台”、“钧台”和“灵台”原为一物之异名。
  不论究竟叫什么台,正如上述大量古籍中所载,夏后启建造这个台的最原始目的就是要“享神”,也就是“与神交通”。夏后启似乎是一个很热衷于“与神交通”的人,《太平御览》卷八十二载有“昔者夏后启卜乘飞龙以登于天……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他的努力也似乎是有收获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夏后开(即夏后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左传。僖公十五年》中一段有关灵台的记载,可以说明夏后启是如何“与神交通”的:“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荦、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诸灵台。”这段文字中,穆姬带着子女登上灵台向上天祷告,并坐在柴火堆上摆出一副要自焚的架势,活脱脱正是夏后开“上三嫔于天”的翻版。
  灵台因为处于高山大陵之上,高入天际,因此理所当然是与天帝沟通的最佳地点。《史记》中记载,秦缪公和赵简子都曾经在梦中“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钧天正是钧台,即灵台。
  由于灵台是人神沟通的场所,因此它也成为天命所归的标志。《左传。昭公四年》中列举了:“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这一系列著名历史人物成就霸业的标志性功绩中,夏启于钧(灵)台通神的事迹高居榜首。正因此如此,周文王在其得到“天命”的第三年,就在密须国境内建造了一座灵台,以宣布他要取代商王纣的统治乃是天命和人心所归,正如同夏后启取代益成为天下共主一样,是得到了神的批准的。《诗经。大雅》中的《灵台》一诗记载了这座台的建造:“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我国甘肃的灵台县即因此台而得名。
  正如夏后启一样,夏王朝的另一位著名君主夏桀也喜欢建造高台。《文选》曰:”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又引《汲冢古文》曰:桀作倾宫,饰瑶台。”《太平御览》:“桀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路史》:“桀饰倾宫,起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晏子春秋》:“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 上海博物馆藏的楚国简书《容成氏》:“(桀)不量其力之不足……筑为璇室,饰为瑶台,立为玉门。其骄泰如是状”。
  由上述记载可知,夏桀的一系列“背弃德行”的行为中就包括了建造“瑶台”和“璇室”,一般认为“瑶”和“璇”只是表示形容建筑的珠光宝气修饰词,但若是放在“璇台”的角度上看则并不一般。因为“璇台”是天命所归的象征,而夏桀却恰恰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建造这样一个台,当然是“自不量力”,“背弃德行”的作为。
  “璇台”为什么又叫“钧台”呢,因为“钧”的古义是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本身就有旋转之意,如《淮南子》有“钧旋毂转”。天道轮转不休,也正如一个巨大的陶轮在陶铸着万物(“大钧播物”贾谊《鵩鸟赋》),“钧台”是“帝之所在”,自然是天下的中心,而天下万物就像陶轮上的泥巴一般不停旋转,上帝他老人家则像一个稳坐灵台的陶艺师傅,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呀。
  由上可知,“璇台”应该作“旋台”,与“钧台”同样表达出天道旋转不息的意象。由于“璇”的名头非常之大,因此要将它改名为“旋”,不得不先提到“璇玑玉衡”一词。此词见于《尚书。尧典》:“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这段记载中的“璇玑玉衡”,和夏桀的璇室瑶台,及夏后启的璇台,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呢?
  首先,“璇玑”、“璇室”、“璇台”这三个带“璇”的名字,它们的三次出现仿佛都与天命的转移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还都与夏代的三位君主有关:禹、启和桀。第一次是将天下禅让给夏禹的舜从尧手里接过权力的时候,第二次是夏禹的儿子启从益手里抢到本该禅让的权力,开始“家天下”的时候,第三次是夏王朝的天下在桀的手里被另一个自称天命所归的商汤抢走的时候。“璇”,这个包含着天道轮回之意的词,仿佛在冥冥中暗示着夏王朝的兴衰。
  其次,“在璇玑玉衡”的一个“在”字,明确表示了这是一个地名而非器具,而且“璇玑玉衡”与“璇室瑶台”的构词本身就非常相似。“玑”字通“居”,“衡”也有“衡宇”之意,“璇居”、“玉宇”与“璇室”、“瑶台”,简直就是一个工整的对句。
  再次,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指出,“璇玑玉衡”与天文观测有着密切的关系。《史记。历书》云“(尧)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而灵台除了是神权的象征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也正是天文观测。《晋书?天文志》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福瑞、候灾变也。”“灵台”本为星座之名,通过观察灵台星就可以知道天下气运的变化。陆机的《豪士赋序》中说“辩气朔于灵台。”《国语。楚语》曰:“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水经注》曰:“越起灵台于山上,又作三层楼以望云物。”有人认为“璇玑玉衡”是北斗七星,也就是“七政”,其实“台”同样与北斗七星有着密切联系,《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又名“三台”,与紧邻的北斗星座同为星相学中用以预测人间政权交替的主要星座。北斗象征着帝座,而“三台”则象征着三公重臣。因此,《尧典》中所记载的舜帝“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正是说舜在灵台之上,仔细地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从而体察天命的流转(并在天命转移的时候将政权“禅让”给下一个天命所归者?)。
  灵台是人间建筑,却反映着天道的流转,因此往往与明堂、辟雍等具有明显天文意义的建筑同在一处:《水经注》:“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洛阳枷蓝记》中云:“寺东有灵台一所,基址虽颓,犹高五丈馀,即是汉光武帝所立者。灵台东辟雍,是魏武所立者。至我正光中,造明堂于辟雍之西南,上圆下方,八窗四闼。汝南王复造砖浮图于灵台之上。”
  灵台本身就是用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所以又引申出“观照、观察”的意思,而古人认为心有观物的功能,故“灵台”又成了“心”的代名词。《幼学琼林》即曰:“心荒曰灵台乱”。灵台本来不乱,可是一个小小的台弄了这么多名字,真叫人越理越乱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